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为什么会崛起

2021-06-28 14:01于倢
商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京东方合肥市合肥

于倢

除了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还提供资本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这一模式成为了合肥招商引资的重剑。

曾几何时,合肥还被称为全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人们一度戏称南京为“徽京”,因为相较合肥,南京似乎更像安徽的省会。但要说近两年崛起最快的城市,合肥一定榜上有名。

2005年,合肥經济总量只有853亿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而2019年合肥经济总量已经达到9409亿元,2020年一跃成为新一线城市、GDP总量更是首次突破万亿。合肥市政府被媒体称为“最牛风投政府”,合肥的上市企业新增数量居省会城市之首,合肥诞生的科创板成为开板以来首日最赚钱新股……近10年,合肥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北上广深,在2009年至2020年间,合肥GDP增幅超过350%,成了省会城市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

从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到崛起速度最快的城市,我们不禁要问,合肥为什么会崛起?

托底京东方 引进半导体

在经济学界,一直有这样一个判断: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对于合肥来说,每一个重点项目的引进与落地,都意味着重点产业的大规模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良性演变。

2007年,京东方在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冲击下由盈转亏,更岌岌可危的是,6代线的研发开建因资金缺口巨大面临夭折。而当时的合肥,掏出了自己财政收入的80%托底给京东方建设液晶面板6代线,可谓诚意满满。

2009年,京东方6代线开工建设。随后,京东方又在合肥先后建设了第8.5代生产线,第10.5代生产线。从此,合肥开启了显示屏“中国造”的先河。现在,京东方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面板企业,成为液晶面板国产化的领军企业。

目前,京东方在合肥的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为合肥带来了产业链上下游数百家配套企业集群,像彩虹、康宁、三利谱、住友化学、法国液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合肥。

项目与城市彼此成就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不仅只有这些。

引进京东方的模式创造性地打通了产业发展与政府资本支持的关系:除了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还提供资本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在以后,这一模式成为了合肥招商引资的重剑。

依托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合肥不断推动产业纵向横向延伸。2015年,总投资128.1亿元的合肥晶合在新站高新区正式奠基开工。2017年,合肥市政府和兆易共同成立合肥长鑫,投入资金研发生产DRAM芯片。2020年2月,合肥又在与南京、武汉、广州、济南和青岛等众多实力强劲对手的竞争中取胜,正式与芯片巨头高塔签署协议。

目前,合肥汇聚了力晶科技、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在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的同时,合肥也成为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让“中国IC之都”的梦想之光照进了现实,再一次书写了项目助力城市发展的传奇故事。

挽救蔚来 押宝新能源汽车

2019年,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亏损114亿元,股价从早期的10美元附近,跌到了1.5美元。2020年2月销量更是跌入低谷,全月只交付了707台车。危难之时,蔚来找了很多地方政府合作,但新能源汽车这个烧钱产业各地都不敢接。在蔚来资金告急、命悬一线的背景下,合肥伸出了援助之手。

2020年4月29日,蔚来与合肥政府完成了“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的签约仪式,合肥国资向蔚来中国投资了70亿元,蔚来将总部从上海搬迁到了合肥,并且在合肥建立研发生产基地。

有人将合肥投资蔚来汽车称作是一场“豪赌”,不过从现在来看,蔚来汽车显然没有让合肥失望。如今,蔚来的发展势头良好。今年3月2日,蔚来发布了2020年全年财报:全年交付汽车43728辆,同比增长112.63%;总营收162.58亿元,同比增长107.8%。

在引进蔚来之后,去年6月份,合肥市政府又牵头,将江淮、大众70亿元的投资合作敲定,双方在合肥共同成立子公司;随后,合肥又领投了威马汽车的D轮融资以及零跑汽车B轮融资,投资金额不低于2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合肥扎根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已经超过了50个,并且汇集了包括华霆动力、巨一电机等120余家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基本涵盖了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应用以及配套的全套新能源汽车制造相关产业链。

对于合肥来说,汽车项目的引进和落地,不仅让合肥这座国内的二线城市正式走进了国际视野,更让合肥在国产汽车的赛道上有了一席之地,让合肥成为了继上海之后,国内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之一。

“中国最牛风投机构”

引进京东方、押注半导体、引进长鑫、投资蔚来……这些被总结为“改变合肥命运”的机遇,都被合肥紧紧抓住。靠着这几个大项目,合肥实现了“逆风翻盘”,也是因为引进这些大项目,合肥市政府被称为“中国最牛风投机构”。

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羽多次在公开场合感叹:“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 靠着一次次真心实意的投资,合肥创造性地开创了“合肥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全过程把控。

缺人?合肥搭建校企连接平台,中国科大微电子研究院、合工大微电子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各展所长,企业各取所需。缺资金?合肥组建了天使投资基金、合肥市产业投资基金、合肥华登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打造全产业链、覆盖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缺市场?政府牵头打通产业链,让产业上下游企业“面对面”。

如今,在家电领域,合肥已经超越青岛和顺德成为全国“白电之都”。仅以家电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上下游,就为合肥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更不用说京东方、合肥长鑫这样的超级大工厂,每年为合肥吸引来的大量人才。有数据显示,2009年,合肥全市常住人口仅有501万人,GDP总量为2100亿元。到了2019年,合肥市常住人口达到了818.9万人。

除了人才的流入,合肥还通过项目投资,在大赚的同时,将城市建设落到实处。2005年,合肥提出“实施向东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的目标,大搞省际交通、城际交通等交通干线建设;2012年,合肥连接8条高等级铁路的国家铁道枢纽站,成为华东地区的四大交通枢纽之一,并为合宁高速铁路、合武客运线、合蚌高铁、合福客运线的客运枢纽站;2020年,合肥基建投资迎来升级,从大规模地投入老基建向新基建迈进,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在项目与城市的共振中,合肥找到了答案:城市培育了项目,项目塑造了城市,这或许就是今日“合肥为什么会崛起”背后的秘密。

猜你喜欢
京东方合肥市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华星光电与京东方的区别
合肥市朝霞小学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生态合肥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