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乡里后进,雪太炎所言之耻”

2021-06-24 11:01夏剑钦
书屋 2021年6期
关键词:杨先生杨树湖南

夏剑钦

清光绪十一年四月九日(1885年6月1日),杨树达(字遇夫)生于长沙城北门正街宗伯司臣坊侧的租居房屋里。杨氏宗族于明末清初从江西南昌迁入长沙,定居在今长沙县东北角与平江、汨罗接壤的龙华岭一带。先世力农,资产雄于一乡,后因一场大火而使家道中落。到曾祖父春台公时,才移居长沙城区,以种菜为生。春台公虽家境贫寒,但为人正直,尚义侠。祖父炳南公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性格伉直,因家贫而过早辍学,但督促其子翰仙公孝秩读书却非常下力气。杨树达的父亲翰仙公,性笃厚,少时因刻苦力学而病咯血。他喜欢读《史记》、《资治通鉴》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但对科举帖括程式却不太留意。光绪十八年(1892)三十四岁时,才预补长沙府学附生,戊戌(1898)岁试补增生,后入资为候选训导,加中书科中书衔。他生性廉洁,在乾州厅幕及任湖南矿局事时,有人要贿赂他,都被他委婉拒绝。杨树达的母亲孔太夫人,慈爱而做事果断,以礼法教育子女,善于理家,勤劳朴素始终如一。杨树达有三兄弟,兄树谷,弟树绩,另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杨树达五岁时开始从父读书,也像父亲一样好史籍,尤嗜《汉书》。至十一岁时,父亲才教他作文,经常读《左传》,且以《左传》事实命题作文。

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起,杨树达“睹父兄愤慨之诚,即切同仇之恨”。1897年十三岁,与兄树谷一同考入湖南时务学堂,与蔡锷、范源濂等同在第一班,从梁启超学习《孟子》、《公羊春秋》,接受了梁所倡导的民权革命思想。戊戌政变后解散时务学堂,湘人又办起了求实学院,杨树达于1900年十五岁时入该书院学习,开始钻研郝懿行《尔雅义疏》、王念孙《广雅疏证》,始有志于训诂之学。同时开始受业于叶德辉、胡元仪,学问日益精进。

1902年,杨树达治《周易》,辑成《周易古义》一书。这一年的例行科考,他没有参加,第二年新学使的观风课考,他报考经学,名列第一,旋调入校经堂肄业,连续三年,除习经史外,他还学习算学、英语等科。1905年,杨树达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偕伯兄成行,同行官绅凡四五十人”。9月入东京弘文学院大塚分校,以日语为主课,同时入正则学校学习英文。从留学日本起,他就开始写日记,直到1956年2月5日临去世八天,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可见他做事与治学的恒心和毅力,实卓然不同于一般人。当时湖南留日学生大多入速成班学法政、经济,杨树达受同县友人杨昌济影响,决心系统学习“欧洲语言及诸杂学”。曾想赴美国留学,未果。在日期间,他加入了杨昌济发起的“中国学会”。

杨树达学习外国语言,对文法和语源最为用心,曾说:“余之治中国文法也,资于欧洲文法者多。”又说:“我研究文字学的方法,是受了欧洲文字语源学的影响的。”所以,他后来治文字学,总是尽量地寻找语源。

1911年武昌起义后,杨先生回国,先后在长沙楚怡工业学校和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教中国文法与英文。1915年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毛泽东曾旁听过他的课。1917年5月,他与杨昌济、朱剑凡等人向湖南政府呈文,倡议在高师等校基础上筹办湖南大学。五四运动前后,杨先生是湖南新文化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1919年6月,他与湖南教育界陈润霖、徐特立、易培基、朱剑凡等发起组织“健学会”,以输入世界新思潮、新观念。北洋军阀湖南督军张敬尧祸湘,杨先生毅然参加驱张运动。他与罗教铎被推举为教职员代表,与公民代表毛泽东、熊梦飞及学生代表三十多人同赴北京请愿。临行时,杨先生对送行的友人说:“义无反顾,势在必行,吾意决矣。”表现了他除暴安民的决心。

1920年5月,肆虐湖南的张敬尧三兄弟终于被赶出湖南,杨树达则在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范与杨是时务学堂的同学)的帮助下,于这年8月来到北京任教。他先到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任职,负责撰写《国语辞典》之“编辑大例”、“采集方法大要”等词条,兼任北京师范学校(后改名北京师范大学)国语法和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日文教员。从此次到北京直至1937年回湖南,杨先生这十七年间主要在两所著名学府任教,前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后期(1926年后)在清华大学。从1924年10月起,他开始取《荀子·大略篇》“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中“积微”二字名其居,坚持其积微至著的学术生涯。他“持短笔,照孤灯,先后著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藉时会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而巍然成为“一代儒宗”。

杨先生将教学、科研、著作三者紧密结合,这十七年的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930年以前以汉语语法研究为主,著有《中国语法纲要》、《马氏文通勘误》、《高等国文法》、《词诠》等;1930年后侧重于语源学、训诂学、文字學的研究,其力作为《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这一时期,杨先生著作成果最为丰硕,还有《老子古义》、《说苑新序疏证》、《中国修辞学》、《积微居文录》等,平均每年一书,连一向以勤于治学著称的余嘉锡也为之惊叹:“吁,多矣哉!非兼人之力不致此!”

杨先生的这些经典著作面世,使他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张岱年在《大公报》上撰文,谓当时中国学术,只有冯友兰之哲学、陈垣之史学、杨遇夫之训诂学足以抗衡日本。刘半农则称:“近来研究中国文法者,当以杨树达为第一。”章太炎说:“湖南前辈于小学多粗觕,遇夫独精审,智殆过其师矣。”陈寅恪尤称誉《〈汉书补注〉补正》一书,谓:“汉事颛家,公为第一,可称‘汉圣。”后复评曰:“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第一人,此为学术界之公论,非弟阿私之言。”钱玄同则赞扬先生曰:“君治学,语必有证,不如湖南前辈之所为,而做人则完全湖南风度也。”

钱玄同是章太炎的学生,师生二人的话均有所指,认为湖南人在传统学术的经学、小学方面均无突出人才,而江浙人素重小学,如高邮王氏父子、段玉裁等。章太炎的小学功夫重在声音,曾批评从前文字学者,如王安石、王夫之、王闿运等皆“刻削文字,不求声音,譬瘖聋者之视书”(《国故论衡·小学略说》)。说王安石的《字说》破坏小学,三王虽异世而同术,而三王中湘人居其二。杨树达在北京时,曾与同乡好友曾运乾谈及章氏讥讽三王不通小学之事,谓“此时吾二人皆游于外,他日仍当归里教授,培植乡里后进,雪太炎所言之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杨先生于8月应湖南大学之聘,遂举家定居湖南,在湖大讲授文字学、训诂学和《汉书》等课。曾运乾即奉杨先生“雪耻”之约,从广州回到湖南大学执教,讲授声韵学和《尚书》。楚地二大师殷殷以振兴湘学为念,使当时的湖南大学国文系群贤荟萃,雄踞学林,培养了大批人才,湘学也从此受到了世人的重视。

1938年10月岳阳被日军侵占后,杨先生一家随湖南大学从岳麓山迁往湘西辰溪,11月20日抵沅陵,始知长沙“十二日夜大火,全城皆尽”。1939年7月,杨先生“愤于国难”,在辰溪县荒山野岭中的“环堵之室”开始治《公羊春秋》,撰著《春秋大义述》,阐述《春秋》“复仇”、“攘夷”大义,以激励军民努力抗战,驱除敌人。不久还与曾运乾、吴绍熙、宗子威、刘豢龙诸教授组成五溪诗社,以吟咏宣忧救国。

值此山河破碎之际,杨先生还不顾年事已高和研究资料奇缺,开始了他对甲骨文、金文的古文字研究,所撰《释追逐》、《释滳》等见于《积微居甲文说》的论文,至今仍被认为是不刊之论。胡厚宣在《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中说:“杨遇夫先生以六十几岁的老先生,最后写文章最多,不愧为五十年来甲骨学研究中最努力的一人。”杨先生治金文的成就更高,其心得集中在《积微居金文说》一书中。陈寅恪为此书作序说:“寅恪尝闻当世学者称先生为今日赤县神州训诂学第一人,今读是篇,益信其言之不诬也。”这部书也就成了治金文者的必读书。

1944年3月,杨先生晋六十岁,即兴赋七律诗《六十自述》五章,连出版的新书一起分送友人陈寅恪、刘善泽、曹典球、徐绍周、曹孟其等教授,他们均寄来诗作祝寿,其中陈寅恪祝寿诗中“一代儒宗宜上寿,八年家国付长吟”,更富学人情趣。后来,学生也有以诗文为先生祝寿者,其中谭佛雏所送的小曲云:“但凭那数茎白发,换取了摩天声价。一领旧宽袍,两只粗布袜,拄杖儿不怕溜滑。叔重以来几万家,都吃这杖儿一顿打煞。”杨先生称他用小曲作学问事,新颖可喜。

抗战期间,年过半百之后的杨先生虽身体日益衰弱,仍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辍,且成果甚丰。如1941年,他因给学生讲授《汉书》而整理旧著札记,定名为《汉书窥管》;1943年2月5日始著《论语疏证》,至4月底便初稿撰讫,8月18日又校《文字学讲义》,11月校补《文字学》;1944年1月1日撰《文字形义学序例》,5月20日《文字学》一书校讫,自记“此书经营前后十余年,煞费心思。自信中国文字学之科学基础,或当由此编奠定。姑以此言,以待知者”;11月始撰《甲文蠡测》,次年2月27日《甲文蠡测撷要》讲义印成,并以求教于诸友。

抗战胜利后,杨先生回省城长沙,任湖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1946年8月1日,湖南省文献委员会成立,拟修省志,主任为仇鳌,委员有杨树达、李肖聃、黎锦熙等。聘杨先生任《艺文志》主编。《艺文志》初稿主要是杨树达、李肖聃撰写湘人先贤著作的著录、提要,其中杨五十六篇、李二十六篇,后编入《湖南文献汇编》第二辑,成为了解和研究湖南先贤著述的重要文献。杨先生撰写各书提要,始于11月1日,约止于1949年3月。

1949年后,院系调整,杨先生任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任湖南文史馆馆长。同时,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虚位以待,拟请他出任所长。但此时他已年近七十,且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双目视力下降,几近失明,故只应聘为语言文字组专门委员、学术顾问。1949年9月7日,清晨睡眼蒙眬中得诗一句云:“霜叶从教耐晚林。”杨先生觉得颇有意思,于是用来命书室曰“耐林庼”,自号耐林翁。

晚年的杨先生仍每日耐劳工作十小时以上,撰写了大量论文,其中以考释古文字为主。1955年,《文字形义学》一书脱稿。同年10月,他在北京承担了科学院哲学所委托的《盐铁论校注》撰写任务,11月返湘后,只用了五十天便完成了初稿。十天之后,即1956年2月14日,杨先生与世长辞,于2月16日安葬于长沙岳麓山。

杨先生一生,“无他嗜好,唯喜读书,心有所会,则笔之于书,以为至乐”,故著述甚丰。而且,他把读书、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每开一门课程就有这门的著述,比如讲《说文》,就有《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讲《汉书》就有《汉书窥管》,讲《淮南子》就有《淮南子证闻》等等,他给祖国文化宝藏增添的财富是不少的”(罗常培《悼杨树达先生》)。由于杨先生的贡献大,也赢得了很高声誉。他1942年当选为教育部首届部聘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一级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约同期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先生在文化事业上的建树,同巍巍麓山一样,將永远为人们所景仰”。

猜你喜欢
杨先生杨树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跟踪导练(五)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艺术融汇与民族屹立——盛杨先生访谈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