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与开放式网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2021-06-29 06:35胡鹏飞
医药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耻骨补片疝囊

胡鹏飞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病区 江苏 宿迁 223800)

腹腔脏器经腹股沟区缺损部位凸向体表称为腹股沟疝,发生包块,主要使用手术治疗,在术后极易复发[1]。对腹股沟疝采取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具有较多并发症。在1993年TAPP手术应用而来,技术逐渐成熟。本文以6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比较2种方法治疗情况,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20年3月,抽取我院6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各30例。患者均为男性。实验组: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9.56±2.46)岁;参照组: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9.67±2.52)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内容(伦理审批号【2009】007号)。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开放式网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体位为仰卧位,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 cm部位至耻骨结节部位作为切口,切口长5 cm,对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予以切开,使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 cm部位至耻骨结节完全暴露,对其进行保护,有效分离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将疝囊予以高位游离。对于小疝囊患者,其内翻疝囊送至腹腔中;针对大疝囊患者,切开疝囊,在远处旷置,缝扎近端,将其内翻置入腹腔中。使网塞椎体尖端向下,以疝环口置入,对疝环口、缝合固定网塞口边缘周围腹横筋膜,使精索游离,平铺补片,在精索下方防止,使其补片边缘和同侧耻骨结节、联合肌腱间断缝合固定、腹股沟韧带固定,使皮下脂肪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关闭,缝合皮肤切口。

实验组采取TAPP治疗。对患者行全麻,让其平躺在手术台上,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在脐部上缘行一切口,将Trocar及腔镜置入,使用腔镜对脐下2 cm与两侧腹直肌外侧缘交汇部位进行观察,切口长0.5 cm,分别置入5 mm Trocar。如对侧隐匿性疝发生,在腹直肌外侧缘平脐水平进行戳孔。利用电凝钩切开疝环口上缘1~2 cm部位腹膜,紧贴腹膜游离腹膜外间隙,主要范围为:内侧与耻骨联合、外侧值髂前上棘,上面直至将腹膜切开2 cm,下面至耻骨梳韧带下3 cm,使生殖血管和输精管游离6~8 cm,使疝囊充分游离,送至腹腔中,如出现粘连重分离,其难度较大,与疝环相距2 cm的横断疝囊,对远端疝囊实施止血后旷置。剪切成15 cm×10 cm大小的补片,使光源退出,经观察孔观察补片在腹腔中状态,重新进镜,在游离腹膜外间隙内将补片铺平,补片下缘在耻骨梳韧带2 cm左右,使用腔镜型康派特医用胶将补片与腹直肌、肌腱黏合、耻骨梳韧带固定。使用3/0可吸收线对腹膜进行缝合关闭。将戳卡退出,缝合观察孔,使用剩余的医用胶黏合操作孔。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判定相关内容: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无相关并发症,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出现并发症,如腹股沟区皮下少量积液、阴囊内少量积液、神经性疼痛等,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严重者加重,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显效率为90.00%,参照组治疗显效率为83.33%,两组显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

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疼痛评分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s)

/mL 住院时间/d术后疼痛评分/分实验组 30 0.86±0.21 5.05±0.54 2.56±0.23 1.62±0.58参照组 30 1.80±0.28 11.45±1.12 4.23±0.87 4.36±1.03 t 5.7902 24.6232 10.1645 12.695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d术中出血量

3.讨论

现今腹腔镜手术应用率较高,在腹部外科治疗中应用较广。手术修补方式主要包含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中实施TAPP治疗,此种手术方法主要具有无张力、后入路特点。此种手术方式需要实施全麻和使用腹腔镜器械[2-3]。

运用开放式网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时,因解剖结构变异、粘连等特异性因素,术后极易出现术区顽固性疼痛、血肿等[4]。TAPP手术需使用医用胶黏合固定补片,提升固定补片技术,可减少神经损伤,减少术后疼痛情况[5]。TAPP方法具有手术视野大、操作空间大、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较少、操作简单的优点。

开放式网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实施,因解剖关系十分复杂,不够清晰,增加手术难度。现今腹腔镜技术逐渐发展,应用较广。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可充分了解解剖生理结构,对腹股沟管予以直接观察,不需要将腹股沟管进行解剖,并通过微创钻孔实施手术,使患者痛苦减轻[6]。利用TAP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将大小适宜的补片放在腹膜前间隙,保证全面覆盖耻骨肌孔,对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同时将薄弱区域进行覆盖,可有效预防新发的腹股沟疝[7]。临床实践证实,TAPP手术可更好的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疝,避免出现遗漏情况,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对术前彩超未能确诊的隐匿性疝却无法处理。

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显效率为90.00%(27/30)参照组治疗显效率为83.33%(25/30),参照组显效率稍低于实验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参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疼痛评分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利用TAPP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疾病,效果与开放式网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无显著差异,但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疼痛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耻骨补片疝囊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孕晚期耻骨痛,从容应对
经会阴超声对孕妇耻骨联合分离症的诊断价值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100例晚期妊娠妇女正常耻骨间距超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