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绿茵展风采 健康运动向未来

2021-06-27 11:12本刊编辑
校园足球 2021年12期
关键词:昌平昌平区教练员

本刊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2014年建校,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共有65个班,2361名学生,190名在编教师,15名体育教师(含2名足球专项教师)。学校以“三兼优一发展”为培养目标,扎实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办学成效突出,依托办学特色开展品牌体育活动,在建设体育人才梯队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经验。

近年来,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校园足球相关政策,确定了以科技为主线、体育和艺术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特色发展定位。2015年,学校积极开展校园足球工作,将校园足球作为“试验田”和“突破口”,不断推动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革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师生健康意识的提升,为国家足球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一、工作举措

(一)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

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各学部、处室人员组成,成员分工明确,涉及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部门,以保证校园足球教学、培训、竞赛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确保条件保障充足

1.制订相关制度

近年来,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制订了《校园足球队的招生与考核标准》《校园足球日常培训工作计划》《校园足球集训、竞赛、联赛规则》《校园足球运动安全防范细则》等一系列校园足球相关制度,并不断完善,为校园足球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

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设立有校园足球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保证了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设场地设施

自2014年建校以来,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对学校田径运动场、足球场进行不断改、扩建,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目前,学校拥有七人制足球场2块,五人制足球场2块,室内体育馆2个,室内健身房2间,足球器材若干,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正常开展。

4.落实教师待遇

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积极落实体育教师各项待遇,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体育教师工作待遇,每年为他们购置新运动服和新运动鞋。同时,将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足球训练和活动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5.加大培训力度

为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执教水平,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每年派遣体育教师参加北京師范大学京师足球学校校园足球初级教练员研训班,北京师范大学京师足球学校校园足球中级教练员研训班,北京市足球协会E级教练员培训班,中国足球协会C级、D级教练员培训班等。此外,学校还积极引进专业教练员,为学校校园足球发展提升专业力量。如,2018年1月,学校专门引进了2名西班牙足球教练员,在对各年级进行足球技能普及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学校足球队开展了专项足球训练。学校还与北京贝斯特青少年足球俱乐部长期开展合作,外聘2名教练员(其中1名为守门员教练员),为学校足球队进行专业足球训练。

(三)开展校园足球课程

1.开设校园足球课程

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制订了完善的《足球课程实施方案》,其中指出,让一、二年级学生认识足球,让三、四年级学生了解足球,让五、六年级学生开展竞技足球。同时,通过开设《校园足球公开课》《足球公益课》《少儿足球教学法》《足球小课堂》《足球体能训练》《个人专项训练》等系统教学课程,让学生们对足球有了系统、深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更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意识,并以此丰富校园足球文化。

2.将足球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为了加大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推进力度,进一步营造特色足球文化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以足球运动为载体,融合各个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开展足球主题征文活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美术学科相结合,开展足球海报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舞蹈学科相结合,举办足球啦啦操比赛,推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此外,学校还举办了其他类型的足球活动,如,校园足球摄影大赛,校园足球小记者评比等,力求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于足球文化内涵的理解,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平台。

(四)建设学校足球梯队

1.组建足球梯队

目前,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有5支校级足球队,分别为一二年级队、三四年级队、五六年级队、初中男队和初中女队。另外,每个年级均有1支年级队,每个班级也有1支班级队。

2.积极开展训练

近年来,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各级足球队积极开展足球训练,其中校级足球队和年级足球队训练时间均为周一至周五16∶00~18∶00。训练前,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中,做好训练记录;训练后,及时探讨训练情况,以此提升训练质量。此外,学校不断做好教练员、运动员资料档案工作,通过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并妥善管理训练资料。

同时,着重抓好队员的身体素质、基础技能和足球基本功训练,与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学校、北京市昌平区沙河中心小学、北京市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北京市昌平区南邵中心小学、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学等兄弟学校开展互访性的足球交流比赛,以此提升队员的竞技水平。利用每年寒假和暑假时间开展集训,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交流比赛,拓展视野,丰富球队的比赛经验,提升球队的整体水平。

(五)开展足球邀请赛

2016年11月,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举办了首届“太阳杯”室内五人制足球邀请赛,截至目前,已举办3届。为提升参与率,学校将比赛更名为北师大昌平附校“太阳杯”邀请赛,并将全年级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更改为小学一至四年级进行五人制足球比赛,五年级以上进行八人制足球比赛,同时由原来的8支参赛队伍增加到现在的16支队伍,每次比赛历时2天,邀请昌平区的兄弟学校参赛,参加人数在150人以上。

二、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足球环境,更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作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阳光体育 快乐足球”的文化氛围,并在各级校园足球联赛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7年,在北京市校园足球五人制比赛暨小足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201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杯”足球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同年,在福建省“晨星杯”足球邀请赛中,获得第二名。2021年,在昌平区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小学男子甲组亚军;同年,在昌平区校园足球精英赛中,获得初中女子组亚军。

三、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強化足球教学工作

下一阶段,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将把校园足球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大校园足球运动的校园普及力度。同时,不断强化校队专业技能,继续延续“走出去”的理念,积极参与北京市特色足球项目比赛,从而不断发展学校的体育事业。要切实加强体育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加强足球课教学研究,同时做好“足球运动校本化实施与足球体育特长培养的研究”课题,在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上下功夫。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下一阶段,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将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扩大师资力量,优化校内组织结构,不断提升教练员团队的执教能力;积极寻求外部支持,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积极联络外部资源,争取为学校的校园足球建设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

(三)强化足球特色发展

下一阶段,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工作举措,在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和课余训练工作,同时确保安全保障,不断强化校园足球特色发展,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基。

(执笔:徐勇 王阔)

猜你喜欢
昌平昌平区教练员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窗外的迷你世界
俄罗斯套娃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北京市昌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昌平区1—4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探讨昌平地区气候特征及其雾霾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