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段“家长开讲”实践探究

2021-06-21 08:58胡付彪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

胡付彪

摘要:传统意义上家长进课堂是指家长作为观摩者进入课堂, 了解教师授课样态和孩子在班级学习中的状态;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段“家长开讲”是学校根据五六年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把优秀家长请进学校,开设适应性课程,用家长的特长、兴趣、人格影响孩子, 开阔其眼界, 丰富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笔者从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在海星班开展《海星开讲啦》22期;2019年9月到2020年6月在启智班开展《启智·七彩开讲》18期,本文笔者结合实际,谈一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段“家长开讲”实践探究。

关键词:“家长开讲” 家校共育 共同成長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从来都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的过程。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挖掘家长丰富资源,调动家长力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话题。

一、开展“家长开讲”的现实意义

父母用自己的行动进行无声的教导,往往比大套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家长开讲”的现实意义有四个方面:

第一,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是学校急需补充的教育资源。家长不同的经历和学历,不同的性格和人格特质,不同的视角和文化,对师范专业出身、毕业后一直在学校工作的教师而言,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学生、老师、家长能从优秀家长不同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中获得更多专业知识和有益启发。对于核心素养下的教育而言,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对习惯了班级教学的孩子而言,是一片神奇而广阔的天地。

第二,增进亲子感情。在备课授课中,家长可与孩子重新了解和互相发现。家长和孩子一起备课,听取孩子的建议,深入了解班级情况,逐渐懂得孩子心理需要,横向比较后能更好定位自己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孩子在协同备课和听课中重新发现家长的闪光点,理解了家长的良苦用心。

第三,让家校共育落地生根。家长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能更加了解教师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从而更容易理解新时期对学生的新要求,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提升了家校共育的品质。

第四,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五六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所讲的内容是平时学校课程没有的内容,尤其是开讲家长的身份,注定会少了严肃,多了活泼。事实证明,轻松环境下的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更强烈。

第五,促进所有家长的二次成长。优秀家长进课堂,家长需要多方搜集材料,系统整理自己的专长,对自己是梳理,是反思,是升华;对其他家长,是示范,是学习。大家互相认识,彼此学习,取长补短,齐学共进。

二、“家长开讲”活动的有效实施

笔者先是通过问卷星调查发现,所有的家长希望优秀家长开讲。只是一开始多数家长谦让、等待、观察,少数积极家长表示自己有特长并愿意参与活动,部分家长担心会因为别的家长有特长而自己没有会引起孩子心理不平衡。如何消除家长的顾虑,充分挖掘开发好家长资源,让大家敢于开讲,乐于开讲?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做好宣传,动员优秀家长率先开讲

笔者在家委会上动员陈说家长进课堂的多个好处,让家委会统一意见,做好先锋,然后在班群里发布征集:

各位优秀的家长朋友们,新学年来了,我们将开设“家长进课堂”——《海星开讲啦》。我们模仿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请各位优秀家长给孩子们上课,本学期我们以“自己”为主题词,说自己的故事,讲给咱们的孩子听。讲述自己的感人故事,可以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可以是创业的经历,可以是为人处事的有趣启示,可以是亲子互动中的感人故事……让大家分享您的故事,跟咱们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极好的梳理,对自己,是盘点和提升;对孩子们,是榜样和示范;对班级,是最坚强后盾和最有利的补充。欢迎您来开讲——

后来,就有部分家长询问《海星开讲啦》的形式和内容。我们先选一两位优秀典型的家长来开讲,让家长看见开讲的形式。

(二)及时反馈,引领大家喜欢开讲

赢得家长信任最好的办法是动员他们的孩子参与。班主任通过让孩子有真体验真收获,让家长及时看到开设家长开讲的诸多好处,促使家长从心底认可家长开讲的活动。

《海星开讲啦》第一期请了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的石一鸣爸爸讲述《小学生的自我管理》,他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步骤。孩子们看到学霸孩子和学霸爸爸的真风采,回家跟家长讲述自己从中学到的东西。家长在佩服石爸爸的时候,看到孩子收获这么大,自然全力支持家长开讲。

每一次讲座结束后,班主任需要及时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家长看见——这是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启智·七彩开讲》第三期周芊妍妈妈《做更好的自己》讲完后,笔者写了《热情主动,课如其人》千字感言,其中一段是:

你记得她常穿着红色吗?红色代表着热情主动。你看她每次面对班级最麻烦的收费,她总是提醒得热情细致,整理得具体明晰——做事主动,为人热情。还有杨涵子千妈妈、赵浩普妈妈、吴梓涵妈妈、袁沐琪爸爸、陈乐雨爸爸……他们身上凝聚着多少美好品质?也正是他们的热情主动才有孩子的自信优秀……

(三)分类研究,精心设计开讲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家长的情况,笔者先通过问卷星摸排分类家长的兴趣特长。我们根据家长个性特点和职业进行分析, 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家长: 一是专业知识型, 他们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有相当专业的知识体统; 二是企业管理型, 他们是企业高管或个体创业者,有具体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三是居家守业型, 他们在家操持家务,看管孩子作业,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需求,我们确定了家长开讲内容和形式。

1.定人。根据家长实际特长,逐个沟通,选定上学期的9位优秀家长作为第一学期主讲人,在家长会上颁发“特聘讲师”证书。

2.定题。课程主题分亲子故事、兴趣发展、科普故事、创业故事,让主讲人选题准备,排好一学期的课程表,

3.定时。在双周周五第三节课定时举行。每一次时长50分钟,40分钟讲座,10分钟互动。

4.定形式。讲究仪式,每一期主持人提前拿到主讲人的简介、照片,做好主持准备。主讲人与孩子一起备课,然后与课程开发部部长二次备课,再跟班主任交流确定。课程开发部根据主讲人提供的信息做成海报公告,提前一天发在班级群里。正式开讲时,主持人隆重介绍,礼仪大使敬礼、献花、佩戴红领巾。主讲人在大家的掌声中激动开讲。现场家长将开讲精彩瞬间拍照上传到班群《启智·七彩开讲》相册里,让没能参与的家长也能第一时间见证。主讲人讲完后,大家提感兴趣的问题,说听课感受,道声声感谢。没有来得及说的同学可以在班级群里概说收获和感悟。

这样的仪式感,让孩子觉得这样的开讲来之不易,让主讲人有满满的成就感,感受到为班级服务是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及时宣传,让开讲成果更多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炼讲座精华,与学生家长做好互动,《启智·七彩开讲》从第一期开始,每一期由班級学生做成美篇。从开讲海报到主持人介绍,从礼仪大使献花到主讲内容概要,从主讲人风采到互动精华,再到课后班群里讨论的精彩截屏、报道人的总结,均全景式再现。所以每一次宣传报道的美篇刚出炉,家长们就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他们得意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文化气息浓厚、家长热心给力、孩子积极担当、老师用心用情的班集体里。他们看到孩子们能说会写、自信大方、热情开朗,他们当然乐意尽心尽力为“开讲”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随着《海星开讲啦》22期和《启智·七彩开讲》18期的开展,家校共育以高位活动代替了简单低效的家访,大家经常分享好的学习资源和经验做法,互相取经,齐学共进;孩子探究意识、表达能力明显增强。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孩子们写作和演讲能力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海星班2019年3月被评为“合肥市美丽班级”,启智班连续多次荣获先进班级、文化评比一等奖等奖项,引得合肥在线、和美经开、安徽省教育网、安徽商报、今日头条、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成就孩子美好明天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平台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
家校共育模式下培养小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体验式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