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方程的两种解法比较
——从一道数学例题谈起

2021-06-21 08:18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曹秋鹏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用书解方程等式

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曹秋鹏

方程的知识其实贯穿了很多学科的领域。简易方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简易方程、方程的解法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方程的解法,苏教版新版教材主要讲解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下面从教学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中例7的一个片段,谈谈对方程解法运用的思考。

一、发现问题

师:这位同学写出的数量关系是“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千克”,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吗?试试看。

巡视一周,学生写出了36-x=2.5。

师: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学生动笔,不一会儿就有了声音。

师:怎么了?

生:两边同时减去36,2.5-36不好算。

班上大部分学生赞同他的说法。这时有几位学生示意要发言。

生:教师,方程里是减x,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号两边同时减36,方程左边剩下的不是x。

同学们这才发现了这道方程和之前的方程的不同之处。

师:有办法解决吗?

学生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遇到了困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生:我们可以这样想,x是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教师请这位学生板书,学生写道:

学生对于这样的解法欣然接受,甚至有同学在下面喊:“太简单了!”

……

这里我写一下等式的性质的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重点让学生掌握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没有再让学生用等式的性质去解这道方程,因为相对于学生采用的运用运算法则的思路来解,显然,等式的性质这种方法更加烦琐,难以理解。这与教师教学用书指出“重点让学生理解依据等式的性质,将36-x=2.5转变为2.5+x=36的解法”是相悖而行的。课后,我开始思考这道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那么烦琐,而用运算法则简单明了,为什么还要重点理解烦琐的方法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吗?于是我又阅读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

二、刨根问底

这一版苏教版教材没有反对运算法则解方程的解法,教师教学用书在第12页以及13页给出了以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主的原因:其一,运算法则的解法不利于关于方程解法的中小学衔接。其二,运算法则的解法不利于学生体会“同解变形”这一解方程的核心思想。对于形如“a-x=b”的方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我想,已有的知识经验应该就是已学的运算法则吧!

教师用书指出“中小学知识衔接”,没错,中学也要学习方程,也会学习等式的性质。新版教材这样的编排真的是为了与中学衔接吗?笔者有幸教过中学,仔细想想,这样的安排有些邯郸学步。小学学习的方程在中学被称为一元一次方程,当然,中学也会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中学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前已经系统学习了负数,数都是带有符号的,更准确地说,一个数可以看成是一项,而小学阶段只是学习了负数的初步认识。“移项”是中学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它是中学使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具体表现。中学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不会像小学这么烦琐,我们还以36-x=2.5为例,中学生会将方程看成36+(-x)=2.5,两边同时减去36是可以做的。但我想,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已经身为教者的我们,面对36-x=2.5这个方程,采用的依旧会是运算法则去解。

教师用书认为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够体现“同解变形”这一解方程的核心思想。其实运用运算法则也能体现“同解变形”。未知数在算式里扮演的身份一直都不会改变,数值大小更不会改变。例如方程36-x=2.5,课上那位学生的板书中,x在原方程里是减数的角色,运用运算法则“减数=被减数-差”也是“同解变形”。其实中学解多元方程所用的消元法和代入法是“同解变形”的具体表现。

三、灵活运用

运算法则解方程作为旧版教材上的方法,实践已经证明它能够适用于小学阶段的所有方程,而且有时会比用等式的性质更加方便。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只顾衔接中小学知识,而忽略运用运算法则求解方程思想的教学。运算法则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且它也可以作为解方程的有力工具,也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方程使用等式的性质解都比用运算法则方法解复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选择简单的、易理解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体会方程解法的多样性,真正方便于日后的学习。

猜你喜欢
用书解方程等式
解方程“三步曲”
吃书与用书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奇思妙想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用书装饰心灵
智力冲关·奇怪的等式
一个等式的应用
解方程的本质是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