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引进菜用型鲜食蚕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1-06-25 01:17赵玉花杨福善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剑川单产鲜食

赵玉花 杨福善

(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剑川671300)

剑川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地跨北纬26°12′~26°47′、东经99°33′~100°33′,属南温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3℃,最冷1月均温4.5℃,最热7月均温18.5℃,正常年份年降雨724.4 mm,无霜期151 d,日照2 218.15 h,有晚霜重冻、降温过早、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冷凉地区,光照条件好,土地肥沃疏松,风力大,自然隔离条件好,作物品种单一,病虫害少,适于喜冷凉、耐寒蔬菜和喜温蔬菜的反季节种植。蚕豆在剑湖周边常年种植面积800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金华、甸南等乡镇。为促进剑川季差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结合剑川“高海拔、强光照、良生态、多物种、高品质”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剑川县农技站引进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蚕豆研究室新育成的8个菜用型鲜食蚕豆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其适应性、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进行鉴定和分析,筛选出适应剑川鲜食蚕豆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品种,以实现剑川菜用鲜食蚕豆品种的更新换代、合理布局,同时为推动剑川鲜食蚕豆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北纬26°30′、东经99°56′,海拔2 177 m,年平均气温12.3℃,年降水量751 mm,无霜期205 d左右,日照2 218.15 h。土壤为壤土,地势平坦,地块肥力上等、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作为水稻。

1.2 试验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系)共9个,分别为13228-1-1-1-1、11140-1-1-1-2、14153-1-1-1-1、10201-1-1-1-1、13194-1-2-1-1、13186-2-1-1-1、10021-2-1-1-2、10029-1-1-1-1、凤豆十一号(CK),全部由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蚕豆研究室提供。

1.3 试验设计

在肥力均匀的同一田块内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种植,小区面积14.31 m2(含操作沟),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行长5.3 m、宽2.7 m,行距24.5 cm,株距14 cm,每小区播11行。小区播种粒数418粒 ,播种方式为开墒条播,每公顷播292 314.6粒能发芽种子,定基本苗29.23万/hm2。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小区间距30 cm,重复及小区与保护行间留操作沟宽度40 cm。

1.4 试验方法

1.4.1 深耕整地播种 前作水稻收获后,于2019年10月31日,每亩撒施有机肥2 000 kg、复合肥40 kg、硫酸钾15 kg,采用人工翻挖踩紧压平后开沟理墒,人工进行点种条播。

1.4.2 中耕管理 试验播种前后都没有下雨,2019年11月26日灌第1次水,以后分别于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月26日、2020年3月10日灌水;中耕除草3次,分别于2020年3月12日、4月3日和5月2日;追肥2次,2019年12月6日追施尿素10 kg/亩,2020年2月12日追施尿素25 kg/亩,追肥方法为撒施;试验主要虫害为蚜虫,分别于2020年3月13日、3月20日、3月27日、4月20用氧化乐果、抗蚜威防治4次,每次亩用量10 g对水喷雾防治。

1.4.3 收获 2020年5月12日采鲜荚收获,经过单采单收鲜荚称量计算,并随机抽取20株进行室内考种。

1.5 试验期间气候情况

试验期间无气候异常情况,只是海拔高,分蘖期霜重,开花期遇低温,落花较多,总体结荚少,产量减少;剑川蚕豆生产茎疫病发生较重,试验田块也有发生,发病率为5.6%~19.7%,对产量也有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此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采收鲜豆荚的时期。从表1可以看出,9个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64~166 d。生育期最短的是13228-1-1-1-1和14153-1-1-1-1,为164 d,比凤豆十一号(CK)早熟2 d;其次是10201-1-1-1-1、13194-1-2-1-1、10021-2-1-1-2,为165 d,比凤豆十一号(CK)早熟1 d;其余品种生育期与凤豆十一号(CK)一样,全部为166 d。

2.2 各品种单株生长力及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株高在69.0~87.7 cm之间,对照凤豆十一号株高为78.0 cm,13228-1-1-1-1株高最高,为87.7 cm,14153-1-1-1-1株高最低,为69.0 cm;9个参试品种单株茎枝数为4.3~5.4个,茎枝数最多的是13228-1-1-1-1,为5.4个,最少的是14153-1-1-1-1,为4.3个;有效枝数为2.7~3.5个,有效枝最多的是凤豆十一号(CK),为3.5个,最少的是10029-1-1-1-1,为2.7个;实荚数为8.9~13.5个之间,最多的是10201-1-1-1-1,为13.5个,最少的是11140-1-1-1-2,为8.9个;实粒数为14.0~21.2粒,最多的是13186-2-1-1-1,为21.2粒,最少的是11140-1-1-1-2,为14.0粒;鲜百粒重为237~336 g,最多的是11140-1-1-1-2,为336 g,最少的是凤豆十一号(CK),为237 g;9个品种田间抗性表现不一。

表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

表2 各参试品种生长力及经济性状(20株平均值)

2.3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产量最高的是10201-1-1-1-1,折合单产23 901.0 kg/hm2,比对照凤豆十一号增产6 750.0 kg/hm2,增幅为39.4%;产量居第2位的是13186-2-1-1-1,折合单产23 601.0 kg/hm2,比对照凤豆十一号增产6 450.0 kg/hm2,增幅为37.6%;13228-1-1-1-1和14153-1-1-1-1产量并列居第3位,折合单产21 850.5 kg/hm2,比凤豆十一号增产4 699.5 kg/hm2,增幅为27.4%;产量居第4位的是13194-1-2-1-1,折合单产21 700.5 kg/hm2,比对照凤豆十一号增产4 549.5 kg/hm2,增幅为26.5%;10021-2-1-1-2产量居第5位,折合单产19 150.5 kg/hm2,比凤豆十一号增产1 999.5 kg/hm2,增幅为11.7%;10029-1-1-1-1产量居第6位,折合单产17 650.5 kg/hm2,比对照凤豆十一号增产499.5 kg/hm2,增幅为2.9%;11140-1-1-1-2产量居第7位,折合单产17 200.5 kg/hm2,比对照凤豆十一号增产49.5 kg/hm2,增幅为0.3%。

表3 各参试品种产量结果

3 讨论

本试验共9个参试品种,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实施,并认真做好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得当,病虫害预防及时,出苗整齐,花期整齐,蚕豆试验各品种长势较好。通过对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抗逆性、抗病性及田间观察等综合分析,品种10201-1-1-1、13186-2-1-1-1、13228-1-1-1-1和14153-1-1-1-1结荚多、鲜荚产量高、大荚大粒、饱满、不裂,品质好,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剑川高海拔冷凉地区示范推广种植,其余品种生育期偏长,田间综合性状表现一般,还有待进一步试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猜你喜欢
剑川单产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15.22万吨
剑川木雕千年绝技·律动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