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的自由观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

2021-06-28 19:45周瑶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李白传统文化

周瑶

[摘  要:李白诗词中自由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醉意诗学、遵从本心和游历山水的人生经历当中,细读李白的诗词,可以从中挖掘出其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观培育有着很好的导向和借鉴意义。将李白等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古诗词的传播载体作用和精神载体作用,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学素养,创新教学方式以及长期反复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当下我们可以一试的办法。

关键词:自由观;传统文化;李白]

一、李白的具体情况介绍

(一)人物简介

李白是在唐朝发展巅峰时期下出现的伟大诗人,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以及自成一派的风格营造了其狂放不羁的形象。从李白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繁荣盛世的背景下,作者对世俗的批判,对传统政治的不屑与反抗。李白在夹缝中,追求着自由,其诗歌中所表达的自由思想是其思想核心,也是李白留给世人的形象,即“自由诗仙”的形象。从现在来看,李白的诗歌除了其精炼的文笔,逼真的意境之外,还有其对理想、对自由的追求。

(二)代表作品

李白的诗歌留存到现在的有千百余篇,题材各式各样,但大多数都以狂放风格为代表。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子夜吴歌》,等,这些名篇都被后人所广为流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从诗词看李白自由思想的起源

1.李白对传统束缚的突破,创新其诗歌的表现形式,为其自由思想提供了有力的载体。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大都固执、拘泥于传统,但李白在进行创作时,却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意愿来进行,他热衷于自我表现,打破了传统的风格,这种独树一帜的表现形式使他的作品有一种脱俗的风格。但同时,也正是因为李白对于诗歌表现形式的创新,才将其诗文中的自由思想给凸显出来,成为其标签,并且也让诗歌成为了传播李白自由思想的有力载体,是表达他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主要阵地。

2.李白在仕途上的不顺遂与其对于自身理想抱负的实现有着极大的反差,这两者间的差距加大了李白求而不得的心态。诗人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加剧了其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

在其早期诗歌中,李白还没有将其自由思想表露出来,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权贵腐败的不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当其认识到统一皇权下,官僚的腐败,现实的冰冷时,其自由精神才逐渐显露。他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都想在繁荣富强的盛唐巅峰时期一展才华,渴望仕途发展,这是李白对于理想和功名的诉求。但由于其特立独行的性格和孤傲的作风使得他在现实生活中不尽人意。这种对一展宏图的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逐渐向往自由,渴望和平生活。如《子夜吴歌》其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二、李白诗歌中蕴涵的自由价值观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形容李白的一生为“旅途人生”。他认为,“由于李白从小出生不明,这让他始终有一种脱离一般人的孤傲和疏离,而人民给予他“谪仙人”这样的称号更是加重了他对于自我的认知,从而致使其言语上的大胆和狂放,奠定了他的生活状态和诗文基调”。

(一)寄托于诗酒之中的自由

李白嗜酒,他大多数流传于世的诗文中,都是在酒精的作用下完成的。他称自己为酒中仙,酒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他追逐自由的行为表现。在李白的醉意诗学当中,自由酣畅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写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在李白的诗文中,很多时候都是他对于自己情感的一种宣泄和放飞自我。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李白将情绪释放寄托于诗酒当中,在无限的想象中写出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诗句。正是这种开放的、大胆的的想像,不受到任何的拘束,他才能将自己内心的苦闷表达出来。但是李白在抒发愁苦情绪的诗歌中,由于借用了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的表达形式,却不会让读者觉得沮丧,反正觉得荡气回肠和酣畅淋漓。

(二)遵從本心,超脱世俗的自由

李白是浪漫的,他的大多数诗词都是以抒情为主。从他的作品来看,他所抒发的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尊崇本心,勇于做自我的精神其实也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在李白所处的那个时代下,虽然朝代繁华,但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官僚作风十分浓厚。而性格孤傲的李白注定是与这种环境格格不入的,盛世的繁华与仕途的不如意,这种巨大的落差使李白更加向往自由、平和,他渴望生活在一个自然宁静的社会,而不是充满诬告陷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正是李白发泄自己对权贵的不满,表现出其对自己本心不随世俗同流合污的真实写照。

唐朝不仅经济一度繁荣,那个时代更是诗歌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名的文人墨客。但是,李白能够在众多优秀诗人里面出众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出色的文采。在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根深地固,但李白作为当时代的人,却敢于藐视王权,挑战权贵,批判政治腐败。李白的这种不顾及世俗,不愿随波逐流的自由意识是他与其他诗人最显著的区别。从“不屈己、不干人”,如“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到后面的“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世俗黄权专制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

(三)游历山水中的自由

李白虽然出生于繁荣的古代盛世——唐朝,但他的一生却是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的,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的。根据考证,李白25岁就离开了四川,而后开始了漫长的游历生活,一路游山玩水酣畅淋漓,但也经历了各种磨难;42岁时,到天子脚下供奉翰林,由于文采出众,他的诗词曲赋一时声名大噪,但是无奈性格桀骜,不懂曲意逢迎,在那个封建专制的朝代,遭受到了嫉妒和打压,在朝供奉不久,李白就被排挤出京。在理想被打碎仕途抱负落空之后,李白之后的生活更是颠沛流离,生活困苦。

回顾李白一生的境遇,不得不用曲折二字来形容。在他的一生中,游历山水的时间是最多的,山水陪伴他疏解心中的不如意,从“一生好入名山游”,从这句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李白与山水对话,将自己内心的秘密与山水述说,将自由与理想寄托于山水之中。因而,在仕途受到挫折时,他将精神寄托于山水之中,以渴望达到自由的宁静。除此之外,李白将古诗词作为自己的精神传达载体,在其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采用了夸张的想像手法,描绘了一幅神秘的仙境,在里面作者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毫不掩饰的显露出来。

三、如何将李白的自由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

(一)将李白的诗词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自由价值观,我们应当重视李白诗词的载体作用。将诸如李白诗词中的自由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当中,同时也要加入创新性教学实践活动,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利于学生理解。将李白的这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则可以在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不自觉的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式,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并且,通过组织去李白的住址、游历过的地方调研考察等实地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并以其中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这大大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李白诗词中蕴含的自由价值观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既促进了学生对于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才使学生可以真正的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二)增强高校教师对李白自由思想的深入了解

教育的效果主要是由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效果决定的,发挥李白诗词载体的作用,主要是从教育课题,即大学生的角度出发的。那么,从教育主体,即教师角度出发,就应该加强教师对李白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深入理解。因为老师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教师的眼界格局,文化素养行为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的方方面面。在课前课后,更多的鼓励教师閱读和体会李白诗歌中的自由思想,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有助于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将传统文化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来强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三)利用新兴媒介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传播媒介与雨后春笋一样涌现,传播媒介的变革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交流互动通道,同时这也给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供了更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高校应当加强对于新媒体的应用,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利用网络时代下的多种平台来推广宣传李白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增强曝光度,并且可以利用微博、短视频、推文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一种更加新颖、更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趣味性和生动性,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方式的创新,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实践内容和形式。这样,就可以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化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并且同时也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力。

(四)进行长期、反复多种形式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一种精简、凝练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当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它根植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内涵价值,对我国国家稳定、社会安全、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不可能培育一次就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需要重复、反复的进行教学活动。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民内心深处,并让每一位公民都积极主动的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行动当中,需要不断地在其生活的范围内进行长期的、不懈的教育。而为理论避免单一和枯燥,我们应当创新形式,开发不同的教育形式,以此来提升教育效果,更好的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扬州诗局刻本),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9.

[2](日)松浦友久.“谪仙人”之称谓及其意义[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0(1).

[3]王琦.李太白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林海东.李白诗选[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63

猜你喜欢
李白传统文化
唐?李白 《客中行》(草书)
诗仙李白的归宿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