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1-06-29 06:35孟娜燕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依从性医疗

孟娜燕,冯 梅(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对于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大。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致病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部分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化学物质与粉尘的大量吸入以及吸烟等均可导致该病发病率的提升[1]。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的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继而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憋闷、呼吸困难以及气短等症状,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极为不利。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群的体质相对较为薄弱,因此,该病往往会对其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合理维系[2]。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为了进一步促进老年慢阻肺患者健康的恢复,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护理模式的合理探索,从而有效推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行,以便为患者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3]。本文针对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61~79岁,平均(67.58±1.52)岁;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2~77岁,平均(66.81±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如下: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做好药物使用方法指导、落实入院注意事项宣讲以及做好良好病房环境的营造。

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做好医疗健康知识宣讲: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相关医疗知识的充分宣讲,从而帮助患者实现对于慢阻肺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全面理解与认识,以便帮助患者实现医疗知识掌握水平与自我护理效能的提升,从而为患者护理依从性与预后生活质量的合理改善奠定基础。(2)做好氧疗呼吸方法与咳嗽方法的指导:医护人员应训练患者掌握正确呼吸与咳嗽的方法,从而有效实现患者呼吸质量的提升,降低对于气道的负担。在此过程中,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氧疗过程中吸氧方法的宣讲与说明,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实现氧疗的顺利开展。(3)制定饮食方案:在饮食问题上,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情况积极做好饮食方案的制定,从而确保患者身体营养的供应。与此同时,应避免患者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从而实现患者预后身体健康的合理恢复。(4)做好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在护理期间有效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不良心理状态的合理疏导,以便促进患者康复信心的建立与完善。(5)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有效实现对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与完善,以便帮助患者保障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从而为患者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奠定基础。

1.3 观察标准

本次研究将研究对象医疗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依从性、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医疗知识掌握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采用问卷进行调查,二者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情况越好;护理依从性依据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态度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与FEV1/FVC;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调查,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每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好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量表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研究对象医疗知识水平掌握与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在医疗知识掌握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经过护理,两组患者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疗知识掌握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s,分)

表1 两组医疗知识掌握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医疗知识掌握 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0 50.89±3.5287.31±2.6551.85±3.4190.85±3.14对照组 40 51.11±3.4678.53±2.2552.52±3.5681.96±3.62 t 0.282 15.974 0.860 11.733 P>0.05 <0.05 >0.05 <0.05

2.2 研究对象护理依从性对比

在护理依从性方面,研究组(95.00%)高于对照组(67.5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例)

2.3 研究对象肺功能指标对比

在肺功能方面,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FEV1/L FEV1/FVC/%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0 1.91±0.37 2.89±0.3167.89±3.7585.95±2.55对照组 40 1.94±0.35 2.33±0.3466.58±3.8177.85±2.37 t 0.373 7.698 1.550 14.715 P>0.05 <0.05 >0.05 <0.05

2.4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对比

在生活质量方面,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0 61.52±4.21 90.01±3.77对照组 40 63.11±4.52 79.89±3.85 t 1.628 11.878 P>0.05 <0.05

2.5 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后研究组(92.5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作为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之一,慢阻肺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大。在临床过程中,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气流受限的问题,对于患者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医疗人员表示,该病具有病程迁延与易反复等特征,从而导致患者心理负担相对较大[4]。在临床过程中,我国主要采用吸氧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总的来看,相关治疗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然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医疗知识掌握水平相对偏低,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难以合理实现自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且其对于遵医嘱用药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从而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改善造成了不良影响[5]。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表示,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与优化,医护工作者应合理做好对于护理工作方法的调整,有效推动患者护理工作要点的及时改良,从而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实践表明,通过优质护理干预的开展,医护人员可以有效实现对于上述护理目标的实现,对于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优化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6]。

本次研究表明,基于优质护理干预下,患者的医疗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依从性、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较常规护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由此证明,优质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具有积极价值。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过程中,为了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医护人员应做好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依从性医疗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