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兔毫建盏的制作工艺

2021-06-29 08:07叶礼旺
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坯体草木灰釉面

叶礼旺

(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叶礼旺陶瓷工作室 福建 南平 354200)

1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瓷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红兔毫建盏的制作工艺。

2 背景技术

在斗茶盛行的宋代建盏能够独受青睐,其魅力主要在于建盏黑釉表面的斑纹多种多样、绮丽多彩这一奇特的艺术效果上。如果没有釉面斑纹,则只是普通的黑釉盏,即使坯质再好,建窑也不会有太大的特色;如果各种建盏釉面斑纹千篇一律或优劣差别不大,那建窑就不会有什么名扬天下的奇珍神品了[1]。

建盏工艺特殊,其工艺特点是施厚釉、正烧(口沿朝上烧),在高温烧制时,釉水会向下流动,流动程度难以控制,流釉不规则,很容易造成流釉粘底,从而报废,建盏至少有一半的报废品是由于釉料粘底而报废。

3 本制作工艺

本文的于提供红兔毫建盏的制作工艺,该建盏毫丝密集为红色,新颖优美,不流釉粘底,成品率较高[2]。

红兔毫建盏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主体釉浆、釉泪釉浆,其中,

所述坯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7~8重量份的红土和3~4重量份的黄土混合,粉碎、淘洗,过80~90目筛,压滤、陈腐、炼泥,得到坯体原料;将所述坯体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晾干,得到坯体;

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6重量份的釉石、0.8~1重量份的主釉草木灰及7~8重量份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过90~100目筛,得到主体釉浆;

所述主釉草木灰为松木灰与竹灰按10∶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釉泪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6重量份的釉石、0.8~1重量份的釉泪草木灰及7~8重量份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过90~100目筛,得到釉泪釉浆;

(2)施釉:先施主体釉浆,所述主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6 s~8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主体釉浆里浸泡6 s~8 s,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

再施釉泪釉浆,采用毛笔将釉泪釉浆间隔点画在坯体外部主体釉浆的下边沿处成为釉泪,晾干;

(3)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4.5 h~5 h,从常温匀速升温到900 ℃~950 ℃;窑炉温度再经3.5 h~4 h,从900 ℃~950 ℃匀速升温到1 25 0 ℃~1 280 ℃;

第二阶段:设定窑炉温度再经过3 h~3.5 h,从1 250 ℃~1 280 ℃匀速升温到1 300 ℃,这期间,在窑炉温度达到1 300 ℃、1 302 ℃、1 304 ℃、1 306 ℃时分别投油柴,每次油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150 g;

第三阶段:窑炉断电停止加热,窑炉温度下降至800 ℃~850 ℃时,窑炉通电,经过2.3 h~2.5 h,升温至1 050 ℃~1 080 ℃,窑炉断电停止加热;

第四阶段:自然降温,冷却出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本工艺制得的建盏釉面毫丝斑纹为红色,清晰密布,釉面底色为红里透黑,釉面温润细腻,富有韵味。同时建盏外底部不流釉粘底,形成多滴釉泪,釉泪肥厚,美感强。

2.本工艺配方、烧成气氛和温度曲线等工艺流程明晰,易于掌控,稳定性好,成品率较高。

红兔毫建盏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主体釉浆、釉泪釉浆,其中,

所述坯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7重量份的红土和3重量份的黄土混合,粉碎、淘洗,过80目筛,压滤、陈腐、炼泥,得到坯体原料;将所述坯体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晾干,得到坯体;

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重量份的釉石、1重量份的主釉草木灰及7重量份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过100目筛,得到主体釉浆;

所述主釉草木灰为松木灰与竹灰按10∶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釉泪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重量份的釉石、1重量份的釉泪草木灰及7重量份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中研磨,过100目筛,得到釉泪釉浆;

所述釉泪草木灰为松木灰;

所述红土和黄土均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所述釉石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2)施釉:先施主体釉浆,所述主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6 s~8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主体釉浆里浸泡6 s~8 s,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

再施釉泪釉浆,采用毛笔将釉泪釉浆间隔点画在坯体外部主体釉浆的下边沿处成为釉泪,晾干;所述釉泪的数量为5~7个。

所述主体釉浆施釉厚度为0.6 mm~0.8 mm,所述釉泪釉浆的施釉厚度为主体釉浆施釉厚度的1.2~1.3倍。

(3)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4.5 h,从常温匀速升温到950 ℃;窑炉温度再经3.5 h,从950 ℃匀速升温到1 280 ℃;

第二阶段:设定窑炉温度再经过3 h,从1 280 ℃匀速升温到1 310 ℃,这期间,在窑炉温度达到1 300 ℃、1 302 ℃、1 304 ℃、1 306 ℃时分别投油柴,每次油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150 g;

第三阶段:窑炉断电停止加热,窑炉温度下降至800 ℃时,窑炉通电,经过2.5 h,升温至1 080 ℃,窑炉断电停止加热;

第四阶段:自然降温,冷却出窑。

参考图1,本实施例得到的建盏,釉面毫丝斑纹为红色,清晰密布,釉面底色为红里透黑,釉面温润细腻,富有韵味。同时建盏外底部不流釉粘底,形成多滴釉泪,釉泪肥厚,美感强。

图1 建盏作品“红兔毫”

4 结语

建盏作为黑釉瓷器的典型代表,目前所报道的制备建盏的方法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本工艺制得的建盏釉面毫丝斑纹为红色,清晰密布,釉面底色为红里透黑。同时建盏外底部形成多滴釉泪,釉泪肥厚,十分优美。

猜你喜欢
坯体草木灰釉面
一种超疏水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稀土尾矿在无光釉中的应用研究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草木灰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草木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