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将开世界首个博物馆仓库

2021-06-22 10:17晓满
环球时报 2021-06-22
关键词:曼斯鹿特丹馆藏

本报驻荷兰特约记者 晓满

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海牙莫里斯皇家美术馆一起并称荷兰三大博物馆的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6月伊始,启动了空前浩大的艺术品搬迁工程,15.1万件馆藏艺术珍宝将迁移到鹿特丹博物馆公园一座巨大碗形建筑中,2021年11月6日,全世界第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仓库将在这里开门迎客。该博物馆将把所有馆藏百分百展出,开创博物馆展出的先河。

和世界上大多数博物馆一样,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通常情况下只能展出全部馆藏艺术品的6%-10%,而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公共艺术仓库未来会将“全部馆藏”向公众开放,世界首创。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艺术,跨越5个世纪的绘画、雕塑、设计和工艺品:从伦勃朗、博斯到达利,从早期荷兰绘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银器和风格派设计。参观者甚至可以欣赏到博物馆有趣的幕后工作,比如修复工作室,近距离观看精确到毫米级的艺术品修复工作。

博物馆馆长沙荣·艾克斯为新仓库重建计划奋斗了整整10年。自1999年开始,储藏在博物馆大楼地下室仓库中的艺术品时常面临水灾威胁,艺术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这么多年,我们博物馆只能展出全部藏品的8%左右,而绝大部分美轮美奂的艺术品都不得不储存起来,分布在许多不对公众开放的仓库中。随着博物馆藏品数量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在寻求平衡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保护藏品,二是尽量与公众分享。”

为了让民众看到空前浩大的搬家工程是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的,该公共艺术仓库还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荷兰及周边国家的媒体亲临现场,聆听专家详细介绍搬迁前期细致入微、专业性极强的准备工作,身临其境感受荷兰专业的搬家公司如何完成这次艺术品大迁徙。

精准的搬迁筹备工作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3D测量技术的应用。两年前,利用3D技术测量所有藏品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15.1万件艺术品在新家的储藏位置已经完美设计好,存储区域根据不同艺术品的材料特性进行设计,以确保每一件艺术品的存储环境都有最佳温度与湿度,在最理想的环境中得到最充分的保护。艺术品抵达后,将迅速安全地放置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每件搬迁艺术品都拥有一个色彩编码标签,共有14种颜色标签分别对应14个存储区域。

该公共艺术仓库由荷兰建筑与城市规划事务所设计,荷兰知名建筑设计师韦尼·马斯出任设计师,他也是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的设计师,两件作品都是韦尼引以为豪之作。他兴致盎然地邀请媒体朋友们穿过正在建设中的工地,来到博物馆公园。年轻人在新馆前的空地上玩起了滑板,6月艳阳下生机勃勃的鹿特丹城市景观,正映射到熠熠闪光的镜面之上。

站在这座高达40米、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的建筑前,韦尼侃侃而谈。“这是一件很多人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了6年的作品,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今天的我们向过往致敬的一件艺术品,是送给鹿特丹市民的一件礼物。”

采用“碗形”弧面设计,是希望去除建筑的棱角,使周围每座建筑都像面对仓库正面,创建一个透明、开放、平等的空间。建筑外立面使用了1664块曲面镜面玻璃,将仓库与周围景观巧妙融合,看上去有一种海市蜃楼的幻觉。

韦尼指着位于大碗顶部的露台花园,“我们特别培育了75棵白桦树,种植在屋顶花园,成为博物馆公园延伸的一部分。这些植物不仅为大众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更是一块自然的吸水海绵,构成良好的水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仓库开放之后,人们可以乘坐电梯,来到屋顶花园,尽情欣赏城市与海港的美丽全景,享受美食。”▲

猜你喜欢
曼斯鹿特丹馆藏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当法国插画家“遇见”木兰和孔子
鹿特丹港准备迎接船对船加注LNG燃料
文化融合是并购合一的秘钥
“英荷通”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维斯瓦河的琴声
1991—2005年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比较研究
鹿特丹港去年货物吞吐量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