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格配置 联动报道 多端传播 权威引导“1234”盘点浙江媒体大战“烟花”精彩篇章

2021-06-22 04:44许春初高佳琳
传媒评论 2021年9期
关键词:烟花客户端台风

文_许春初 高佳琳

今年夏天,台风“烟花”裹挟着大风暴雨奔袭浙江、两次登陆,浙江媒体尽遣精锐出战,超常规排兵布阵,以强劲的新闻网、信息网、服务网“三驾马车”驰骋防台风宣传战场。据浙江在线舆情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日12时,各级媒体刊载防台风报道超8万篇次,微博、论坛等互动平台相关讨论超70万条,相关报道、专题、话题阅读量超30亿,“台风烟花登陆浙江”等抖音话题播放量超58亿。浙江媒体战“烟花”,不仅是融合创新的一次成功检验,也是新闻队伍提升“四力”的一次有效实战演练,更是浙江宣传主力军践行初心使命、夯实主战场话语权的有益历练。

1个理念先行,顶格配置迎战“烟花”

“烟花”是有气象资料以来7月登陆浙江的最强台风,还是个难以捉摸、有点飘忽的“慢性子”,也是两次登陆浙江的台风。面对它的“不确定性”,浙江媒体能确定的是高度重视、顶格配置。浙报集团总部和分社联动组建215人的前方报道团队,布点象山、余姚、三门、上虞、柯桥、萧山、平湖等受灾严重地区。浙江广电集团派出130余名记者,组建50多个跨频道频率报道组,开赴防台一线。各市县媒体同步跟进,杭州派出600余人次参与报道,宁波成立6个专班保障报道,湖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舟山等市级媒体“百人追台风”现象并不鲜见,离现场更近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派出10余个报道组也不在话下。

顶格配置不只体现在人数多,更体现在资源含金量上。浙江日报连日刊发3个以上防台风报道专版,浙江卫视整点滚动播出全媒体直播特别节目《直击台风“烟花”》,浙江之声持续推出全天24小时直击台风特别节目。高质量策划频频推出,浙江日报“原点工作室”持续推出“潮声”评论《最大的风险是轻敌》《坚决克服“台风一走、风险也走”的松懈思想》。浙江新闻客户端的视频直播《曹娥江江堤出现管涌 江水开始倒灌 填堵正在进行》,采用“记者出镜采访+无人机航拍”双机位模式,直击现场进展。浙江广电集团策划“广电名嘴说台风”,让舒中胜、小强等自带流量的知名主持人深入柯桥、萧山机场等受灾点或安置点采访,为大小屏提供《防台风 浙有一套》《24小时救援让人热泪盈眶》等多品类报道。

2轮驱动生产,做强新闻内容供给侧

去年以来,省级媒体加强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联动建设。此次“烟花”大战中,省级新闻媒体与县级融媒体中心两股力量两轮驱动、联动生产的模式大放异彩。在浙江日报分社的防台风报道中,联动共享联盟站生产的作品占比超过8成,如《象山严阵以待迎“大考”》《“孤岛”救援昼夜不息》《紧急救援2700多人,村书记累到声音嘶哑》等。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书记县长冲冲冲丨台风“烟花”逼近 看县委书记们如何在一线防台》中,来自北仑、宁海、玉环、建德、余杭、龙湾、岱山等共享联盟站点的报道超过10人次。浙江广电集团发力“蓝媒联盟”开启联动直播,几十路慢直播轮播切换、百名记者随时连线、网络主播在线互动,持续报道各地防台救灾进展,其中浙江新闻频道联动台州温岭、舟山、温州等地媒体开展长时段网络直播,制作推出30条短视频,网络点击量近1000万。

上下联动,大大提升了新闻响应速度、生产能力和鲜活度。浙江卫视10分钟之内完成对前方7路记者的调动,播出“登陆这一刻”的实时报道。天目新闻、小时新闻等客户端联动台州、温州、宁波、舟山等地媒体跟进台风实况,连续推出《“烟花”余温尚存 消防救援人员变身“超级奶爸”》等报道。抗击台风期间,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推出报道及新媒体产品超1万篇(个),网络点击量40亿。

巨量的报道浓墨重彩地勾勒全省上下战“烟花”的全貌,同时挖掘出防台防汛整体智治等新的新闻点,丰富了防台风报道内容。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浙江科学防台用好“数字大脑”》等报道,浙江卫视、经济生活频道等刊播《我省数字化防控平台“大显身手”》《杭州:“一表通”数字化应用场景 实现按需筛选服务人群》等稿件,展现浙江省打通部门间数字鸿沟、创新应用场景,提升防汛防台整体智治水平。“美丽浙江”抖音号、余杭晨报等发布的短视频《水务部门连夜赶制“神器”,既能排水又能挡杂物》等,播放量超1.4亿、获赞184万。

3类平台分发,接力传播汇聚正能量

融媒体时代,传播分发与新闻生产同等重要。在本次防台报道中,浙江媒体通过集结自有平台、统筹社交平台、借力央媒平台,差异化定制产品、联动式扩大传播,表现亮眼。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客户端等自有平台上,各媒体精心组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防御“烟花”,浙江165万群众大转移》《风雨中,挺起坚实的脊梁》《风雨中的家园卫士》《灾后自救“浙”里刻不容缓》等报道,多端联动、多角度展现省委省政府防台抗台部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一线抢险事迹。钱江晚报刊发《台风夜儿子驰援临安山区,他的微信步数动了,她就松口气》,以一位杭州救援队员母亲的朋友圈文字为线索,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引发强烈共鸣。浙江新闻、天目新闻等客户端前方记者组成“追风小分队”,推出《老人家别急,我背你!挂帘村党员先锋队转移村民》等短视频报道,展现三门县挂帘村支部书记的感人事迹,引发众多点赞。

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上,各媒体敏锐捕捉抗台风雨中的温情瞬间,传播温暖大爱。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抖音号报道绍兴柯桥官桥村一名村干部潜入超半人深积水清理下水道堵塞物的现场,点赞量超48万。钱江晚报在微信、微博发布《只要心平气和哪里都能学习!杭州安置点这一幕,刷屏了》,展现安置点里一个男孩静心准备考研的一幕。“牛视频”快手号记录海盐县安置点工人一起过生日吃蛋糕、拔河的开心时刻。浙样红TV、钱江视频等微信视频号探营灾民安置点组织的唱歌、运动、学习急救等活动。美丽浙江、天目新闻等抖音号发布《2.3万名工人有序撤离避灾点!现场没有留下一片垃圾》等,网友们纷纷点赞“烟花易冷 杭州很暖”“这才是文化自信”。各媒体还利用社交平台互动特性,为民办实事。钱江晚报倡议“免费停车、免费休息……小时新闻邀你接龙,我们一起风雨同舟”,开设互助平台,为有资源者和需帮忙者对接服务,微博话题“浙江台风互助”阅读量超1.5亿。

在央媒平台上,各媒体加强对接分发。浙报集团通过人民号等央媒新媒体平台分发报道超1100篇次,总阅读量超2亿。浙江广电集团通过70余家中央及省外新媒体,“72小时直击台风烟花”总观看量1亿。杭州广电综合频道70分钟大小屏融合直播,采制播发近10条暖心视频,被央视新闻客户端选入特别直播。台风期间,中央广电总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点栏目播发浙江迎战台风“烟花”报道超120条次。三类平台交互叠加,最广泛地凝聚正能量,汇成防台风宣传主流。

4位一体引导,有效释放讯息把控话语权

在防台救灾宣传引导中,各媒体及时释放预警信息、服务信息、辟谣信息,新媒体动态更新、电视滚动播报台风动态和风情雨情、防台指南、减灾知识、出行信息等,形成强大的权威信息供应体系,有力主导舆论话语权。7月18日,中央气象台预报第6号台风“烟花”生成,向浙江、福建沿海靠近,浙江新闻客户端凌晨5时发布消息,天目新闻、中国蓝新闻、小时新闻等新媒体及时接入台风实时路径信号,在象山、三门等沿海港口开设多路慢直播,有节奏推出《“烟花”环流范围已超过超强台风“利奇马”》《“烟花”路径为何北移?专家:内力外力双重作用》《二次登陆、长时间滞留“烟花”为何“不走寻常路”》等解读文章,记者、专家出镜,结合动态示意图展示解疑释惑。

高频预警的同时,各媒体融媒呈现服务信息。台风登陆前推出《“烟花”即将影响浙江 快收下这份防台指南》《浙江238支应急救援队伍电话,全在这里了》《遇到城市内涝 这“八个不要”请记牢》等可视化长图,未雨绸缪、做好防备;登陆后推出《台风天积水绕行、水电抢修、医疗救助……这些电话和信息你可能用得到》等;过境后立即推出《台风过后,这些食物不能吃!》《这些卫生知识要记牢》等漫画和新闻卡片,生动直观,被大量转发。

防台期间一些谣言冒头,各媒体开设“捉谣记”栏目,连发《台风“烟花”来了,这几种谣言套路了解一下》《奉化方桥一车库被淹视频系谣言》《网传“浙江‘烟花’台风没到,桐庐已发生汛情”?假的》等文章,重拳出击捉谣辟谣,防止负面舆情和不实信息滋生蔓延。据初步统计,全省市县各媒体及平台累计发布原创辟谣信息60多条,转载3200篇次,点击量超1亿。

猜你喜欢
烟花客户端台风
你的手机安装了多少个客户端
“人民网+客户端”推出数据新闻
——稳就业、惠民生,“数”读十年成绩单
台风过韩
放烟花
台风来了
放烟花
虚拟专用网络访问保护机制研究
新华社推出新版客户端 打造移动互联新闻旗舰
台风天外出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