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艾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21 07:19胡海荣王梁敏李苏茜田亚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溃疡性艾灸穴位

胡海荣,唐 玲,王梁敏,李苏茜,田亚娟,刘 苗,许 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护理部;2.呼吸热病科;3.风湿科;4.脾胃肝胆科,北京,10007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IBD)中的一种,主要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1]。UC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欧洲和北美UC的发病率为10/10万~20/10万,患病率达100/10万~200/10万;在亚洲UC的年发病率为1.0/10万~2.0/10万,患病率为4.0/10万~44.3/10万,我国推测UC患病率为11.6/10万。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加之环境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3]。正因为UC极易复发,缺乏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癌变率,使本病成为消化疾病中的难治病。由于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还面临着症状难以改善、病情容易反复等问题。

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重症患者甚至选择手术治疗。中医以中药内服、灌肠、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明确,且效果较好。目前,越来越多文献报道显示艾灸治疗UC收到满意疗效[4],人体气血在经脉中正常运行时健康的基础。艾叶苦辛,有纯阳之性,走三阴,通行十二经,能起到祛寒湿,理气血功效。艾灸通过艾绒燃烧,施于相关穴位,起到通络、温煦功效的作用,用火气助阳气,从而能起到健肾益气、温补脾阳功效[5]。研究发现艾灸治疗UC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6]。

子午流注理论认为脏腑经络气血循行有时间的特异性,气血在十二经脉中按一定的时辰和顺序循环往复的运行,并且在十二经脉上出现气血盛与衰的变化规律[7]。通过“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根据不同时辰,气血流注不同经穴的原则定时择时取穴。利用针、灸等方法对穴位刺激,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研究表明,使用子午流注法联合艾灸治疗胃脘痛收到良好的效果[8]。本研究将子午流注理论与艾灸治疗结合,探讨子午流注理论运用于艾灸治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收治的70例UC患者。纳入标准:参考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中UC诊断标准,确诊为UC活动期(参考改良Mayo评分)的患者;年龄18~65岁;具有基本读写能力,能够独立沟通;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脑、肾疾病;伴有肠瘘、穿孔、胃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本研究共入组病例数70例,年龄18~64岁,平均(58.27±7.58)岁;男性 31例,女性 3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3例中途因未能严格遵循治疗时间来治疗,最终剔除,最后研究组34例,对照组33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48±7.16)岁,平均身高(1.61±0.03)m,平均体质量(64.12±5.90)kg。对照组中男1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0.12±8.45)岁,平均身高(1.63±0.06)m,平均体质量(66.03±6.44)kg。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美沙拉秦肠溶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50124,0.5 g/片,40片/盒),每次2片,3次/d;清肠温中方配方颗粒口服,每次1包,2 次/d,早晚各1次。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艾灸治疗,即艾灸治疗时间固定为上午9时—12时,穴位选择:足三里、上巨虚、双天枢、胃俞、大肠俞;其中足三里、上巨虚、双天枢的艾灸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取1支艾条并点燃后,放置于穴位上方约5 cm,采用回旋灸及雀啄灸,以穴位有温热感觉而无灼痛感觉为宜,至皮肤稍有红晕为度,施灸者将另一只手置于施灸穴位两侧,以感知受热情况,方便随时调节艾条至皮肤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胃俞、大肠俞的艾灸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取1支艾条并点燃后,放置于穴位上方约5cm,采用回旋灸及雀啄灸,以穴位有温热感觉而无灼痛感觉为宜,至皮肤稍有红晕为度,施灸者将另一只手置于施灸穴位两侧,以感知受热情况,方便随时调节艾条至皮肤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每处穴位灸5~10 min,每次治疗时间20 min,1次/d,10次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

研究组选取穴位同对照组,仍为足三里、上巨虚、双天枢、胃俞、大肠俞,但艾灸时间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详见如下:①7~9时艾灸足三里、上巨虚、双天枢穴位:②15时—17时间艾灸胃俞及大肠俞两个穴位:操作方法、疗程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3.1 UC活动性评估:采用改良Mayo评分系统[9]评估UC 活动性,见表1。

1.3.2 临床疗效评定: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知道原则(试行)》,其中症状疗效的评定使用计分法,按症状轻重将主症分为 4 级(0、1、2、3),积分分别为 0、2、4、6 分。次症分为 4 级(0、1、2、3),积分分别为 0、1、2、3分。疗程结束后对每个症及总体症状进行疗效评定,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级评价。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或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95%者;显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70%~<95%者;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30%~<70%者;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30%者。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改良的Mayo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ayo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比较(±s) 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比较(±s) 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2.78±1.24*2.15±1.05*#组别对照组研究组n 33 34治疗前6.93±2.32 6.86±2.2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10 d后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81.82%(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中医“痢疾”“腹痛”“泄泻”“肠风”“脏毒”及“肠澼”等范畴[10]。“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认为其本在脾,其标在肠。脾居中焦,主运化,具有升清降浊之功。脾失健运,则水谷不化,滞留肠腑,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久蕴于肠,导致气血瘀滞、血败肉腐,因此出现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一系列症状[11]。古人对艾灸有很高的看法,在《医学入门》里,古人提到“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传统中医里认为,艾灸的作用主要有温经通络、行气散瘀、升阳举陷等[12]。现代医学对艾灸研究发现,艾灸对改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均有明显作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也有较好作用,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简单安全[6]。艾灸抑制细胞凋亡、通过改善免疫力,加快肠道黏膜修复。同时艾灸能够有效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壁纤维化[4]。

子午流注理论是根据人体脏腑经脉气血运行的盛衰开阖,按照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结合天干地支时间周期而按时取穴的一种疗法,可分为按时间常规取穴以及结合临床辨证取穴,按时间常规取穴亦称为纳甲法(纳天干法);纳子法(纳地支法)[13]。纳子法在临床应用又分为按时循经取穴法和子母补泻取穴法。子母补泻法又包括同经子母补泻法和他经子母补泻法。子母补泻法的理论根据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中记载:“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这样五脏有了五行属性,腑随脏走,按表里关系配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属金,大肠亦属金;脾与胃相表里,脾属土,胃亦属土……。子母补泻法是按五行相生的次序,以本经为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引申为以经的五行生穴的五行为子穴;以穴的五行生经的五行称为母穴。按五行相生补泻原则推算穴位,其方法是:以阴经的井、荥、输、经、合配属木、火、土、金、水,即阴经的井穴属木,以相生的次序推之。以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配属金、水、木、火、土,即阳经的井穴属金,以相生的次序推之。再与各脏腑配属的五行属性,按相生关系,“虚则不其母,实则泄其子”。定出各经五输穴中的“母穴”和“子穴”,即每经各取一个字母穴,按时进行治疗[14]。

按时循经取穴法则是十二地支与脏腑配合,按气血流注顺序,每一个时辰有一个脏腑主经(值班),就是气血流注旺盛时辰,一个时辰流注一经。始于中焦,上注于肺,从肺出发至大肠、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厥阴肝复注于肺(翌日寅时),如环无端,周流灌溉。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提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之要妙”,所取腧穴仅仅不局限于五输穴和原穴,后世将此法推而广之,增补了子午流注纳子法按时循经取穴法。按时循经取穴配以艾灸进行治疗,可刺激穴位最佳状态,提高主治功能,增强治疗效果。本研究将该优势运用到艾灸治疗中,按照子午流注纳子法的取穴原则,择时选穴进行艾灸治疗,充分发挥子午流注理论的效应,增强了疾病治疗的效果。

综合这两种方法的取穴方法及特点可以看出,子午流注纳子法的取穴特点在于取穴时间和经络、穴位的特异性,与子母补泻取穴相比较,按时循经取穴法不拘泥于五输穴五行生克关系取穴,当某经流注之时,本经穴位皆可取之,保留本经开穴时除五输穴外其他穴位治疗特性。临床运用上,按时循经取穴法不仅可用于治疗脏腑病变,也可用在治疗本经经脉循行处的病变;而子母补泻法临床更常用于调整脏腑虚实、治疗脏腑病变。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研究组的疾病活动度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也好于对照组,提示子午流注艾灸治疗对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方面有更好效果,临床疗效也更好。子午流注择时艾灸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时间的艾灸治疗。但由于研究时间及环境的限制,本研究将子午流注纳子法理论应用于艾灸疗法的样本量相对较小,还需要大样本研究,继续探索子午流注疗法应用于不同穴位的疗效。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溃疡性艾灸穴位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婆婆迷上了艾灸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 不靠谱
针灸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千万“别”艾灸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