业绩压力、股权结构与审计收费关系分析

2021-06-21 02:52杨惠贤刘玉静
关键词:收费业绩股权

杨惠贤 刘玉静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自1980年Simunic开创性地对审计定价进行实证研究后,学术界有关审计收费的研究层出不穷。审计收费是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专业审计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审计收费主要取决于审计风险的高低,由资源成本、风险溢价和正常利润三部分组成。我国审计准则规定,审计师应关注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和治理环境,以识别、评估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是考核管理者能力的重要依据,一旦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很可能影响管理者的薪酬和现有地位,业绩压力因此产生。中注协也曾多次提醒审计师在对长期处于盈亏平衡点的企业进行审计时,需要格外关注审计风险,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充分识别和应对管理层舞弊可能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所以,业绩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面临的风险。[1]50-55例如,当企业业绩指标未达到证监会的要求,面临退市风险警示(ST)或退市的处罚时,这种惩罚对企业及其管理者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业绩压力的刺激下,基于信息不对称性和自利动机,企业很可能通过并购重组、出售资产、政府补助、减免债务等方式使业绩处于微利状态,或以其他盈余管理的手段达到避免风险警告或退市,保住企业上市资格的目的。盈余管理提升了财务报告的错报可能性,增加了审计资源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审计风险,进而影响审计收费。而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环境相对有效的表现,特别是股权制衡度,体现了对大股东的约束和监督能力,可以缓解由委托代理引起的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2]107-112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经营者改善业绩指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本文基于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当企业面临业绩压力,特别是处于微利区间的企业面临业绩压力时,对审计收费是否存在影响,存在何种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股权制衡度对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关系的调节作用,从新的研究视角丰富有关审计收费的研究,为事务所权衡审计收费提供建议。

1 文献综述

1.1 业绩与审计收费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代理冲突,股东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对经营者进行一系列与其薪酬和职位挂钩的业绩考核,业绩压力由此产生。业绩指标主要包括每股收益、净利润等绝对指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相对指标,国资委在对央企进行考核时,还增加了部分非财务指标。目前,有关业绩压力的研究较少,如何衡量业绩压力,学术界也未形成统一观点。张涛、朱学义等[3]135-141+148以每股收益期望变动额作为业绩压力的衡量指标,研究了资本市场业绩压力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林晚发、刘颖斐等[4]3-16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业绩指标,将净资产收益率低于行业均值的企业定义为面临业绩压力,利用多元回归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业绩压力对高管盈余管理与企业信用评级的调节作用。陶瑞、李秉祥等[5]30-36以利润这一绝对数作为业绩指标衡量业绩压力,将经减值准备调整后利润总额小于前一年利润总额的企业认定为存在业绩压力。

有关业绩与审计收费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业绩波动、业绩偏离等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如韩晓梅、周玮[6]71-77+97从业绩波动视角,以净利润为基础指标,研究了客户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发现业绩重大波动的企业需要更多审计投入,进而提高审计收费。董育军、杨昕怡等[1]50-55以总资产收益率标准差为基础指标衡量企业是否存在业绩波动,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业绩波动加大了盈余管理的概率,进而导致公司审计费用更高。廖义刚、邓贤琨[7]56-64以净利润为业绩指标,研究发现业绩预告偏离度与当前审计费用正相关。刘向强、孙健等[8]70-76对业绩补偿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在做出业绩承诺后,审计费用明显提高。邓茜丹[9]20-28研究了业绩承诺对商誉减值与审计费用的调节作用,发现业绩补偿承诺会加大商誉减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Greve H R[10]476-494认为当管理层未到达预测的业绩从而感知到业绩压力时,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引起经营风险增大,影响审计收费。

1.2 股权结构与审计收费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治理质量的关键,也是事务所进行审计定价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以及产权性质三个维度展开。侯晓靖,马丽[11]36-43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分别研究了股权结构如何通过影响董事会治理、高管股权激励,进而影响审计费用。李凤[12]30-32从产权性质的角度,研究了股权结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的审计费用较非国有企业更低。汤泰劼、吴金妍等[13]68-77从审计投入与审计风险两个维度,研究了非国有股东参股对国有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祖笠[14]3-7+129则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以及产权性质三个方面,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进一步发现制度环境与股权制衡度存在替代效应。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对业绩压力的衡量大多采用单一的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并且关于业绩与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业绩波动和业绩补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鲜有学者研究当企业处于微利状态,面临ST境地时,其所面临的业绩压力是否影响审计收费。本文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个维度来分析业绩压力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股权制衡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丰富审计收费的研究视角。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师识别、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以此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当企业业绩较差时,一方面说明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从而提高了审计风险,事务所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等资源成本以控制风险[6]71-77+97;另一方面,管理层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时,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向股东证明其能力、巩固现有地位,可能会以业绩指标为操纵对象,进行盈余管理。尤其是对于亏损企业的处罚政策,如若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证监会将予以退市风险警示(ST);对连续亏损三年的公司将予以摘牌的处罚,这种处罚无论对管理层还是股东其负面影响都是极为显著的,所以更诱使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处罚。当企业面临退市风险警示时,只要通过粉饰财务报告,使其业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或净利润)达标,即使处于微利状态,也可以达到避免被ST的目的。所以业绩处于微利状态的企业,很可能是已经经过盈余操纵后达成的。盈余管理的存在,加大了审计的不确定性,不但提高了审计风险,导致审计师需要增加资源成本投入以控制审计风险;而且加大了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概率,提高了风险溢价,进而提高审计收费。[15]39-44本文对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时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下列假设:

H1: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存在正相关关系

H1a:当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时,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强烈

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仅导致了股东和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且第一大股东和其他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也日益显现。公司治理是缓解各方冲突的重要手段,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审计师进行审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股权制衡度反映了公司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体现了企业股权的分散程度。股权的分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股权集中引起的代理冲突,减少大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对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和约束,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改善经营业绩,进而降低审计风险,减少资源成本和风险溢价,审计收费也相应降低。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股权制衡度可以弱化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9年A股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业绩压力、股权制衡度与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了保证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减少其它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本文依据以下标准对原始样本进行了筛选:(1)剔除ST类公司;(2)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3)剔除数据披露不全的上市公司,并对本文使用的主要变量,为消除极端值影响,对所有小于1%分位数、大于99%分位数的变量进行winsorize处理。本文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CSMAR和WIND数据库,使用STATA14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2 变量选择

(1)自变量。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面临的业绩压力。净资产收益率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更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体现企业的经营业绩。借鉴林晚发、刘颖斐等[4]3-16、伍利娜[15]39-44的研究,并将roe位于(0,2%)的企业定义为微利企业。借鉴陶瑞、李秉祥等[5]30-36的研究,将净利润设置为哑变量以衡量业绩压力进行稳健性研究:净利润低于前一年净利润的企业认定其面临业绩压力,取值为1;净利润高于前一年净利润的企业认定其不存在业绩压力,取值为0。

(2)控制变量。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选取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股权集中度(Gqjzd)、公司规模(lnasset)、资产负债率(Alr)、审计复杂性(Yszk和Ch)、审计意见(Opn)以及事务所特征(Big4)作为控制变量。变量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3.3 模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借鉴S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本文构建以下模型进行研究,见模型(1)、模型(2):

lnFee=β0+β1Yjyl+β2lnasset+β3Alr+β4Ch+β5Yszk+β6Gqjzd+β7Opn+β8Big4+ε

模型(1)

lnFee=β0+β1Yjyl+β2Yjyl*Gqzhd+β3Gqzhd+β4lnasset+β5Alr+β6Ch+β7Yszk+β8Gqjzd+β9Opn+β10Big4+ε

模型(2)

其中模型(1)用于验证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模型(2)用来验证股权制衡度对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见表2。

表2 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不同公司审计收费自然对数的标准差为0.685 8,说明公司之间审计收费的差异较大;YJyl的平均值为0.064 3,最大值为11.041 0,最小值为-8.223 9,说明公司之间的业绩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的业绩压力程度也不同;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的均值仅为26.380 1%,有的公司股权制衡度甚至只有1.653 3%,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股权较为集中,公司中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股权制衡度相对偏低。在3 187家上市公司中,仅6.47%的公司选择了国际四大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说明企业更倾向于支付更低的审计费用而选择普通的事务所进行审计。

4.2 相关性分析

表3给出了主要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由表3可知,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业绩压力越大,审计收费越高;以净利润作为衡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同样表明,业绩压力与审计费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业绩压力越大审计收费越高,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个维度初步验证了H1。调节变量股权制衡度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股权制衡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环境,降低审计风险,从而减少审计收费。

表3 Pearson相关系数

4.3 多元回归分析

4.3.1 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

模型(1)回归结果见表4。

表4展示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由表4可知,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的回归系数在0.01的水平上为负,说明企业业绩指标越差,面临的业绩压力越大,代表企业的经营风险越高,审计师进行审计定价时,考虑到为了使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成本,进而提高审计收费,假设H1得到验证。进一步分析,当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时,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的相关系数为-0.152 6小于-0.101 1, 说明当企业处于微利状态,面临“保资格”的业绩压力时,企业为了达到避免被ST目的,会采取一系列手段粉饰财务报告,加大了审计难度,提高了审计风险,进而使审计收费更高,即当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时,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强烈,H1a得到验证。

表4 模型(1)回归结果

***p<0.01, **p<0.05, *p<0.1

4.3.2 股权制衡度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模型(2)回归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股权制衡度与业绩压力的交互项与审计收费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股权制衡度越高的企业, 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更有效,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股权集中度引起的代理冲突,改善公司治理环境,提高治理效率,缓解业绩压力,进而降低风险,减少审计费用,即股权集中度可以弱化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正相关关系,H2得到验证。

表5 模型(2)回归结果

4.4 稳健性分析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通过将净利润设定为哑变量,若公司净利润低于前一年净利润,则认定公司面临业绩压力并取值为1,否则为0。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表明结论具有稳健性。稳健性分析回归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业绩压力与审计费用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并且有业绩压力的企业其审计费用比无业绩压力的企业高4.72%,说明企业面临的业绩压力越大,审计费用越高,与模型(1)的结果相一致,说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表6 稳健性分析回归结果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鉴S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分析了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当企业处于微利区间时,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加剧。在此基础上,引入股权制衡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关系的调节效应。

研究表明:(1)当企业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时,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成本以控制审计风险,并将风险溢价转移到审计收费中,进而提高了审计收费;(2)当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时,可能通过并购重组、资产转移、减免债务以及盈余管理等方式使企业处于“保资格”区间,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所以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时,需要更加谨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使得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突出;(3)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权制衡度越高,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制约更有效,更有利于公司治理环境的改善,缓解业绩压力,降低审计风险,即股权制衡度对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5.2 建议

(1)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应格外关注被审计单位面临的业绩压力与其股权制衡度是否合理。特别是对处于“保资格”区间的企业,此时企业面临极大的业绩压力,很有可能会通过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操控利润,所以其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不仅需要投入较多资源成本以控制风险,而且审计师承受的诉讼风险也较大,因此需要将此部分风险溢价转移到审计收费中,适当提高审计收费。

(2)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完善股权结构,适当提高其他股东的股权比例,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充分发挥股权制衡度可以弱化业绩压力与审计收费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作用。在我国,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普遍,其他股东很难对大股东形成有效约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股权制衡度,可以对大股东和管理层形成有效的制衡与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改善公司业绩,从而降低审计收费。

猜你喜欢
收费业绩股权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A公司股权激励研究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新常态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体系的构建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收费探讨——以H会计事务所为例
本市取消和免征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如何有效开展国有文化企业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