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将军 为国为民
——记泰山冯玉祥墓

2021-06-30 02:36赵夫召
人文天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冯玉祥泰山将军

■ 赵夫召

“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冯玉祥《我》

冯玉祥将军是民国时期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国军阀、著名民主人士,有“爱国将军”“布衣将军”之称。冯玉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赤心报国的一生。在“隐居”泰山期间,他心系国运,兴教办学,造福百姓。为了永久纪念冯玉祥将军,中共中央决定在泰山修建冯玉祥墓,安葬骨灰。1988年1月13日,冯玉祥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20年公布的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中,冯玉祥墓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其中。

一、冯玉祥将军生平

冯玉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1882年11月6日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省沧州市)。

冯玉祥少时家贫,1896年投淮军当兵,1902年改投武卫右军,历任哨长、队官、管带等职。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发动滦州起义,失败后被革职,递解保定。1914年7月,冯玉祥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率部在河南、陕西一带参加镇压白朗起义军。1927年4月,冯玉祥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推动下,冯玉祥与方振武、吉鸿昌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推举为总司令,指挥所部将日军驱逐出察哈尔省;同年8月,在蒋介石派重兵威逼下辞职,“隐居”泰山。1935年4月,冯玉祥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同年12月,以蒋介石答应抗日为条件,在南京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6年后,冯玉祥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受蒋介石排挤离职,仍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

抗战胜利后,为形势所迫,冯玉祥于1946年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同时被强令退役。1947年起,冯玉祥在美公开抨击蒋介石的内战政策,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爱国活动。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玉祥当选为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随即发起组织民革驻美总分会筹备会。1948年7月,冯玉祥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在苏联驻美大使潘友新的帮助下,乘“胜利”轮自美国回国,途经黑海,在向敖德萨港(今属乌克兰)行进途中轮船失火,冯玉祥与女儿冯晓达一起遇难,享年66岁。

二、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

(一)两次“隐居”泰山

冯玉祥曾两次“隐居”泰山:一次是1932年3月至10月,“隐居”半年多;另一次是1933年8月至1935年11月,长达两年零三个月。

1.第一次“隐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向全国各界呼吁“抗战则生,不抗战则死”,并致电南京政府,力主不能依赖国联,应由政府率领全国抗战。同年12月,冯玉祥赴南京参加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更是积极奔走呼吁抗战,却屡屡受挫。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冯玉祥极力主战,但南京国民政府却与日军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忧愤满腔的冯玉祥断然拒绝就任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并于当年3月应韩复榘(1930年9月至1938年1月任山东省主席)之邀赴泰山“隐居”。但是,山东省形势日益严峻,爆发内战的危险与日俱增。蒋介石支持盘踞胶东的刘珍年公开对抗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冯玉祥又不得不应宋哲元之邀,于1932年10月离开泰山,前往当时的抗日前线张家口。

2.第二次“隐居”

1933年5月,冯玉祥与旧部方振武、吉鸿昌等人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一举收复多伦等4县,但最终于同年8月宣告失败,不得已再次应韩复榘之邀到泰山“隐居”。

1935年10月19日,蒋介石从南京发来密电邀请冯玉祥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接到密电后,冯玉祥在日记里写道:“我以国事危险如此,不论如何,我应走一趟,把我要说的话完全说了,至于我个人之危险与否,应不问也。”几天后,冯玉祥即赶赴南京,并出席了11月2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会后,冯玉祥又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2月当选中常委。至此,冯玉祥彻底结束了其在泰山的“隐居”生活。

(二)“隐居”泰山期间的功绩

面对波诡云谲的政治形势,冯玉祥韬光养晦,勤奋读书,寻求救国的真谛和机会。“隐居”泰山期间,他组织和团结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努力探求抗日救国之路;他坚持兴办教育,倡导科学,努力实践为民谋福利的一贯主张;他勤俭朴素,关心百姓,乐善好施,筑桥赈灾。两次泰山“隐居”,冯玉祥与泰山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

1.数次营救爱国人士

1932年5月28日,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的山东著名教育家、革命老人范明枢被冯玉祥营救出狱。与此同时,范明枢还向冯玉祥说明了另外七位狱友的情况,他们分别是共产党人徐西哲、徐步云、袁春霆、袁复荣、颜子安、陈元中、李秋岩。为图救人,冯玉祥致信韩复榘“爱国无罪,刀下留人”,最终使七人得以“取保释放”。1935年,冯玉祥成功营救打入“武汉行营”的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情报员刘思慕,在其巧妙安排下,刘思慕秘密藏于泰山三阳观近一个月,多次躲过国民党特务的搜查,帮助他从泰山后山潜入济南,并安全抵达烟台。

2.修建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祠和纪念碑

1933年9月,冯玉祥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死难的烈士,修建了泰山烈士祠,自己出资、督工建造并主持落成典礼,使烈士英灵与泰岱永垂不朽。该地原属普照寺资产,冯玉祥情愿捐助普照寺大洋330元,作为寺中长年岁修之资,普照寺也愿将该地1大亩5分6厘作为祠堂永远之基地,并立了字据,字据碑现镶嵌在东配房西墙上。烈士祠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南北长76米,东西宽42米,总面积3200平方米,由大门、享堂、祠殿、东西配房,以及前、中、后三院组成东西配殿等建筑构成,分前、中、后三进院落;院中古柏森森,腊梅丛丛,巨大的山石存留在原处,显得古拙肃穆。烈士祠院内现有冯玉祥诗画碑、周恩来贺冯玉祥先生六十寿辰碑、于右任题词刻石、邱山宁颂泰山诗刻石、吉鸿昌“国魂”碑刻等众多历史名人题刻。

1936年3月19日,在冯玉祥的提议下,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在泰山修建“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事宜,同年,纪念碑在泰山脚下落成,寄托了冯玉祥将军对滦州起义牺牲战友的追思。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全部用泰山石建成,底座方形,高1.1米,边长11米;碑座方形,分三层,层层抹角,碑体四角用长条石镶嵌,上置冰盘式出檐;碑首顶部也有一冰盘式碑帽。

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3.兴教办学,建桥凿泉

冯玉祥将军在泰山时,经常走访附近山村,看到山民生活贫困、文化落后、文盲众多,认为要想改变泰山人民的贫困状况,首先要为他们兴办教育。为使山区的青少年有机会读书,学习抗日道理和文化科学知识,冯玉祥委托夫人李德全主办,副营长孙继颜协助,于1933年冬在普照寺西南隅创办了第一处学校。教室是三间草房,定名为“贫民学校”。后因看到画家赵望云的《武训行乞兴学图》,感佩武训的高尚,与范明枢等商议,把学校改名为“泰山革命烈士祠纪念武训小学”,简称“泰山武训小学”。仅在一年之内,就在泰山附近创办了15所学校,有21个班,共有学生800余人,范明枢任总校长。现泰山冯玉祥小学仍保留当年“泰山武训小学”的一间教室。

泰山冯玉祥小学(泰山武训小学旧址)

冯玉祥将军还为百姓修桥。大众桥位于环山路西首,泰山西路天外村,是冯玉祥于1935年捐资创建。此前,他看到贫苦山民经常肩挑百余斤的山柴,过河非常艰险,若是盛夏山洪爆发后河道被阻,山民就难以卖柴糊口了。这条河确实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于是,冯玉祥下定决心,要出资在这里修一座桥。他带领随从亲自勘察选址,又派人到济南请来工程师制定方案,就近取用泰山石料,并组织随从和学生们义务扛石头。1935年10月大桥胜利竣工,因大家齐心协力修筑大桥,冯玉祥取名曰“大众桥”,并亲自题写了桥名。为解决泰城居民生活吃水问题,冯玉祥亲自勘探选址,在王母池南凿泉引水,并书“朝阳泉”。

大众桥

4.以书法题刻坚定抗日决心

冯玉祥在泰山创作了大量书法及刻石作品,以表达抗日爱国情感,坚定国人抗日决心。主要包括洗心亭题刻、“东科学山”和“西科学山”石刻、跋鹿钟麟“佛”“寿”石刻、冯玉祥“为大多数人谋最大幸福为职志”碑刻等。

冯玉祥“为大多数人谋最大幸福为职志”碑刻

1932年,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中国处于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洗心亭题刻是冯玉祥为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蒋、汪政府的不满,为了让大家不忘国耻,亲自书写东北三省的土地人口情况和醒目标语,并请人刻勒在五贤祠外洗心亭石梁上,其文为:

奉天省东西距一千三百里,南北距一千八百里,面积八十六万五千方里,人口一千四百万;吉林省东西距一千八百里,南北距八百里,面积八十八万二千方里,人口五百五十二万;黑龙江省东西距二千八百里,南北距二千六百里,面积一百七十八万五千方里,人口五百万。三省共面积三百五十三万二千方里,人口三千万。

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

冯玉祥,民国二十一年。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和民主斗士,他一生追求真理,奋斗不懈,为中国的民主革命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纪念冯玉祥将军的历史功绩,党中央决定将他的骨灰安葬在泰山脚下。冯玉祥墓于1952年破土动工,次年落成。

1953年10月15日,冯玉祥墓前举行骨灰安放仪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黄炎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挽联。

毛泽东的挽联为:冯玉祥将军逝世,谨致悼意。

朱德的挽联为:焕章先生千古,为民主而牺牲。

周恩来的挽联为:纪念冯玉祥将军的最好办法是坚决地进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

参加安葬仪式的人员有:冯夫人李德全及其子女,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于毅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梅龚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余心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于振瀛、王昆仑、邵力子、张治中等,以及泰安地方各级领导、群众800余人。安放仪式于上午九点三十分开始,由李济深副主席主持。

四、冯玉祥墓

冯玉祥墓削壁呈凹形,泰山花岗岩方石砌垒墓壁,坐东朝西,南北墓壁高7.83米,宽18.65米,正面墓壁高7.83米,宽14.45米,中设祭台。正面嵌冯玉祥紫铜浮雕头像,像后存放骨灰。像上方嵌黑色磨光花岗岩横额,刻勒郭沫若书“冯玉祥先生之墓”。

浮雕头像下方嵌冯将军自书《我》诗刻,诗文如下:

平民生 平民活

不讲美 不求阔

只求为民 只求为国

奋斗不已 守诚守拙

此志不移 誓死抗倭

尽心尽力 我写我说

咬紧牙关 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 一点不错

冯玉祥先生之墓

墓道设石级66级,取意冯玉祥将军生年66岁的经历,自下而上依次为20级、14级、14级、18级,共4段,表意冯玉祥“弱冠从军—清末军旅—段祺瑞时期—抗日救国时期”4个阶段。

1988年1月13日,冯玉祥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对冯玉祥墓及其附属文物进行文物调查,并建立了详实的文物档案。

2004年,对冯玉祥头像贴金,对墓志铭进行维护。

2013年9月1日,为纪念冯玉祥将军65周年忌辰,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民革中央委员、冯玉祥将军长孙冯文二,香港中国冯玉祥国际研究会会长冯文中,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孙继业,山东省侨务办公室主任、省海外交流协会代会长刘方会等人去往冯玉祥墓参加祭奠仪式,并向冯玉祥敬献花圈。修福金说:“冯玉祥为旧中国的变革和新中国的诞生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作出过卓越贡献。六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这位为新中国的诞生而牺牲的伟大民主人士,他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传承。”

历年清明节,泰安市政协、市委统战部、民革泰安市委、黄埔同学会泰安联络组、泰山冯玉祥小学等单位都要组织开展为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扫墓活动。

冯玉祥将军一生爱国,追求民主,两次“隐居”泰山期间心系国运,矢志抗日,好学不倦,凿泉建桥,兴教办学,扶危济贫,给泰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在泰山所做的一切贡献,将永远铭刻在泰安人民心中。将军今长眠泰山,英魂不灭,浩气长存!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白寿彝著《中国通史·近代后编·冯玉祥》)

猜你喜欢
冯玉祥泰山将军
冯玉祥提倡俭朴
玉出泰山 国泰民安
泰山之行
我家的“将军”
寄冯玉祥书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将军
将军驾到
联墨双馨
将军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