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美的教育:美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生态重构

2021-06-28 13:01杨树亚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

摘要:美是现代学校发展看不见的核心竞争力。美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生态,更加追求情感上的呼应与共鸣。走向美的教育,要建设美丽的校园,让校园流淌生命感;打造美好的教学,让课堂充满设计感;塑造美妙的学习,让学程充满获得感;构建美善的关系,让社群关系同频共振。

关键词:美学视野;现代学校;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B-0021-05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拥有自己的气质。美好的学校教育,宛若一个鲜活的生命,其美好不只在于其可视的颜值,更在于其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由内而外透露出来的气质。这样的气质,会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无声地熏陶、慢慢地滋养着置身校园内外的生命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1]教育也如此,所谓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美好的学校教育,不能只是追求知识上的精准传递,更应该追求情感上的呼应与共鸣。“古希腊人对人的心理持三分法,即知、情、意,与知相应的是逻辑学,与意相应的是伦理学,那么与情感相应的也应该有一门学科,那就是美学。”[3]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更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于此意义上说,“从美出发,向美而行;以美濡染,美美与共”,应该是美学视野下现代学校教育生态重构理应追求的一种全新境界。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脱胎于一所乡村学校,在区划调整、集团化办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已经一跃成为本区域规模最大的一所公办学校。但是,学校之大,不在于学生人数之多,也不在于校园面积之广。阔大的教育视野,博大的教育情怀,宏大的教育格局,是现代学校的应然追求。几年来,我们以“走向美的教育”为价值追求,以未来学校建设为发展方向,通过美丽的校园、美好的教学、美妙的学习、美善的关系等管理路径的探寻,进行现代学校生态系统的重构。

一、美丽的校园:让视界流淌生命感

古典主义认为:美是形式的和谐。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即所谓“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4]242。校园区别于“公园”之处在于,一棵樹,一块石,一池活水,在教育人的眼中都被赋予了超脱于物体本身的意义。于是,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就有了魂,有了教育的意蕴,校园内可见的物理空间,开始流动着生命的质感。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占地22 000多平方米,有限的空间里容纳了70个教学班、近3000名师生员工。在暂时无法进一步做大物理空间的前提下,做优、做精、做美校园的视觉空间,给校园内的每一个生命个体提供立体多维的美学空间,使其仰望是春,放眼为秋,可以与美相伴,向美而行,就成为管理者的应然选择。

美,不只是教育的目的,更应成为教育的手段。校园,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一学习场域。我们从校名“新城”出发,取其谐音生发出“星辰”,进而给五幢教学楼分别取名日宇楼、月桂楼、星使楼、辰瀚楼、盘古楼。取之于天的建筑命名,让校园建筑有了文化的高度。我们软化校园内的物型环境,引入校园雾森系统,造景保湿,防暑降温;我们在玉兰树上悬挂鸟窝,让校园不时传来鸟鸣虫唱;我们用不同的图案设计校园小道的路面和路两边的植物,蜗牛小道、乌龟小道、蚂蚁小道、松鼠小道,让学生在熟悉的校园里可以遇见大自然。软化了的校园有了自然的呼吸、生活的声色、生命的温度。我们还合理利用校园空间,设置一系列校园小品:立诚石下添置一池活水,诗园石边设计两座凉亭,李白像旁竖起一屏水帘,楼梯转角处设置一组葫芦丝雕塑……一系列文化小品的设计,让校园之美在转角处出现,在不经意间闪现。

在校园视觉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努力摒弃贴一贴、挂一挂的拿来主义,不断地给“贴满补丁”的墙壁“美颜”。我们重新界定教室的价值意义:教室不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重要场域。因此,我们重组室内格局,重新界定区域功能,让学生拥有创意设计的裁定权;我们拓展教室的边界,让教室外的走道成为每个班级文化的窗口;我们开辟互动区域,为学生创设生生互动的场域;我们坚持每学期一主题的班级文化设计与评比,用“一班一世界,一窗一风景”的班级文化丰富校园的视觉空间;我们开展一月一主题的板报评比,让教室的墙饰定期传递班级文化的魅力。

艺术是美的直接载体,具有看不见的影响力。我们尽可能赋予所有功能室以艺术的色彩。改平面的、静止的、金属的、说教的甚至空洞的布置,为七彩的、律动的、互动的、柔软的甚至视听兼备的设计,让艺术之美处处可见可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推进校园内的场馆建设,让学校的课程在场馆中丰厚起来。在学校图书馆门前,我们利用两幢楼之间的空间,搭建敞开式阳光房,划定形态不一的阅读区,并且把馆藏图书移到馆外,让学生随时进行徜徉式的自由阅读。在斑驳的阳光里,在悬挂的扎染、手绘的太阳伞下,学生们在书中寻觅风景,他们也成为校园内一道更美的风景。

二、美好的教学:让课堂拥有设计感

现实中的课堂往往是缺乏美感的,学生如在平地上行走,没有“攀登感”;如在平地上向四面八方行走,没有“目标感”。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兴味索然,难以生长。课堂,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土壤。我们以“让学”为课堂变革的核心理念,以“美好的教学”为价值追求,以“善提问、慧回答、能倾听、敢补答”为关键要素,努力让学生在富有设计感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生长带得走的能力。

“美好的教学”从教育者美好的形象开始。受学生喜欢的老师,需要有趣的灵魂,也需要悦目的形象。我们支持老师化淡妆而非素颜进课堂,以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我们陆续开设一系列教师社团,让老师们在插花、瑜伽、茶艺、舞蹈、健美操、读书沙龙中,提升自己的品味,优雅自己的气质,在灵魂的高尚中树立起教师美的课堂形象。

“美好的教学”需要美的教学设计。近年来,我们通过让学课堂的研究,让“儿童站在课中央”成为现实。在我们的让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前置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前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厘清自己期待探究的重要话题;通过核心话题的设计,让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驻足,探究自己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有设计感的(师生自己设计)、有吸引力的(在作业中遇见惊喜)、有生长力的(有明确的能力训练点)菜单式作业,让学生在可供选择的练习中,各取所需,各自生长。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之中,我们面对的知识不只包含“固有存在”的知识,更有“现场生长”的知识。“固有存在”的知识,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一方面需要在使用中不断使之迭代更新。“现场生长”的知识,不是“解释出来的知识”,而是强调人在现场生产和获得的知识,更具有现场感。在我们的让学课堂中,教师从关注知识的传递,走向关注生长知识的“现场设计”,“现场”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因此,我们追求场景式学习,努力让知识在场域中呈现。在数学学科的让学课堂中,我们通过“数学实验”这一项目的研究,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发现,让学生表达。学生在一系列“让学”的实验现场,把握了核心知识,生长了关键能力。在语文学科的让学课堂中,我们通过“教材心理化”项目研究,努力把静止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场境,让学生在视听的、交互的,甚至进阶的场景化学习、游戏化学习之中,与文本内容同频共振,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生长带得走的能力。我们的让学课堂,努力追求“设计”,在设计感中让学生“喜欢学”;努力追求“打开”,在学科跨界中让学生“学会学”。

当然,让学课堂追求的“美好的教学”不只表现为课堂的设计感,更落实在课堂对学生的影响力之中。在让学课堂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学会提出问题,在“善提问”中生长能力;善于回答问题,在“慧回答”中生长能力;养成倾听习惯,在“能倾听”中生长能力;大胆补充观点,在“敢补答”中生长能力。我们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引导教师在听评课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教者“教”的设计感,更关注学生“学”的生长点,我们期待在此过程中,让让学课堂抵达“美好的教学”之境界。

三、美妙的学习:让学程充满获得感

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4]442。美好的学校教育,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学习”,更是“生活”。在这样的校园生活中,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都被变成了生动的教科书。“学了一点知识,恨了一个学科;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这种竭泽而渔的学习生态应该被扭转。让世界在儿童眼里,让儿童在世界怀里,让学生在美妙的学习生活中塑造有记忆的童年,这是“美妙的学习”应该抵达的境界。

近年来,我们在让学课堂研究的基础上,开启学程研究。我们认为,美好的学习生活不应该只追求学的结果,更应该讲究学的过程,“学程”的生动性比“学成”的达成度更加重要。我们追求交互式学程的设计,让学生不仅学习教科书,更从生活中学习;不仅学习“他知识”,也努力成为别人的“知识”。在人书互动、人机互动、人人互动、人物互动中,学程变得立体多维。我们还追求可视化学程的设计,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倡导全维视野下的多感官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用嘴巴读,用脑袋记,更加强调多感官体验;学生学习的对象不再拘泥于过去与当下已经存在的知识,“可视化”让学生的学程变得生动活泼。

美好的境界常常发生在边界以及边界以外,学科教学不能把学生学习活动割裂成一个个没有关联的碎片。美妙的学习过程应该树立“破壁思维”,让学生在学科的边界处瞭望;甚至跳出学科边界,在跨界中回望。我们让低年级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合作,组建“语文+美术团队”。美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画语文书中的人物、故事、风景;语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给自己或者伙伴的美术作品写配文、解说词。我们让数学老师与科学老师合作,组建“数学+科学团队”,让“数学小实验”项目研究在跨学科的课堂中迭代生长。跨学科的学程设计,让学习的内容重组,让学习的方式变革,让学习的效能提升,学习开始变得美妙。

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域。在设计学生学程的过程中,我们努力丰富学生的学习场域,让学生在多场域中学习,以充实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我们努力落实劳动教育,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开辟学生劳动实践长廊,划定班级区域,明确场域职责,让学生动手栽种,定期养护,在场域劳动中锻炼、发展。我们坚持开展“小脚丫丈量大蓝鲸”红领巾研学旅行,选定中山陵、地质博物馆、绿博园、生態园等南京市内12处历史的、生态的、人文的基地,作为学生的研学场所。学生在亲近自然中触摸南京文脉,感受自然气息,体验生态系统。我们还用心设计特色项目,让学生在少年警校、星辰合唱团、葫芦丝社、足球俱乐部、非遗美术社等项目式组织中,体验不一样的学习历程,感受非一般的学习经验。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小学六年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有限的童年时光浸染怎样的色彩,留下怎样的记忆,是美学思维支持下的学校管理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以“八礼四仪”教育为载体,整体设计六年小学生活中的三大关键仪式——一年级入学礼、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让每一个新城娃在小学生活中都有重大仪式的体验。我们集中精力办好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重大活动——音乐节、体育节、读书会、足球联赛……,努力用富有仪式感的、参与后难以忘怀的重大活动,调节学生学习的节奏,增添校园生活的色彩。

丰富学习的路径,活化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美妙的学习过程中,汲取适合自己的养分,是美学视野下校园学习系统重构的重要追求。

四、美善的关系:让社群产生共振感

启蒙主义认为:美是关系。学校不应该是封闭的孤岛,美善的社群关系,是美好教育的基础。构建学生“良好朋友圈”,搭建“关系友好型”学校教育新秩序,是现代学校的重要使命。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社会”,让学生自由徜徉于校园内外、社群之间,是美好教育需要抵达的境界。

美学视野下的现代学校“走向美的教育”,不仅需要重构校园之内的管理体系,更需要放大学校教育的外延,重构学校教育发展的生态系统。我们以“美善的关系”为目标,寻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同频共振。

我们构建积极健康的家校关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元,家长群体应该成为学校发展重要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我们坚持“把门打开,让风进来”的管理思想,让家长和學校一起站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战胜困难。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往往会天天向上。我们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家长学校”活动,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做终身学习者,在不断的学习中认同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每学期坚持开展两次“家长课堂”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孩子所在班级,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职业的故事、阅读的故事,让孩子们在爸爸、妈妈们的讲述中,走进彼此的学习生活世界。

我们不断优化家长志愿者活动的管理。我们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门口执勤、学生评优、队干部改选,以及活动化妆、彩排摄影、场地布置等志愿服务。为了规范家长志愿者活动,我们精心设计了家长访问卡、家长志愿者挂牌、家长志愿者证书、家长志愿者积分卡、优秀家长证书等,增强活动的规范性,强化活动的仪式感,让家长以“教育合伙人”的身份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

我们更加关注社区资源的精准嵌入。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融入社会。美学视野下的现代学校“走向美的教育”,一方面通过校园社区化,让校园拥有社会的模样;一方面通过学习全景化,让学生在社会的场境中学习。在这样的校园里,教室的窗户被打开,学校的大门被打开,社会走进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融入了社会的怀抱,学生、学校、社会构建起友好和谐的关系。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场馆,让学生及时触摸社会的模样;我们欢迎社会资源进校园,积极引进民乐、机器人、体育、麦淘实验等项目的社会办学力量,构建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互补的校园学习新秩序,让缤纷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咖啡伴侣”。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不忍踩踏那一朵花”所绽放的美,比考卷上的100分更具吸引力。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努力构建美善的社群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围墙以外的教育资源,把社群变为学校的有机延展,让校园以外的空间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另一片沃土。

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这样定义教育:“好的教育应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让孩子们以健全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幸福,造福国家社会。”[5]美学视野下的现代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重构,亟须跳出升学率和唯分数的藩篱,从美学和审美的视角出发,重构校园的环境、文化、课程、课堂以及社会关系,塑造儿童有记忆的童年,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莫言领奖行“经典语录”多:文学最大用处就是没用[EB/OL].(2012-12-12)[2021-3-01].https://www.china news.com/cul/2012/12-12/4400566.shtml.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

[3]黄凯锋.审美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

[4]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5]焦以璇.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N].中国教育报,2021-03-08(5).

责任编辑:杨孝如

收稿日期:2021-03-10

作者简介:杨树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江苏南京,210019)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
用良性评价激活精神生命
以文化人 品格提升
浅析自由意志对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
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教育生态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机理研究
教育生态视角下的农业职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