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光叶苕子与粮食作物轮作试验

2021-06-25 01:17伍祥文阳廷伟杨清学李富萍胡有纯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昭通市土壤肥力轮作

伍祥文 阳廷伟 杨清学 李富萍 胡有纯

(1.昭通市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云南昭通657000;2.昭通市昭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昭通657000;3.昭通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云南昭通657000;4.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昭通657000)

草田轮作是草地农业的一项基本措施,即牧草生产与粮食生产结合[1]。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的昭阳区大山包镇地处高寒冷凉山区,粮食作物以马铃薯、裸燕麦和苦荞麦为主,草地畜牧业和种植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一段时期以来,受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追求存栏数量、忽视养殖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草地超载放牧,使草地生产力下降,饲草短缺成为制约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当地海拔高、无霜期短、粮食作物品种单一、复种指数和产量低、饲草料缺乏的实际生产情况,利用当地种植时间长、范围广的光叶苕子 (Vicia villosa var.)+皮燕麦(Avena sativa L.)与马 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裸 燕 麦 (Avena nuda L.)和 苦 荞 麦 (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二年轮作[2]。以期应用草田轮作措施在获得质优量多饲草的同时,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老林村马路沟牧草综合试验地进行。位于北纬27°22′33″、东经103°19′59″,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腹地,属寒温带气候。冬长夏短,气候寒冷,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海拔3 186 m,年平均日照时数2 250 h,无霜期110 d左右,≥10℃积温800.7℃,年平均降水量1 142.7 mm,年均气温6.2℃,7月平均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2.6℃,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0.9℃。地势相对平缓,土壤属玄武岩棕壤,土壤肥力中下,前茬作物为马铃薯。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1个绿肥作物、1个饲料作物、3个粮食作物,分别为光叶苕子、皮燕麦、马铃薯、裸燕麦和苦荞麦。光叶苕子种子来自邻近乡镇,粮食和饲料作物种子来自当地。

1.3 试验设计

1.3.1 处理及小区设置 采用光叶苕子+皮燕麦分别与马铃薯、裸燕麦和苦荞麦实行二年轮作制,即光叶苕子15个重复,每个粮食作物5个重复,共30个重复,随机排列。沿坡向开墒,小区面积333.5 m2(5.0 m×66.7 m),小区间距0.5 m。于2018年3月2日和2019年3月2日播种。

1.3.2 播种与施肥 光叶苕子+皮燕麦、马铃薯、裸燕麦和苦荞麦均采用穴播种植。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内完成播种。

(1)为防止光叶苕子倒伏,提高饲草品质,采用光叶苕子+皮燕麦混播,播种量75 kg/hm2(光叶苕子60 kg/hm2、皮燕麦15 kg/hm2),穴距20 cm、行距30 cm,每穴播种子8~12粒。播种时施钙镁磷肥225 kg/hm2、农家肥750 kg/hm2,追施尿素75 kg/hm2。

(2)马铃薯种薯切块种植(每块种薯具有2~3个芽眼),每穴播种薯1块。穴距30 cm、行距40 cm,播种量约2 250 kg/hm2。播种时施钙镁磷肥150 kg/hm2、农家肥7 500 kg/hm2,追施尿素150 kg/hm2。

(3)裸燕麦和苦荞麦播种量分别为75 kg/hm2和60 kg/hm2,穴距15 cm、行距20 cm,每穴播种子8~10粒。播种时施钙镁磷肥225 kg/hm2、农家肥750 kg/hm2,追施尿素150 kg/hm2。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土壤肥力 对于种植光叶苕子的小区分别于种植前、种植后采集土壤样品4份,取样深度0~25 cm,测定土壤肥力。

1.4.2 光叶苕子株高及产量 光叶苕子在盛花期收获时各小区随机测定5株高度,取其平均值为株高;各小区全部刈割称量测定鲜草产量,留茬高度为5 cm。

1.4.3 粮食作物产量 对3种粮食作物各小区整块收获测产。收获时马铃薯现场测产;裸燕麦和苦荞麦脱粒后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肥力

种植光叶苕子前、后的土壤样品化验结果见表1。土壤有机质由8.34%提高到10.75%,提高2.41个百分点;碱解氮由361.74 mg/kg提高到402.5 mg/kg,提高40.77 mg/kg;速效磷略降低;速效钾由147.03 mg/kg下降到74.05 mg/kg,减少72.98 mg/kg。种植光叶苕子后土壤肥力提高,可少施或不施化肥而获得稳定的粮食产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也减轻或避免大量施用化肥带来的不利影响。

表1 光叶苕子种植前后土壤样品测定结果

2.2 光叶苕子株高及产量

2018年8月27 日和2019年8月21日进行株高和鲜草产量测定,此时光叶苕子、皮燕麦分别处于盛花期和灌浆期。

由表2可知,光叶苕子与皮燕麦按种子量4∶1混播,2018年平均鲜草产量42 855.0 kg/hm2,豆禾比为7.1∶1;2019年平均鲜草产量41 343.0 kg/hm2,豆禾比为6.3∶1。由光叶苕子攀附皮燕麦生长,很大程度避免了单一种植光叶苕子易产生倒伏的现象,同时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饲喂牲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草食家畜单一采食豆科牧草发生臌气疾病。

2.3 粮食产量

由粮食产量测定结果(表3)可知,轮作后马铃薯产量增加7 062 kg/hm2,增产率达32.1%;轮作后裸燕麦产量增加192 kg/hm2,增产率达17.0%;轮作后苦荞麦产量增加939 kg/hm2,增产率达26.6%。统计结果表明,马铃薯和苦荞麦轮作前、后产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裸燕麦轮作前、后产量差异显著(P<0.05)。

3 结论

在适宜种植作物和牧草的地方,组织草田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获得高产的饲草饲料和稳定的作物产量[3]。试验表明,在高寒山区实行草田轮作是可行的,一般在每年3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收获饲草、9月底至10月初收获粮食作物。种植光叶苕子后土壤速效钾下降了72.98 mg/kg、速效磷略减少。要提高光叶苕子鲜草产量,需施用一定数量的钾和磷。

表2 光叶苕子株高及产量

在耕地等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草田轮作是农牧结合的纽带,是提高高寒山区粮食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是促进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昭通市土壤肥力轮作
我国香蕉园土壤肥力现状的整合分析
不同土壤肥力麦田小麦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差异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中国三大薯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烤烟种植轮作模式对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①
甘孜州酿酒葡萄产地土壤肥力状况及施肥建议
亲人
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