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保护

2021-06-30 02:36雷子军常国庆侯彩筠
人文天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摩崖石窟裂隙

■ 雷子军 常国庆 侯彩筠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城西北的白佛山南麓,海拔230米处,共4窟3龛129尊佛像。石窟全部开凿在山体悬崖上,石窟造像始凿于隋开皇七年(587年),唐、五代至宋初(968—975年)均有刻凿,是东平湖沿岸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石刻造像群,窟内造像造型简练、生动,线条粗犷朴实、酣畅刚劲,其艺术风格和雕刻手法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时当地的雕刻艺术水平。除石造像外,周围还有摩崖题刻10处,现在可识别的有7处。其中以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白佛山赞”为最佳,阴刻,字体汉隶,脉出张迁碑,笔力雄健,俊秀挺拔,古拙朴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长久保存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需要对石窟造像、摩崖题刻保存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笔者欲研究东平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保护、文物建筑保护、环境整治等三个方面,但因内容较多,篇幅过长,因此拟分三篇文章分别论述,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保护。

一、白佛山石窟造像、摩崖题刻概况

白佛山石窟造像主要雕凿于一段东西长近100米的山崖陡壁上,共有4窟3龛,由西向东依次为2号窟(窟内3尊佛像)、3号窟(窟内3尊佛像)、1号窟(为主佛窟,窟内有108尊佛像),以及1号佛龛、4号窟(窟内12尊佛像)、2号和3号佛龛。原有149尊造像,现存129尊,与造像同时存在的有造像题刻近千言,题刻以1号窟中最多、最完整。清代著名学者陆增祥曾到此考察,把白佛山隋窟中的部分造像题刻载入《八瓊室金石补正》一书中。

(一)1号石窟及造像

1号石窟为隋窟,开凿于隋开皇七年(587年),也是所有石窟的主窟。窟口面阳,窟高9.6米,宽4.6米,深4米,窟内有108尊石造像。正中有面南危坐的释迦牟尼圆雕像,像高7.2米。石像高坐莲台须弥座上,面目端庄,双目微合,神态凝重,肃穆伟岸,上身圆雕,手作施“无畏”“与愿”印状,气韵非凡,此佛像既有我国其他隋代石窟造像共有的特点,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像两侧呈八字状的石壁(石壁高4.60米,下宽1.70米)上面雕刻桃形、长方形和方形小龛,龛内多为佛教十六王子及相关故事。每龛造像在1至5尊不等,佛像高在0.1至0.5米之间。东壁最下方有一长方形龛,内雕《涅槃图》,即释迦牟尼升天悼念仪式。主像头南仰卧,肋骨裸露,象征释迦牟尼入殓前的艰辛修行;十大弟子围坐身旁,有的抱脚抱头,有的仰面嚎啕,有的低头默哀。

1号石窟主佛像

窟檐上部有一条东西向凹槽,槽长约3米,宽约0.30米,深度0.25米。石窟前面地面有2个柱洞,直径分别为0.4米和0.24米。由此推测,此窟前面原来应有建筑,其建筑年代和建筑形式现在已无从考证。

(二)2号石窟及造像

2号窟为隋窟,位于1号窟的西侧上方8米处的峭壁上,开凿于隋开皇十年(590年)。窟有两口,一向南,一向西,面南口下为断崖,只有从西口攀缘人工石窠(当地群众称“抠罐子鼻”)方可进出。西口为券形窟门,门高2.3米,宽1.2米。窟高3米,进深4米。门两侧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创修云梯”题刻。窟内有3尊石造像,中为一圆雕半身座像,高2.4米,两膝下垂,面南端座,高肉髻,戴法网,两耳垂肩,面目丰满硕长,嘴似菱形,唇润颐丰,鼻梁略高,整个头部表现统一和谐,比例匀称,雕刻极精细,通体光亮,形态逼真。主像左右两侧各有一侍者,左像高1.6米,为倚坐像,脚下踩莲台。右像高1.1米,呈蛣跏状,露赤双足。右手抚胸,左手扶膝。两像头戴宝冠,身着袈裟、璎珞,亦通体磨光。东壁上有一组“像主”名记,窟门上有明代创修石阶题刻。

2号石窟主佛像

(三)3号石窟及造像

3号窟为唐窟,开凿于唐元和十年(815年)。位于1号窟西侧,2号窟下方10米处,为石壁凿拱形窟。窟口面阳,窟高1.2米,宽1.0米,深0.9米,内有一佛二弟子三尊造像。中间为弥勒佛倚坐像,头后桃形背光,佛高0.42米。左右两侧弟子高均为0.32米。窟内西壁上有唐代元和十年“大唐故节度随军宣德郎试大理司直权知齐州司马清河张颖行弥勒赞文并序”。

(四)4号石窟及造像

4号窟为宋窟,开凿于宋初(968-975年)。位于1号窟东侧约50米处,窟口面向西,窟高2.5米,宽4.2米,深4.1米,内有造像12尊,窟内有一佛二弟子组合像、单体佛像及罗汉像等。其中最为可贵者有二:一是北壁上的观音像,体态丰腴,面容和蔼,两耳垂肩,该像两侧侍者着百褶裙、褶皱仍保留有魏晋风格;二是东壁上雕造的鉴真大师高浮雕像,造型和面目形象生动,雕刻细腻,线条流畅。

(五)佛龛

白佛山石窟造像有3个露天佛龛。位于1号窟东侧约10米处的1号佛龛凿于五代到宋初,佛龛高0.93米,宽0.62米。龛内有一尊佛像,像高0.53米,风化严重。其他2个佛龛位于伽蓝殿遗址的东侧6米处的崖壁上,佛龛高1.1米,宽0.8米。各龛内均有一尊佛像,像高0.6米,西侧佛龛内的佛像头部全部缺失。

(六)摩崖题刻、碑刻

在石窟周围有10处摩崖题刻和3通碑记。10处摩崖题刻包括:1号窟外西侧下方悬崖上隋开皇七年(587年)的寺主王子华閤家造像题刻(67×66厘米,隶楷相间);隋开皇十年(590年)九月沙门昙献、刘子贵、解建昌妻王西门等造像题刻(120×80厘米,隶楷相间);1号窟内左右石壁龛像旁及佛座前七百余条隋代“像主”铭记;隋开皇十年题刻下5米处悬崖上1通唐长安三年(703年)七月经人海口重修题刻(62×41厘米,楷书),以及该题刻左侧1通唐咸亨元年(670年)九月杨博士重修题刻(70×65厘米,楷书);3号窟西壁上1通唐元和十年(815年)张颖造弥勒像赞文并序(38×38厘米);1号窟门楣上1通元至元六年(1269年)尼张妙伹及长兴法师修窟墙题刻(半圆形,半径55厘米,楷书);2号窟门上1通明嘉靖四年(1525年)“创修云梯”题刻(30×10厘米,楷书);4号窟内3通明弘治三年(1490年)、嘉靖四年(1525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代重修峗山碑记(60×45、70×50、70×60厘米,楷书);1号窟南60米处摩崖上1通明万历六年(1578年)白佛山赞诗(181×180厘米,隶书),以及该题刻西侧6米处1通“云根雨脉”题字(25×120厘米,隶书)。另外,3通碑记为造像区院落内东南角1通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创修白佛山山门碑记(120×54×20厘米),以及伽蓝殿基址上的2通清代重修碑记,分别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重修碑记(80×60厘米,楷书)、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碑记(90×50厘米,楷书)。

二、石窟造像、摩崖题刻保存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石窟造像、摩崖题刻保存状况

白佛山石窟造像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窟内石造像出现了风化、断裂裂隙、残损、缺失等病害。石窟周围的山体出现了较大块危岩体、山体裂隙、碎石带、杂树。1号窟前石砌墙既遮挡了游人对佛像的观瞻,又对石造像基座产生了损害。4号窟前建于1989年的石挡墙影响了环境风貌,内部的钢筋砼梁对石造像的安全保存产生了威胁。石窟下部平台上的南天门建筑出现了板门缺失、屋面漏雨。伽蓝殿、祖师殿全部坍塌,现只保存有遗址。摩崖题刻和碑刻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缺失等病害。

1.石窟造像保存现状

1号石窟主佛像头部有五条纵向浅裂隙,裂隙宽度在2毫米以下。佛脸颊右侧有一条“人”字裂隙,一条“︱”字裂隙,裂隙由发髻至下颌;佛头背后窟壁有一带状白灰污染宽度0.2米,长度1.2米。大佛右耳顶部缺失5%。佛像右手外侧有一纵向裂隙,由肩部延伸至基座,裂隙宽度10~30毫米;此裂隙外侧另外还有一条纵向裂隙,由右臂肘部延伸至基座顶部。佛左手外侧有一纵向构造裂隙,由手肘延伸至莲座,裂隙宽度5~20毫米。佛右手小拇指有一纵向裂隙延伸至莲座顶部,贯穿中指至手掌上部有一纵向裂隙。佛右手下侧至左手手肘有一横向裂隙,宽度小于5毫米;在此裂隙中部下方有两条斜向左手方向裂隙。右手拇指高度有一条横向细小裂隙,肩部有一“』”裂隙,宽度小于10毫米。佛右手衣襟有一条宽度为50~60毫米、长度为0.5米的污染带。佛右手手掌下有0.5平方米黑色污染。佛身上有游客涂划线。莲座有三条纵向裂隙,均贯穿基座,1.6米左右,其中右侧一条宽度达30毫米。

1号石窟主佛像

东侧墙壁佛龛窟壁与外侧石墙接触位置至窟壁表面60%被污染变黑,宽度0.3~0.5米,长度约3.5米。小龛佛像(及供养人)表面呈颗粒状剥落,缺损。有两条纵向构造裂隙,长度分别为1.1米、1.5米;有一条横向构造裂隙,长度1.8米。窟壁与墙壁间用水泥砂浆修补。

西侧墙壁佛龛有一条“L”形裂隙,长度2.0米。第一层北侧第二、四,第三层南侧第一号小窟佛像头部缺损1/2。第三层北侧(窟壁外)有大块剥离缺失,面积约0.3平方米。底层石像头部缺损,在斜下方有一裂隙,宽度10~30毫米,长度1.5米。第五层南侧石佛像头部整体缺损2/3,南侧岩体剥落,有一裂隙,长度0.5米。窟壁与墙壁间用水泥砂浆修补。

2号窟有向南的开口和西入口共两个口。主佛像面部鼻尖残缺,右手手指全部缺失。佛像表面有泥垢。东侧佛像面部鼻尖缺失,右手全部缺失,左手指残缺40%。西侧佛像面部鼻尖缺失。窟内地面滋生杂草,杂物堆积。

3号窟在悬崖的底部,是游人最容易到达并可以观瞻的石窟。主佛像头部正面缺损2/3,右侧菩萨头部缺损1/4,佛像右侧剥落约0.1平方米。主佛与右侧菩萨头部间有人为刻划痕迹。窟内壁烟熏污染严重,面积2.4平方米。窟内地面有一直径0.5米、深0.4米的石窝,下雨时有积水,排水沟堵塞。

4号石窟内环境较差,有散落残断的石碑、建筑石构件等。窟内北侧墙壁佛像小佛头部缺失,大佛基座一角缺失。东侧墙壁佛像有大量烟熏。窟内有散落的石碑、建筑石构件。佛像出现缺失、污染等病害。

2.佛龛保存状况

1号佛龛佛像全身点窝状剥落,显露泥质石斑。2号佛龛佛像被垃圾掩埋,只露出头部。佛像风化严重,面部已漫漶不清。3号佛龛佛像头部残缺90 %;佛像整体风化严重,显露泥质石斑。

3.摩崖题刻、碑刻保存现状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摩崖题刻和碑刻字迹风化漫漶不清,周围长有杂树,有明显的刻划痕,字迹表面被污物玷污,碑文风化严重,碑帽缺失,碑座沉陷地面以下。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号窟石造像、佛龛、摩崖题刻、碑刻出现风化、裂隙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是石质文物材质为石灰质的石刻,表面有洞穴状溶蚀并有钙质沉淀掩覆。二是受环境污染和酸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多,酸雨水直接腐蚀石刻,水从裂隙渗入石刻内部,致使石质文物开裂;水还以孔隙水、毛细水等形式,使石质文物的表面风化剥蚀,也促进了裂隙的发育。三是温度的变化造成石质的风化。暴露在外的石质文物,白天受太阳暴晒,使石质表面受热膨胀,内部则受影响小,内外热应力不均匀导致石质文物产生裂隙。冬天石刻冻融和冰劈作用是很严重的一种破坏因素,石质文物裂隙内残留的水分,结冰时体积膨胀超过8%,产生强大压力(可达2000kg/cm2)超过了破坏岩石所需压力,从而扩大原有裂隙,在石刻表面产生微裂隙,冰融化成水后,水填充微裂隙,并继续向石刻内部浸入。如此反复冻融,冰就像楔子一样使石刻出现了由小到大的裂纹。

石造像部位缺失和表面划痕主要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有些游客文物意识薄弱,出于好奇心,在石质文物表面刻划,导致文物表面受损甚至部位残缺。有些石造像残损部位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石质文物的表面被涂污污染发黑。每年“二月二”白佛山山会期间,众多朝拜的人们在石窟旁边烧香、烧纸箔、燃放烟花爆竹等,对石窟产生烟熏污染,影响佛像的观瞻。

三、白佛山石窟造像、摩崖题刻保护设计

白佛山石窟造像、摩崖题刻是我国石窟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东平地区社会史、艺术史、佛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宗教研究价值。但是,石窟及其周围环境出现的病害时刻威胁造像和题刻的安全和长久保存,因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尤为重要。白佛山石窟造像、摩崖题刻保护设计既要遵循宏观层面上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同时也要兼顾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对文物本体进行维修、加固,同时也要修建保护性设施,为石窟创造有利的小环境,从而降低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保护设计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维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规定。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二是《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及《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2016)中相关的内容。

2.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石窟造像保护方案现状勘察内容、保护技术措施应符合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主要有《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ICOMOS CHIINA,2015)、《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规范》(WW/T 0063-2015)、《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 0012-2008)、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 0007-2007)、《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2013)。

3.资料依据

对白佛山石窟造像保护要有充分的资料依据,包括现场调查、勘测获得的数据、照片以及现场分析的资料(见现状勘察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提供的有关“白佛山石窟造像”的历史资料和现状管理资料等。

(二)保护原则

对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的保护设计,不应简单地将原有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翻新,而是应遵循相关的保护原则,基于其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石窟造像的历史原貌和时代特征。

一是以中国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的“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尽可能少的干预”以及《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中对文物维修保护的有关条文规定,对该石窟造像进行维修保护。

二是对照现有查找的历史资料、照片资料和实地勘测结果,对石窟造像和摩崖题刻查明病害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进行维修。

三是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石窟造像的历史原貌和时代特征。在维修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形式布局、结构、雕塑工艺等,以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的维修方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要有充分的科学数据,要经过试验,证明确实有效可行后再使用。

四是为体现造像区的完整性,恢复石窟造像的原始风貌,对缺失部位的修复应该有充分的依据。如无修复依据,暂不修复。仅对残缺部位做除尘、裂缝加固防护处理。

(三)保护措施及方案设计

通过对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病害调查,理清病害种类包括风化、裂隙、残缺、污染、缺失等,根据病害情况,保护设计以“保护第一、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对病害采取清理佛像表面泥渍污垢,粘接断裂部位,灌浆加固裂隙,并对残缺部分进行核对与修补;对于缺失部位,如无修复依据,则采取现状保存等修缮措施,保持文物本体的建筑、雕塑、书法等艺术于一体的原时代风格和特点。

1.文物本体保护措施

1号石窟石造像维修:采用白水泥掺适量原色石粉制成细水泥浆对裂隙进行灌浆和封缝,封缝完成后对表面进行做旧处理;清除墙面和佛像上的污染物,清除墙壁上的水泥;因佛像、佛龛缺损部位无恢复依据,保留现状。

2号石窟石造像维修:对3尊佛像残缺部位的维修,因缺少恢复依据,保留现状,不对其进行复原;清理佛像表面落灰;清理窟内杂草杂物;保留榫卯尺寸及距离;恢复南口缺失的栏杆,拆除西入口处的铁栅栏。

3号石窟石造像维修:对佛像残缺部位维修,因缺少恢复依据,保留现状;清除佛像表面落灰;用白水泥掺适量原色石粉制成细水泥浆对后期刻字进行遮盖,表面做旧处理;清除窟内碎砖石,清理干净凹槽内积水,清理疏通窟内石臼排水沟。

4号石窟石造像维修:对佛像残缺部位维修,因缺少恢复依据,保留现状;清理佛像表面灰尘;采用热蒸汽配合挥发性好的材料如乙醇等溶剂清理黑色污染物;清理散落碑刻石块、石作建筑构件,集中安放展示;拆除石造像顶部的后加钢筋砼梁。

佛龛维修保护措施:清理佛龛周围的杂草、杂树和建筑垃圾;对佛龛内石造像残缺部位维修,因缺少恢复依据,现状保留;对佛龛内风化的石造像暂不作处理,如确需做防风化保护,应该在有充分实验数据的前提下,确定所用化学药品是可逆的而且不会对石构件造成“伤害”,经过上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才能施行。

摩崖题刻保护措施:清理摩崖题刻周围的杂草、杂树;对摩崖题刻缺失的文字或风化严重漫漶不清的文字,进行现状保护,要详细测绘并记录题刻的位置、面积、内容、字体样式,充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风化的摩崖题刻,如确需做防风化保护,应另作石刻防风化加固保护方案,应该在有充分的实验数据前提下,确定所用化学药品是可逆的而且不会对石构件造成“伤害”,经过上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才能施行。

碑刻保护措施:拆除无文物价值的1989年立的“重修石窟造像碑”,原位现状保护“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碑记”碑,详细测绘并记录石碑材质和题刻的面积、内容、字体样式,充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抬升“清康熙四十一年创修白佛山山门碑记”碑,使其碑座立于平台地面以上;因缺少依据,不修复该碑碑帽;针对窟内及其他地方散落的碑刻,应依据省文物局专家意见,先在原位进行现状保护,将来再修建保护设施集中保护和展示。

另外,对于石造像、佛龛表面淀积物的清除和断裂石构件维修方式,此处作以下两点说明。

其一,清除石造像表面有害的钙质淀积层和苔藓遗骸附积层,用硬毛刷清理石构件表面积聚的浮尘、杂物、苔藓;对于粘附力较强的污物,用手术刀轻轻刮剥,直到彻底清除污垢;最后再用软毛刷将表面清扫干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用手术刀刮剥时不要损害文物表面。

其二,对断裂裂缝的石构件维修,一是对于小裂隙及皲爆表层,采用注射器灌注弹性硅酸乙酯粘结剂进行粘接加固,也就是将合适比例的粘结剂先灌入注射器中,然后施加一定压力注入细小裂隙中,注意不要溢到表面;二是对于隙宽较大的裂隙(0.5厘米以上),用掺原色石粉的细水泥浆进行灌浆粘结加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清除裂隙中的积土或杂草,并对裂隙两侧的石面进行处理;②沿开裂裂隙,每隔15~20厘米插入一段细铜管,作为注浆口;③用水泥砂浆封堵裂隙;④水泥砂浆固化后,根据裂隙宽度,配制适当粘稠度的细水泥浆浆液;⑤沿注浆口注入细水泥浆浆液,距离表面留有0.5~1.0厘米的空隙;⑥待水泥浆液固化并完全粘牢后,拔掉铜管,再用乳胶掺原色石粉对注浆口及裂隙表面补抹齐整并进行作旧处理,使其与周围色泽协调一致。

2.保护性建筑方案设计

本文以1号石窟前部保护性建筑方案为例,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方案略作说明。

1号石窟前建筑正面

本方案为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单檐单坡歇山顶仿隋唐风格保护性建筑设计方案,即“采用单檐单坡歇山建筑,并进行了各角度观看佛像的视线分析,尽量避免该建筑对佛像造成遮挡,同时规范、优化了该建筑的形制和比例”。

该保护性建筑为仿隋唐建筑风格,单檐歇山顶建筑,仿唐布瓦单坡屋面。总平面以佛像前部山体陡坎顶面为±0.000,建筑明间柱高6.50米,檐高8.00米,建筑总高12.03米,斗栱斗口为0.16米。开间三间(通面阔10.40米),进深二间(通进深5.14米);建筑面积53.46平方米。东西两翼角冲出0.63米,翘起0.35米。建筑梁、柱、枋、檩、柁墩等大型构件用无疤节、无裂纹、无扭纹、无损伤的整体落叶松;椽子、栏杆等选用优等、干燥、平直的落叶松;斗栱选用一等烘干的红松加工,其含水率小于20%。木作外部做防腐处理后,并用桐油钻生,最后做油漆。石作台阶、柱础等均用当地产石材。柱顶石为光面,其他为三遍清边剁斧细加工。建筑梁、柱、枋、檩、斗栱表面均做红色油漆。梁、柱、枋、檩做一麻三灰地仗,刮血料腻子,刷三道调和漆,外加罩光油一道。木基层、栏杆、斗栱做单皮灰地仗,刷三道调和漆,外加罩光油一道。

四、白佛山石窟造像的价值

白佛山石窟造像开凿于隋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白佛山石窟造像大部分为民间艺术家所建,是我国石窟造像艺术宝库中一曲精妙的“下里巴人”。造像构图与雕刻手法独特,造型简练而不失生动,线条粗犷朴实而不失酣畅与刚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诸窟在陡壁间的巧妙布局,体现了民间雕刻艺人的高超设计才能,是研究当时当地石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与研究价值。其中,1号窟内的阿弥陀佛像是山东省内保存最为完整、个体最大的隋代佛像,堪称“齐鲁隋代第一佛”。雕刻风格突出反映了隋代造像的特点,其胸前的勾钮式衣是山东地区常见的形式,同时也为隋代造像的断代分期提供了确切证据。另外,1号窟内的“涅槃图”龛像,以十六王子为题材的造像,在全国独一无二,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佛教传播及造像艺术弥足珍贵。

白佛山石窟造像的价值得到山东省乃至国家层面的重视,1977年,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编制的《山东东平白佛山石窟造像保护方案》,2012年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文物保函〔2012〕2055号)。2017年,东平县文物管理部门依照保护方案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意见,组织实施了东平白佛山石窟造像保护工程,主要为石造像本体保护、危岩体加固、环境整治及在1号窟前部修建保护窟檐建筑等工程。现在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题刻的病害得到了治理,危岩体得到了有效加固,环境得到了改善,保证了石窟的稳定性、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持其真实性和延续性。该处文化遗产正以古朴的原始风貌迎接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游览。

保护好白佛山石窟这处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在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的讲话精神,也符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发〔2021〕8号)中“加强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对当地的文物旅游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摩崖石窟裂隙
西狭颂摩崖石刻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北票喇嘛洞摩崖石刻石窟群调查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拉萨周边摩崖石刻造像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①
裂隙性质对含裂隙基坑土坡渗流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