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与教学融合研究

2021-06-24 22:16孙姗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应用研究博物馆

孙姗姗

摘 要:目的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强化学习的探索性。方法以地方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应用为例,通过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反思归纳问题,导入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项目进行分析,探讨教学特色和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结论以产业需求引导教学方向,教学成果反馈产业需求,同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产—学—研”相融合的教学中,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博物馆;学前儿童;非遗课;专题实践;应用研究

0 引言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新增艺术学门类,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对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教育方面,如何处理好现代社会的转型需求成为首要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若干意见》指出:“切实提高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服务。”①

基于此,本文对数字媒体艺术专题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内容进行探索,从而唤醒和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构建创新与传承的平台,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文化视野、塑造职业品质,完成我国《博物馆条例》中提倡的针对每一个群体的特点分化教育的诉求。博物馆教育是对于幼儿基础教育的补充,可以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

1 数字媒体艺术专题实践课程的教学思考

1.1 专题实践课程教学要求

专题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以无锡太湖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课程在大三下学期进行,32学时,占1学分。本课程是在前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深化,建议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制作数字化作品,并通过实践深入及强化的过程来达到最终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数字艺术创作的流程与规范,熟悉数字艺术创作前期阶段的内容,重点掌握数字艺术创作前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针对特定题材进行规范设定,熟练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作过程。②

1.2 专题实践课程教学现状的反思

在教育方面,推动高校“产—教—学”融合。高校、地方博物馆、地方非遗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四位一体”合作培养学生,扩大影响力。推动高校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拓宽创新培养方案,完善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建设。③

在教学方面,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在动画、影视、游戏、广告、展示、数字出版等领域,都可以从事数字内容设计制作和数字产品开发。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授课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按照专题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教师优势、学生特点、赛事要求、横纵向科研项目等。

在内容方面,因地制宜才能实现传承创新。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教学资源、专业特色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③设计作品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凸显区域优势。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需涉足广泛、博采众长,这是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拥有契合时代发展的能力,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开放的综合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建设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将其引入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储备、拓宽知识结构、陶冶道德情操。

在实践方面,需要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专题实践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从调研到设计制作,整个周期较长。目前32课时的设置勉强完成作业,很难将其打磨成高质量的作品。需要学生熟悉数字艺术作品设计流程和规范,制定合理的调研方法,缩短前期阶段周期。要在前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对主题内容进行创作。

2 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应用分析

2.1 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对象

主要研究对象是3~6岁的学前儿童。教育部颁布的纲要和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加强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展和落实,2010年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①对于学前儿童语言、运动、社会、艺术、科学等五大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美国20世纪50年代已把博物馆定位为直接的教育机构—“美国博物馆幼儿园”,关注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提供满足好奇心、激励学习的展览和项目式的教育服务。蒙台梭利提出人类主动接触社会、学习知识、建立审美的启蒙阶段是幼儿时期,此时也是个性形成、智力发展以及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和理解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杜威在《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著作中提及“在学中做”的学前教育理念。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跃跃欲试的冲动和愿望,助推幼儿在游戏中、在犯错中学会自主学习、坚持探索、沟通与协作。①重视树立3~6岁儿童的文化意识,这是中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在学前儿童心中播下中国千年文化的种子,润物细无声地完成量变到质变。

2.2 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情境

数字化展示的情境需要基于寓教于乐的理论去构建。学前儿童的展示内容有别于成人,受学习能力的限制,3~6岁儿童的注意力短,内容的信息量需控制,空间需考量。展示情境可以分为现场空间展示和媒体空间展示。现场空间展示以儿童的发育水平、兴趣、要求为前提,强调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和作用。动线方面可以設计多条线路,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索欲,展现孩子参与和沟通的能力。使用制作式、交互式、游戏式、参与式的展示方式,尽可能地让孩子通过五感体验,在有限的空间内探索无限的可能性。现场的空间展示比例可以通过等比、放大、缩小的形式,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现场体验。媒体空间展示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广义的时间体验,利用新型的影像展示带给观众新颖的感觉;另一个是狭义的媒介展示,如电子绘本、H5动画、小游戏、App、网页等。

2.3 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内容

以3~6岁学前儿童“非遗课”为设计对象,以地方“非遗”项目为内容,以博物馆为媒介,共同打造“非遗课”。博物馆“非遗课”应具地方特色,本校校址在无锡,选择无锡国家级非遗内容,调研实践可实施性强。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分有十类,无锡国家级非遗项目占七类。民俗(泰伯庙会)、民间文学(梁祝传说)、传统戏剧(锡剧)、传统美术(无锡留青竹刻、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传统技艺(宜兴均陶的制作技艺、宜兴紫砂陶的制作技艺)、传统医药(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传统音乐(吴歌、道教音乐)等充分展现了地方特征,内容覆盖广,具有典型性。首先筛选非遗项目内容,进行归类并整合;其次结合3~6岁学龄前儿童在语言、运动、社会、艺术、科学五大方面的培养目标去筹划;最后梳理“非遗课”学习纲要。

2.4 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形式

非遗文化是活态的研究,涉及民俗、文学、戏剧、美术、手工艺、医药等。借鉴南京博物院对非遗艺术特征、表现形式的再归类,分为工艺技术类、表演类、口头传统类、民俗类、传统知识类等。②适合博物馆展示的媒介分为物质媒介、非物质媒介和环境媒介。展示的方式可以选择邀约传承人现场表演,成品、半成品、工具、图表类的图文实物展示,多媒体播放技艺全过程的视频,复原模型或复原场景展示,书籍展示和其他辅助展示等。与专业方向中的动画、交互、绘画、游戏、影视、文创等部分培养内容一致,实现“项目”与教学相融合。③

3 博物馆“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与教学融合

3.1 教学特色

社会发展迅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升级优化教学理念和方式,挖掘课程体系的特色。首先是内容体系“聚焦+文化+实训”,显著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博物馆+院校+地方非遗部门+非遗传承人”组建复合型团队,使学生全方位积累知识和经验;再次“线上”采用录播课,“线下”采用实操任务的指导,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切实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有限课程时间内丰富课程内容;最后通过线上资源案例的分享,为学生课后研习助力。

3.2 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博物馆中学前儿童“非遗课”的数字化展示应用项目,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分为四个阶段:谋篇、筹划、构建、表现。①

第一阶段谋篇,结合教育部门的学前儿童培养方案,通过网络、书刊、视频影像、线下访谈调研等方式,确立无锡国家级“非遗课”的展示内容。分析地域特点、社会影响、工艺水平、传承人等现状情况,有针对性地梳理素材,明确学前儿童“非遗课”初步展示方式。首先,“非遗课”项目在已认定的价值成果基础上,进行物质媒介、非物质媒介、环境媒介等方向的思维拓展。其次,将梳理好的信息进行视觉形式呈现,再根据整理好的内容确立几个关键词来表达主题。在此阶段,学生需要视觉语言提炼与组织,将具象图形抽象化表达,再进行深层语言转译,作为后期图形创作的依据。最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评估。

第二阶段筹划,提取主题关键词,组织核心项目。从不同的视角依据非遗项目的历史文脉、艺术价值、工艺技术、社会活动、当代传承等方向展开,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具体核心项目数量的拟定,可以参考学前儿童培养的五大需求来制定。每一项目安排的二级内容,需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应用设计需要根据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大小和场馆展示要求来确定体量,概念核心明确、展示内容全面、展陈形式丰富、用户体验立体化。

第三阶段构建,博物馆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功能平台,需要根据不同形式的内容、不同观展方式、不同展示媒介的需求来组织信息。物质媒介的展示属于静态呈现,可以利用封闭的空间进行;非物质媒介的展示多以多媒体播放、交互影像方式呈现;民俗表演类对环境媒介要求较多,需要具体分析不同项目的内容来确定相对的空间大小。以前一阶段的筹划为依据,先确定布局,再转换空间。

第四阶段表现,信息“可视化”表现。“非遗课”主要针对受众是学前儿童,视觉图像的引导是最主要形式。主题特征呈现在于符号、色彩、材质和展现形式。学生需要梳理前期的资料,提炼主要特征符号,再进行抽象化处理。这些再设计的图形符号应用于场景中,用符合情境的材料和色彩强化空间表现渲染氛围效果。可以是喷绘打印,也可以是声光电投影类,如道教音乐、泰伯庙会带有表演性质的项目。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环境展示,类似技艺、戏曲、庙会等体验性质,借助全息投影、三维影像等交互设备,分为全场景或半场景设计出视觉观感强的互动项目。②结合前期“非遗课”的大纲,利用数字出版的方式创作数字教学辅助材料。

4 总结

从幼儿时期开始植入民族意识,唤醒和强化青年人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重视地方非遗文化传承、博物馆幼儿教育探索和本科专业技能培養相结合,能推动专业人才发展体系的建设完善与优化,在“项目式”教学下,高校的学科专业、地方博物馆、地方非遗文化部门、非遗传承人、幼儿园成了平行的主体,有利于多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打磨出立意新颖、不落窠臼的“非遗课”数字化产品。③“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学科专业的竞争力,将成果转化成社会价值,解决社会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危机,维护文化生态平衡,增强地区软实力。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应用研究博物馆
博物馆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