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通用语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2021-06-25 16:14古丽格娜·祖农
文教资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提问策略

古丽格娜·祖农

摘   要: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不断更新国家通用语教学新理念,丰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的情感体验,为少数民族学生进一步求学及将来工作带来“语言红利”。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   提问策略

国家通用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表达。要实现这一目标,授课教师应全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进行授课、提问,为少数民族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情境。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课堂提问设计缺乏认真思考,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缺乏实用价值。

一、存在的问题

1.提问类型单一化

所提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密切。在教学中,不少教师照搬课本设置好的提问进行问答,并没有关注到学生能力发展。这类提问比较多出现在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听力理解上,一般学生听一遍或两遍课文录音后就可回答出问题,不需推理判断,不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性的思维。

如:《听力与会话Ⅰ》第一课《倒霉的狼》,听第一遍录音,回答以下问题:

这只狼在哪儿?\狼为什么被吓了一大跳?\那只小猫被抓住时,别的猫在做什么?\狼为什么又饿肚子了?\狼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倒霉?\看到“大猫”,狼害怕吗?

课堂提问一般有两种方式,即齐答和单独回答。对于ABCD标准化的选择题,授课教师们比较喜欢采用齐答的方式,只要听到答案,该提问则结束,就觉得这部分内容全班都掌握了,没必要探寻“为什么”选“A”,而不是“B”,这样虽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却不利于班里所有学生掌握知识。

如:在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辅导中,听力理解题:人物身份关系判断训练题:

【第1题】

A.售票员和观众    B.售货员和顾客

C.司机和乘客       D.老师和学生

【录音文本】

男:请问《梅兰芳》几点开始?

女:八点半的已经过了,你等下一场吧,十点。

问:说话人最有可能是什么关系?

少数民族学生不知道“梅兰芳”是谁?这道题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具备一些关于戏剧、电影的背景知识,才能排除无关干扰。“下一场”一般是指演出、电影或比赛,但对话中出现了《梅兰芳》,由此可知他们说的是电影。这里需要老师进一步讲解,或者让少数民族学生看关于《梅兰芳学艺》的视频。视频中出现“京剧大师”的时候,先问学生什么叫大师,有的学生回答:“老师的老师。”进一步提问:“老师的老师”水平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很厉害\很棒!”老师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大师就是在学问或艺术上造诣深厚又受人尊敬的人。梅兰芳的老师对其要求十分严格,每段唱词都要求梅兰芳背诵二三十遍。有时嘴里唱着唱词,眼睛的上眼皮与下眼皮都分不开了,当他被老师推醒后,又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演练。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梅兰芳走向了成功。在黑板上写“勤学苦练、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等词,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鼓励他们要大胆地说国家通用语。

【第2题】

A.教師       B.教练员      C.运动员      D.主持人

【录音文本】

女:这届杯赛可谓冷门迭出,请蔡指导为观众朋友们分析一下原因好吗?

男:的确有点儿出人意料,中国队在本届杯赛上表现欠佳,而韩国队表现出应有的水平。

问:女的最有可能是什么人?

“冷门儿”是比喻很少有人从事的、不时兴的工作、事业等,在对话中是指比赛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迭出”是指十分频繁,“欠佳”是指发挥得不好,这三个词少数民族学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需要老师举例讲解。另外,要学会听,关键词是“观众朋友们”,表明女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

2.提问难易度把握不当

在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过于简单,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更加“飘飘然”,对他们学习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多大作用。另外,个别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会将提问对象局限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对于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没有予以鼓励和引导,导致班里大部分学生不能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教学。

如:以[影院故事]为例:

这几天,本市各影院都在放映一部知名导演的电影。媒体对这部影片做过很多宣传,炒得很火,我当然早有耳闻,不过,现在很多广告宣传往往是言过其实,当真不得。因此我一直在犹豫,值不值得花钱费时上一次当。昨天,一个朋友特意打来电话,说这部影片确实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不可不看。晚上,我便带着妻子和儿子去了电影院。

(1)说话人相信对影片的宣传吗?

(2)后来说话人为什么去了电影院?

文中的“炒得很火”是什么意思?“宣传往往是言过其实,当真不得”“难得一见的佳作,不可不看”,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少数民族学生不明白“炒得很火”的意思,只知道“炒菜”“西红柿炒鸡蛋”“葱爆炒肉”等,疑惑电影还能炒吗?“言过其实,当真不得”,基础稍好的学生大概明白意思,但对“当真不得”的表达形式学生接触得少。“佳作”中“佳”字,学生接触得很少,如果在教学中,授课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发问,那么仅凭问答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是不可取的。

3.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

课堂提问旨在以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普遍偏短。一般就停留3秒—4秒,便让学生回答,有时为了赶进度,找举手的学生直接说出答案,而不问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没有关注其他学生的反应,教学效果不理想。

如:电影开演了。正当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银幕上时,前排的一个女孩子不时地侧过脸,一边抓弄她身边小伙子的长头发,一边和他咬耳朵。

(3)前排的女孩子在看电影时做什么了?

这是听力课文,少数民族学生不明白“咬耳朵”是什么意思,很难在一次录音后听明白。

4.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一人一问的方式,回答对了,仅仅给予“好”“不错”“还可以”等话语,没有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更进一步的激励性评价。

二、提问策略

1.精心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授课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上。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已设置好的提问,而不是照搬原练习提问。

如:精听《礼遇》

在春天温暖的日子里,我很想带妈妈到处走走。可妈妈天生晕车,坐一次车就像生了场大病,于是常拒绝出门。那个周末,我和妈妈商量带她去动物园。动物园離家不远,几站路的样子,妈妈说走着去,我不同意,几站路对一个70岁的老人来说,太远了。可她又坚决不坐车,我灵机一动说推着自行车带她去,妈妈笑着同意了。我推出自行车,小心地将她抱到前面的横梁上,抱她的时候,我心里一紧,妈妈竟然那么轻,在我身前就像个孩子。

在教学中采用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递进式提问,拓宽少数民族学生思路,抓住本课中心意图。

如:课后练习中听第一遍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师:①妈妈为什么经常拒绝出门?

生:妈妈坐车身体不舒服。\妈妈天生晕车。\妈妈身体不好,不能坐车。(答案不是唯一)

这里我们还可以再设置问题,

师:你们也晕车吗?\人为什么会晕车?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南疆,到乌鲁木齐上学基本坐火车或者长途客运车,条件好的坐飞机。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感同身受,每个人通过各自的感受,从晕车原因、晕车症状到如何预防晕车,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个环节不仅让全体学生“张口”,还普及一定的医学常识。

师:②妈妈多大年纪了?

生:70岁了。

这里我们还可以再设置问题。

师:家里有老人吗?他们的身体怎么样?

生:我的爷爷现在还能下地干活。\每次寒暑假回家,我的奶奶亲自给我做饭,还不让我帮忙。\我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爷爷腰不好,奶奶眼镜看不清东西,如果他们来乌鲁木齐的话,我要带他们看病,因为他们70多岁了听不懂国家通用语,我是最好的翻译……

师:新疆的长寿老人在哪里?今年多大了?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学生对此感兴趣,可以说几乎全体同学参与了,都在说各自家乡的长寿老人的情况。

最后,教师总结,在PPT中展示中国最长寿的老人,第一位是来自新疆的阿丽米罕·色依提(131岁),1886年出生,老人爱唱情歌爱孩子,一年四季喝冷水,老人心态和身体都比较好。唱情歌、逛巴扎,走亲访友讲笑话。

师:③说话人抱妈妈上车时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生:妈妈变小了,体重轻了。\有点担心(害怕),妈妈老了\我长大了,妈妈老了……(以上是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回答)

在教学中,笔者以亲身经历述说被两个女儿拉着过马路的事,以此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就如本课的主人公那样推着自行车带妈妈到动物园那样,如果真正懂得对父母奉行孝道,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对其他亲人、对老师付出爱心,对一切素不相识的人施以善行,对班级、学校、家庭做出贡献,最后升华为对社会、祖国、民族的责任感。

2.把握难易度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好少数民族学生提问层次,使所提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深奥。对于基础差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师用“什么是”“哪里”“怎么样”等关键词进行知识(记忆)水平的提问,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教师用“为什么”“怎么理解”“什么原因”等关键词进行领会水平的提问。教师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层次,有效设计问题,使叫答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所提问题的难易适中,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精听《礼遇》中,

路上要经过两个十字路口,其中一个在闹市区。推到路口时遇到红灯,一个年轻交警走到我面前说:“这位女士,骑车不允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说完,他便低头开罚单。妈妈愣了一下,抓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交警解释说,我没有骑,只是推着,我妈妈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交警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位老人。这时,妈妈责备我不该推着她出来,坚持要从车上下来。那个交警伸手搀住了妈妈,说:“大妈,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人,您坐好。”然后他忽然给了我一个标准的敬礼,接着转身打手势,让周围的车辆停下,招手示意我通过。我推着妈妈缓缓地穿过那个宽阔的路口,周围的车辆静止,行人停步,只有我和妈妈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这么高规格的礼遇。因为母亲,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交警舍得破例,舍得给我这样高的尊敬。这礼遇,是妈妈送给我的。

师:④交警为什么批评说话人?

生:自行车前面不能坐人。\不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带人。\十字路口不能骑自行车。

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去集市或逛巴扎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由于交通意识淡薄,这里可以借机进行交通法规教育。(课件链接交通法规教育动画片)

⑤交警听了说话人的解释后是怎么做的?

师:首先请同学们流利地读一遍这一段,找出核心词。

生:转身\打手势\招手示意\车辆静止\行人停步;

搀住\对不起\标准的敬礼\骄傲前行;

教师让学生以肢体动作演绎交警执法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交警不畏严寒酷暑,不惧狂风暴雨,只为守护一方出行平安的感人故事。(此环节学生可以查百度图片,看图说话,学生的参与率较高。)

师:⑥说话人觉得这次礼遇是谁给的?

生:妈妈给的。

在此处我们还可以再设置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妈妈给的?)

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大都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顺,得到了别人的尊敬,值得学习。在这个环节授课教师穿插了孝道名言名句,让学生不仅背会,更践行。

(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4)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酌情延长候答时间

教师提问后务必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思考时间的足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强弱。有研究表明提问后候答时间至少要等待5秒—7秒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效果最佳,但并非对所有学生都适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灵活把控时间。并不是等待时间越长越好,超过20秒会使学生有产生懈怠,时间越长,学生就会失去紧迫感,注意力随之下降,从而失去答题的意义。

4.时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国家通用语文字系列教材的内容选取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很多场景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用到的。如:《牛奶的记忆》:

①说话人小时候喝的牛奶是什么样的?\②他为什么不到中午就饿了?\③中学时他们怎么知道牛奶来了?\④他们大学早上会有什么风景?\⑤“情侣牛奶”是什么样子的?\⑦“妙士”牛奶的广告词是什么?\⑧他们认为初恋是什么感觉?\⑨“妙士”牛奶为什么会让人心痛?教师“按部就班式”的提问,使教学内容缺乏生气。如果这个环节以5个—6个人组合讨论,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在讨论中学生轮流加入,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视角理解问题,而不是用“正确”答案填充学生的头脑。在谈论结束时,每组选派代表总结这次讨论中得出的若干结论,组员在旁边可以更具体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回答,再问其他组的组员,(例如你怎么看刚才热汗古丽组的发言,你能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吗?你同意她的回答吗?你在阅读材料中找到哪些语句可以支持这种回答的正确性)?不要把学生的答案贴上对或错的“标签”,接受学生的任何答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对学生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让每个学生真正感觉到老师的关注。适时说出一些鼓励性的言辞。如:“太棒了!你的发音越来越标准了”“再试一试”“想一会儿”“看看课文的最后一段,你马上就能找到解答问题的钥匙了”等。通过以上鼓励性语言,学生就会消除紧张心理乐于开口。

三、结语

课堂提问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师生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在国家通用语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堂提问,让班里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国家通用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太安.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河南教育,2004(9).

[2]赵玉荣.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3).

[3]王晓丽.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J].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4]陈敏.谈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原则[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3).

[5]孔维红.从语文教学谈课堂提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提问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浅探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