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整体式护理在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6-29 06:35周圆圆
医药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组间手术室肝癌

周圆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手术室 湖北 武汉 430000)

肝癌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且非常严重的一种恶性肿瘤类疾病,其发病率水平在所有肿瘤病变当中高居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肺癌。随着近些年来临床影像学及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肝癌患者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升,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1-3]。本文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期间接受手术室整体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根据手术期间手术室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手术室整体式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6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6.8±6.5)岁;肝癌病史1~13个月,平均(4.1±0.6)个月;观察组中男性34例,女性9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6.6±6.2)岁;肝癌病史1~17个月,平均(4.5±0.7)个月。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整体式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首先需要采用温柔、和蔼的语言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进护患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使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消除。将术中相关操作步骤及既往手术治疗成功的实际案例向患者进行介绍,帮助其充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对于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需要给予人性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2)手术室内温度调节:患者入室之后需要根据其自述的实际感受,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输注液体需要保持在37℃左右。如果需要输注血液,在手术操作开始前30 min,将其置入到恒温箱当中,在经过加温处理之后再输注,或实施暖风机保暖。(3)液体外渗的护理干预:选择理想静脉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常,在穿刺操作成功之后,以胶布对针头实施固定处理,并采用小夹板进行适当的固定约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对液体输注速度及部位进行观察,有液体外渗情况发生的时候,需要第一时间停止操作,并在更换位置的时候,重新建立静脉通道。以酒精擦拭或硫酸镁湿敷的方式对渗液部位进行处理,使局部疼痛感减轻,从而避免肿胀现象的发展。(4)压疮护理。手术操作期间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肢体的感觉能力较弱,如果体位不当,对局部组织造成压迫而导致出现压疮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操作期间需要保证床单无菌,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注意对约束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结合人体力学摆放体位,使压力尽可能减轻甚至消除。定时对受压位置的皮肤情况进行观察,通常情况下建议每隔30~60 min进行1次检查,可对受压的位置适当按摩,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操作时间和操作期间出血量;(2)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消失、下床活动、住院总时间;(3)术后感染发生率;(4)对护理服务满意度;(5)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

1.4 评价标准

满意度:以我院自拟问卷,采用不记名打分形式,在出院当天,调查护理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0分。<60分不满意,≥60分且<80分基本满意,≥80分满意[4]。

疼痛:采用VAS法评价疼痛程度,10分为最高分,分数低说明疼痛程度轻[5]。

1.5 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和t检验,分别以[n(%)]和(± s)表示。

2.结果

2.1 手术操作出血量和时间

观察组手术操作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低,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操作出血量和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操作出血量和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数 操作时间/min 出血量/mL观察组 43 59.76±12.05 31.68±4.52对照组 43 72.38±14.92 69.72±5.13 t 27.413 32.160 P<0.05 <0.05

2.2 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消失、下床活动、住院总时间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消失、下床活动、住院总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消失、下床活动、住院总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消失、下床活动、住院总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数 麻醉苏醒/min 下床活动/d 疼痛消失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3 51.06±4.851.83±0.28 3.13±0.68 6.35±2.52对照组 43 70.83±6.293.79±0.84 7.54±1.62 9.06±1.75 t 21.086 3.664 5.983 4.736 P<0.05 <0.05 <0.05 <0.05

2.3 术后感染发生率

两组术后感染事件分别发生1例和6例,且观察组较少,发生率分别为2.3%和14.0%,组间数据比较(P<0.05)。

2.4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比较(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2.5 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

观察组术后3 d VAS评分低于术后当天,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当天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当天 术后3 d t P观察组 43 7.10±0.43 1.56±0.25 7.814 <0.05对照组 43 7.35±0.61 4.83±0.27 3.976 <0.05 t 1.037 4.221 P>0.05 <0.05

3.讨论

肝癌的临床病死率水平较高,对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6]。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病情被确诊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需要尽快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7-8]。相关领域的报道指出,如果在中晚期肝癌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能够实施全面有效护理,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以电灼伤、液体外渗、低体温等最为常见,使病情的好转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9-10]。本次研究中,接受手术室整体式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3.0%,高于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6.7%,且观察组术后仅有1例感染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操作期间出血量、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消失、下床活动、住院总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等观察指标数据表现也均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充分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期间接受手术室整体式护理干预的优势性和必要性,今后可以将该模式作为肝癌患者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模式应用,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使其转归更为理想。总之,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期间接受手术室整体式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感染事件的发生,控制操作期间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消失、下床活动、住院总时间,大幅度减轻疼痛,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

猜你喜欢
组间手术室肝癌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