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探究

2021-06-24 04:21赵开飞陆青张进伟
理论与创新 2021年3期
关键词:融合模式烹饪专业职业教育

赵开飞 陆青 张进伟

【摘  要】课程思政是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将以此围绕烹饪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探究其融合模式和方法,进而发挥专业课程在育人上的主渠道作用,促进”三全“育人,引导学生成为全面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各专业的课程思政融合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烹饪专业;职业教育;融合模式

引言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三个主要问题。一个国家的教育,其主旨是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我国的教育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这个基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引领全局的作用,怎样培养人则是在具体的教育任务中采取何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达到我国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大体上可分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二者具有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无论何种教育都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始终,以此为引领,在教育中实现“三全育人”。本文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为准绳来探讨如何将高职烹饪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以此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

1.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1.1烹饪专业课程设置

烹饪专业是近年来我国各职业院校和高校开设的专业,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办学层级,即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等五位一体。在各阶段因其侧重点不同,在课程设置的结构上亦有不同,如中职烹饪在学生的培养上注重的是技术型能力人才的教育、高职(专科)烹饪总体上是技术与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本科烹饪教育则是教学科研方向的培养、硕博阶段则是对烹饪中某一领域精专的自主探究的深层次培养。在高职烹饪专业课程设置时通常是由其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总的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技能实训课等。

表1中所反映的情况是高职烹饪专业课程一个较为标准的模式,诸多院校会以此来构建自身烹饪专业课程,这种“三段式”的学科教学模式,这与现阶段较为主流的“做中学,学中做”背道而驰,这中模式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要位置,重要的是还忽略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与顶层设计中所倡导“三全育人”相悖,与市场岗位人才需求相左。

1.2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学科专业的关系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培养是以德为引领,文化素养与技能并长的全面而可持续发展,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和岗位变化的高素质人才。学科专业是应社会发展所需而开设的培养能够胜任与之相关的岗位工作的教育,诸如,医生、教师、工程师、厨师、营养师等均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中的相关专业进行人才的培养,医生有医德,教师师德,厨师有厨德这体现了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各种职业道德的形成是长期持续的在家庭、学校、社会工作岗位等不同环境中不断习得和内化的,其中学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职业教育与职业道德的树立具有高度的关联。

职业院校中的各学科专业均与各职业相对应,就高职烹饪专业而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的职业是与饮食、健康、营养有关,这也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但就现阶段的课程设置来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办学时间长的职业院校在二者的融合上紧密些,欠发达地区办学时间短的职业院校在融合上较为松散,在教学上主要还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模式。这与现在主流的课程思政趋势——思政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存在差异,但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是一种同向同行,相互协同的一种彼此促进的关系。

2.烹饪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合方式

2.1烹饪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取与升华

课程思政的提出旨在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专业课程都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進而实现“三全”育人,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实现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就得充分挖掘和提取并升华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之与专业课内容结合起来。就烹饪专业课程而言,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皆有其共同之处,这主要是由培养的人才和市场的岗位特殊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所决定的。烹饪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可以提炼出“安全”“卫生”“诚信”“敬业”等,其中“安全”和“卫生”可进一步升华为“敬畏生命”。

“人无信不立”,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亦是烹饪专业学生(厨师)的立身之本和为人之道,在美食制作中表现为不为自身利益而偷工减料、滥用违规原料。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一点,就一个人的表现而言,主要为一个人对待职业和学习的态度,即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自身所专长的领域不断进取,勇攀高峰。敬畏生命才能在厨师这个职业上切实把他人生命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在工作中践行“食以安为先”的准则,做到“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为他人烹饪美食。因而烹饪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要围绕诚信、敬业、敬畏生命而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效融合,达到育人的目的。

2.2提升专业任课教师思政水平

课程思政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主要趋势,高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思政教育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就业方向的思政教育;二为升学方面的思政教育,总体而言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只是侧重点不同。就当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主流形式是不适应课程思政这种主要趋势的,主要表现为思政课与专业课没有同向同行,这是教师的思政水平与专业水平导致的,如专职思政课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专业教师在思政课知识上有所欠缺。为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知识相互协同,提高育人成效,可以从两个方向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水平能力。一是在招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时,招聘具有跨学科专业的党员;二是对于在职的专业教师进行相关思政水平能力提升的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完善学习强国学习与考核机制、聘请思政领域的专家或外出学习、教师参加辅导员能力大赛等措施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从而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打下夯实基础,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保驾护航。

2.3加强学生饮食文化课促进“三观”养成

烹饪是一种技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这在于烹饪能够实现如下目的:(1)提供富含营养的膳食,强人体质,满足人类饮食生活中的物质需求。(2)提供健康安全的膳食,保证饮食卫生。(3)提供色、形、味兼美的膳食。(4)创造、发展饮食文化,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烹饪专业学生饮食文化课是烹饪的内涵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三全育人”)的题中之义,饮食文化课更加能够促进课程思政的融合。如、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的《须知单》和《戒单》集中阐述了烹饪的理论,这对烹饪工作者(厨师)的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其在烹饪加工的各个环节养成良好的卫生安全习惯和价值判断。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从营养卫生角度提出的关于健康的观点与当今的食品安全、健康中国相契合。古代各种饮食思想对当下的烹饪工作者(厨师)、烹饪专业学生具有启迪的作用,《黄帝内径-素问》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配膳原则,注重五味调和等思想于当今仍有指导意义。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思想彰显的是对食物精美和技藝高超的追求。诸如此类的饮食思想还有很多,因而加强学生的饮食文化课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促进“三观”的形成和巩固。

2.4 榜样引领巩固课程思政成效,促进学生成长

《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阐释了贤者(榜样)的正向引领的作用与不贤者而反躬自省,做到无则加勉,有则改之。此处,将着重就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树立和巩固“三观”而探寻职业院校开展榜样进课堂强化课程思政成效,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立志求学成才。就烹饪专业而言,如,可以聘请烹饪大师进校园开展技能展演与讲座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职业理想的树立。近年来,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中涌现了很多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影,在条件应许下可以邀请烹饪类比赛获奖的职业院校学生来校分享他们的学习和比赛经历,以身份认同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干劲和人生追求的确定(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专业课的任课老师在上课时,也可以引入榜样案例引导学生“三观”养成。

3.总结

课程思政新时代背景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课程在“三全”育人的形式形式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此,各类专业应将所用专业课程纳入育人主渠道,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将之与专业课程内容整合,有机穿插于课堂之中,实现课上课下、线上下线相促进。就烹饪专业而言,其思政元素核心是“诚信”“敬业”“敬畏生命”,课程思政应围绕其与专业课内容结合开展教学内容,完善思政课程教师中跨专业比重和提高专业教师思政水平有助于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和与专业课内容的有机整合,开展榜样进校园活动,加强榜样的引领作用,几个维度共同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使学生愿意听、听得进去,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发展,能够胜任不断变化的市场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显东, 刘富强. 职业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8):455.

[2]万思敏, 龙瑞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六字方针"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J]. 老区建设, 2017, 000(018):11-14.

[3]张静.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初探[J]. 消费导刊, 2018, 000(035):71.

[4]李津慧. 食材的营养与搭配[J]. 饮食保健, 2017, 004(008):270-271.

[5]魏形峰. 《素问》中饮食结构理论的启示[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286-286.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名称:高职院校中课程思政嵌入方式及成效研究——以烹饪专业为例,项目编号:安职院一般基金立D201905。

作者简介:赵开飞(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烹饪专业教育。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猜你喜欢
融合模式烹饪专业职业教育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建构
烹饪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xMOOC与远程开放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四“抓”入手,做好始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