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6—9 年级学生主题式汉语兴趣课设计与实践

2021-06-28 01:45孙春颖
现代交际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评量斯洛伐克捷克

杨 芳 孙春颖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近年来,捷克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中东欧“16+1”重要支点国家,与中国的互动与日俱增,两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互动也开始升温。但目前汉语还未被捷克政府正式列入中小学外语课程,学生如果对汉语感兴趣,通常只能寻找开设汉语课的教育机构,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当地教育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为捷克民众所接受,在中国文化以及汉语传播方面有着更为独特的优势。因此,当地教育机构的汉语兴趣课程成为我们需要完善提高的重要工作之一。

捷克小学分为第一阶段(1—5年级)和第二阶段(6—9年级)。笔者于2018年9月至2019年 6月在捷克 PPP-STEP机构(Pedagogickopsychologická poradna STEP s.r.o.)担任汉语教师时,发现6—9年级的学生是学习汉语的主力军,并且他们有较为长期的汉语学习计划。

那么,针对6—9年级捷克学生的汉语兴趣课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呢?从目前的汉语教学情况来看,以书本为载体、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学习的传统汉语教学很难让学生保持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并且,目前捷克教育机构汉语长期师资不稳定,教材短缺,机构采用小班化教学方式,学生年龄段跨越大。主题式语言教学模式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这种模式是把语言放到有意义的主题中去学习,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结合起来(白建华,2010),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张语言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一、主题设定

根据捷克基础教育框架1(The Framework Educational Programme for Basic Education),对于6—9年级学生的二外学习要求,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笔者在汉语兴趣课的第一阶段(16次课)设计了四个一级主题、十二个二级主题以及相关主题活动。(见表1)

一级主题的设定主要根据捷克基础教育框架对学生二外学习需要掌握的话题提出的要求;二级主题则是根据学生兴趣及实际情况等设定的,如捷克人喜欢打冰球,捷克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中捷学生学校生活的差异,斯洛伐克是捷克的邻国。

该设计适用于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已接触拼音、数字、礼貌用语等简单汉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增减相关的主题词汇和句子。每个主题用4次课(每次1小时)来完成,完成四个主题共需16次课。以“交通和旅游”中二级主题“斯洛伐克在哪儿”为例,此课的基本词汇、句子、功能如下表2:

基本词汇主要包含了典型的国家及音译国家,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经验知识进行快速识记;基本句子以问答为主,可以在交际中帮助学生识记。

每个二级主题下都设计了2—3个典型主题活动,设计如下表3:

表3 主题活动设计

设计不同的活动可以发展学生不同的智能,同时能够让学生用不同形式不断巩固所学内容,始终保持新鲜感与参与热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每节课对次主题的掌握情况来删减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随堂记录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考虑到每次课的时长较短,在教完每个二级主题内容后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多个主题活动,所以每个主题下的第四次课专门用来实施未完成的主题活动或整个大主题的综合活动,并且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家长和机构负责人及时获知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

二、教学环节

在主题式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主题背景导入—主题词语学习—主题内容操练—主题活动开展—活动表现评量”的教学程序。以“斯洛伐克在哪儿”一课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主题背景导入

上课时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学习场地,由桌椅转换到旁边的地毯上。教师把世界地图铺在地毯上,该堂课为一对二小班教学,因此学生A、B分别坐在地图两边,教师坐在正对着地图的一边。教师先问了学生已经学过的句子:“你是哪国人?”学生回答:“我是捷克人。”教师继续问:“捷克在哪儿?”因为是新句子,所以学生一开始不明白意思,教师在地图上随意指几个地方再次问:“捷克在哪儿?”学生有点儿明白问题的意思了,指出了捷克的位置,教师竖起大拇指表示认同和赞许,并说:“捷克在这儿。”

2.主题词语学习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生词和句子卡片,先把“……在哪儿?”“……在这儿。”(带有拼音和捷克语解释)的卡片放到地图上方,领读两遍。然后指着地图上的斯洛伐克区域说“斯洛伐克”,重复两遍,学生跟读。接着带入句子中,教师问“斯洛伐克在哪儿?”,学生手指着斯洛伐克并回答“斯洛伐克在这儿。”最后,教师单独问学生,学生单独回答,以确保每位学生的理解和发音到位。以此类推学习其他国家。

3.主题内容操练

教师把标有国家的生词卡片拿出四张放在学生面前,然后快速说出一个国家,学生抢正确的卡片,拿对卡片的学生可以留下那张卡片。所有国家都认领完毕后,先让拿到卡片较多的学生A把卡片都平铺在地毯上,然后由A来说国家名字,学生B指出正确的卡片;再让B把她的卡片平铺在地毯上和A进行问答。

关于国家的生词操练完毕后,教师再次利用地图让学生们比赛,看谁指得又快又正确。教师加快语速问国家X在哪儿,学生需要快速反应指出并回答X在这儿(练习5次)。然后教师让学生A来问,教师则和学生B一起比赛谁指得又快又正确(练习5次)。最后学生角色交换,学生B再问5次。

4.主题活动开展

教师把世界地图移到一边,拿出世界地图拼图。然后拿出剩下的句子卡片“你想去哪儿?”“我想去……”“你想去……吗?”“我不想去……”,领读两遍,放在拼图上方。教师分别问学生A、B“你想去哪儿?”,学生回答并抠出相应国家的拼图,放到一边。教师再抠出一个国家的拼图问学生“你想去……吗?”,学生回答“我(不)想去……”。然后学生分别问教师以上三个问题。此过程重复2—3次。

接着开展第一个活动“拼图归位”,教师问A:“斯洛伐克在哪儿?”,A要把斯洛伐克的拼图归位并回答:“斯洛伐克在这儿。”教师再问B:“波兰在哪儿?”,B把波兰的拼图归位并回答:“波兰在这儿。”直到把所有拼图都归位。

然后教师把“东、南、西、北”四张卡片分别放到地图的四个方位,领读两遍,给时间让学生记忆。再开展第二个活动“蒙眼拼图”。教师先随机拿走一个国家,让蒙眼的学生A摸形状大小,猜出是哪个国家,然后再让B发出“东、南、西、北”的指令,帮助A把拼图归位。A、B角色转换,再进行若干轮。

展示活动为画出自己想去的国家的形状,写上它的拼音,然后用已学句子介绍自己以及想去的国家。如:我叫A,我今年12岁。我是捷克人。我想去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在哪儿?斯洛伐克在这儿!

5.活动表现评量

在本次课中,学生A、B都掌握了词汇和句子的发音和拼音认读,可以用所学内容和教师、同学进行相关主题内容的交流。但是在用拼音写句子的过程中A、B对声调标注的准确性完成得欠佳。在记忆和识字方面B完成得较好,A完成得欠佳。

除了教师在各环节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评量外,学生还进行了自我评量。自我评量结果与教师评量结果相近。

三、教学效果反馈

1.学生评价与反馈

在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访谈,以了解学生的反馈和建议。2当问及:“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urrent Chinese class? What needs to be improved?(你觉得现在的汉语课怎么样?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部分学生回答如下:

A:I like the current Chinese class,everything is ok,and nothing needs to be improved by now.(我喜欢现在的汉语课,一切都很好,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B:I think it’s fun.It’s good as it is.Sometimes it feels a bit rushed,but then you slow down and it’s good again.(我觉得它很有意思,像这样很好。有的时候有点儿快,但是之后你又会慢下来,它就又变得很好。)

C:I think that lessons are very funny and interesting,but I am maybe exhausted on Friday,so I can’t be concentrated.(我觉得汉语课很好玩很有趣,但是周五我可能很疲惫,所以不能总是集中注意力。)

D:I think they are good.I like the games we play to practice sentences,it’s helpful and funny.Maybe it should be better to practice more pronunciation.(我觉得它们很好。我喜欢我们练习句子时玩的游戏,它们很有帮助也很好玩。可能课堂上应该多练习一下发音。)

从学生反馈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一阶段的汉语主题式教学是满意的,但是也存在教师语速或进度过快、语音训练不充分的问题,有的学生也会因为刚结束一天或一周的学校学习又继续汉语学习而感到疲惫。

2.同行教师听课评价

除了学习主体学生以及教学主体任课教师外,同行教师的评价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斯洛伐克在哪儿”一课为例,中方教师的听课评价:

这是一堂生动有趣的汉语课,教师利用了世界地图进行了教学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在主题词汇、句子教学时利用卡片、地图等教具,在尽量不使用媒介语的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所学内容的含义。主题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主题词汇的印象,而且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高。不足之处在于背景介绍过少,没有设置科学的检测环节,教师没有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

捷方教师听课评价:

She is a very passionat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were happy and active in the Chinese class.From all the teaching materials,we could see she prepared well for the class.But there seemed to be too many new words for the beginners,and the teaching speed should slow down to make sure that all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teacher well.(她是一个很有激情的教师,学生们在汉语课上很开心也很活跃。从所有的教学材料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她为这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生词似乎太多了,教学速度也应该放慢,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

从中捷两方同行教师评价来看,他们都认可主题式教学在调动课堂氛围以及师生互动方面的优势,但对于实施中的不足之处有着不同的见解。中方教师更注重课堂的完整性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正掌握程度;捷方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学输入的有效性。

经过自我反思,总的来说,笔者在进行汉语主题式教学时能够基本完成既定的教学设计,主题式教学与汉语兴趣课相结合的尝试较为成功。整个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方面完成得较好,在教学目标方面需要更严格地执行既定目标,在教学实施方面要提供更充足的背景与情境,在教学评量方面要注意及时记录与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量。

四、结语

在汉语并不热门的国家或地区,对于汉语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正在学习汉语的学生感受到汉语的可学性以及趣味性,让他们成为正面宣传的实例。从实践与反馈结果来看,汉语主题式教学对于捷克6—9年级的学生是可行的。具体体现在:

(1)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仍能保持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注意力和兴趣大多放在有意思的事情上,传统的课本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分心、感到无聊,而主题式教学以其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用中学”,弱化了汉语学习的“难”。

(2)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话可说。主题的确定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日常生活,因此学生对此不是完全陌生的,在学完汉语表达后学生就可以直接运用汉语来介绍自己或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想法。

(3)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焦虑感和压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题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由传统的说教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过滤大大降低。

当然,汉语主题式教学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注释:

①参见http://www.msmt.cz/areas-of-work/basic-education-1。

②由于笔者不会捷克语,因此访谈问答皆用媒介语英语。

猜你喜欢
评量斯洛伐克捷克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我的捷克朋友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探索取向的幼儿园主题墙评量研究
收放自如
捷克确定选举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