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内涵、挑战与路径

2021-06-30 17:53姜运隆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提升路径教学能力

[摘要]各种技术与教育的跨界融合,颠覆式地改变了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式,高职教师的教学正面临各种变革和挑战。基于此,文章在深入分析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和创新驱动模式的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推动高职教师在跨界合作与探究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积极应对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姜运隆(1971-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硕士。(重庆  40415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科研课题“‘外推与‘内生交融互动下的高職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GX-175,课题主持人:姜运隆)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新时代三峡库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SKGH334,项目主持人:张恩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0-0078-04

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而来。技术跨界创新不断改变着现代教育环境,技术创新手段也在不断改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资源配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合作者、探究者,学习内容与体验也更加多样化;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权威传播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为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应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教师只有培养出具有职业岗位认知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造力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对于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大概划分为三种:一是课堂教学能力,包括了解学情、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组织教学、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能力;二是专业课程建设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教学评价等能力;三是支撑教学的拓展能力,包括技术指导和培训、改革创新、科研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各能力要素围绕“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相互作用,展现出共同的价值追求。

信息化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实践、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但需要建设“教、学、做、研、用”培训模式,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教师能力结构、整合资源、解决培训碎片化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展现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从简单复制到创造性开拓的改变,使教师增强自身竞争力,成为教师能力发展的助力。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往多元化发展,教育从封闭场所走向开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教材是权威知识来源的地位。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教育模式的发展不仅是高职院校教师的机遇,也是教师的挑战。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开辟多渠道学习途径,创造师生交流互动平台,打造个性化的课堂,将教师个人特色融入课堂,推动教学能力提升与学生培养同向同行。

同时,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技能上提升,还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理念上有所进步。高职教师不仅限于满足线下教学的能力提升,也要能够进行线上的授课和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应用信息资源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而且,高职教师还需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要求其不能仅仅是传统教学中的领导者,还需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始终是教育事业的基础保障,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培养出开拓创新型的学生。

三、创新驱动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需要以创新为核心,把握行业企业和学生多方需求,探索协同发展、合作的新途径,激发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搭建创新平台: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1.搭建“政校行企”跨界合作平台。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发展培养工作计划,从宏观层面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校行企共同参与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创新应用基地、双创产业学院等。

2.搭建校本研修与发展平台。根据高职教师教学的需求,从中观层面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发展平台,使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专家参与教学工作,以名师工作坊、技能大师工作坊等方式合作发展,为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提供资源。

3.搭建教师教学评价平台。为满足高职教师个性化发展要求,从微观层面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创新平台,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师教学评价平台、教学创意与创新探索平台和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个性化发展。

(二)构建创新体系: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1.构建制度创新体系。高职院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创建产学合作、协同培养制度,如资源共享制度,使企业资源能够融入教学中;推行“制度运行监护一体化”改革,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能力提升制度、教学过程合作管理制度、教学能力评价制度、资源整合利用制度,使企业管理理念与创新实践融入教学中。

2.构建培养标准体系。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标准对接国际标准,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标准,将国际标准本土化;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对接企业技师职业标准,根据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标准衡量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标准;校本培养标准对接教师培养标准,将教师培养标准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尊重教师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师短期与长期的教学能力提升标准。

3.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秉持以评价促改进、以改进促发展的目标,构建开放性考核评价体系,将教学评价从单项考核向综合考核发展、个人考核向团队考核发展。加大关于实践科研成果与指导能力评价的权重,将评价体系融合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与教师创新能力评价,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三)创新驱动模式: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载体

1.项目驱动模式。第一,院校教改项目驱动模式。教改项目应围绕教师教学的热点、难点和教学创新问题展开。各职业院校根据专业和领域共建不同的教学改革研究团队,以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教改项目为载体,让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互相学习和研究,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改革能力。

第二,校企科研项目拉动模式。教师教学团队和企业研发团队可以依托校企共建的研发平台、交互平台和服务平台进行跨界合作。首先,可以对经濟发展走向进行预测,对产业前景进行调研和预判,确定重点研发领域和重要合作科研项目,提升企业新的产业发展能力;其次,校企合作立项科研课题,让教师和企业研发人员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在“比较优势领域”实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和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最后,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科研方向,同时利用反向的技术需求,倒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最新科技成果,从而实现以研促教的目标。

第三,政企培训项目促进模式。依托国培项目,采取“国培基地+行业企业”“国培基地+送培院校”“送培院校+行业企业+国培基地”等形式,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让国培专家下基层交流,实现国培成果本土化应用,培养一批专业领军人物和教学“种子”名师,并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利用政企培训外包项目,对校本部培训进行拓展,将各种“培训学院”办到企业、办到乡镇,实现“企业+学校”“基地+教室”“师傅+教师”“轮岗+顶岗”等多种培训方式的融合,使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2.案例驱动模式。第一,经典教学案例重构模式。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建设经典教学案例库,搜集整理经典的教学案例并开发出示范性教学案例。案例的选择和开发不仅要有代表性和可行性,还要能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团队对经典教学案例进行情景模拟,重现案例情景,并按照“回顾分析→任务设定→互动体验→过程控制→点评优化→效果检验→推广应用”的流程,将教师自身的教学思维角度与经典教学案例中的思维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引发教师认知冲突,实现提高认知水平的目的。同时,将重构的经典教学案例形成影像资料充实“经典教学案例库”,让教师能力提升做到有迹可循。

第二,典型技术案例整合模式。政校行企共同建设典型技术案例库,学校可以开展“百名优秀大师进学校”“百名优秀学子回母校”等活动,既可以将企业的技术技能案例带进学校,也可以从优秀毕业生处了解有关教学的反馈。在此基础上,组建教师教学团队、行业企业技术团队、校友团队参与搜集整理企业典型技术案例,系统性地对各门课程所包含的技术进行整合、细化和优化,并通过教学资源平台提供给教师学习,满足教师掌握技术知识和优化实践教学的需求。

第三,高端创新案例引领模式。通过校企合作,采取“企业创新团队+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企业大师工作室+学校名师工作坊”“创新企业家+创客空间教师负责人”等合作形式,收集整理高端创新案例,分析案例的主体要素、合作流程、资源配置等。高职院校按照“创新思维养成→创新规划设计→创新实战锤炼”的培养路径,将创新平台资源呈现给教师,使创新案例能够被教师学习研究,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提供资源。

3.技术驱动模式。第一,教师技术示范区带动模式。校企深度合作,针对工业园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等实行技术承包,校企双方共同签订技术承包责任书,共同制定科学的实施和奖惩制度,共同提供资源支撑项目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将技术承包任务分给教学团队,将教师、学校、企业的利益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出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师技术承包示范区”,引导教师和技术人员一起钻研新技术、新流程,培养一批“土专家”“土博士”“技能大师”。通过技术承包的责任机制,推动教师在“教中学、用中学、研中学”,加强教师指导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增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拓宽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空间。

第二,学生创新创业区技术扶持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和奖励力度,鼓励和支持一批教师打造有关创新创业的优质线上线下“金课”,并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学生必修或选修课,为学生创新创业学习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驾驭创新创业课程的能力。学校还可以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由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校内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和成功创业人士组成,探讨创新创业项目的模式、组织、渠道等元素,教师可以选取优秀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拓展训练和实训,提高教师联合指导创新创业的能力。另外,学校不仅可以将空闲时期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承包给学生经营,还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校外合作企业及乡镇生产基地的承包经营,给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孵化园孵化的实践机会,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引领学生主导家庭创业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实体。在各种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中,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需要全程参与,并需要从论证、指导、实施、经营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与疑难解答,提高教师在跨界合作中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

第三,企业技术革新区协同创新模式。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既要做到理实一体,又要做到紧跟技术发展潮流,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社会与企业技术革新,能够及时与技术变革同向同行。高职教师只有融入企业技术革新区的创新主体中,才能在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协同合作中,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开展互学互助。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效益分配问题,打破企业技术创新的自我保护壁垒,使企业能够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与院校共同研究、共同分享成果,使教师的教学始终紧跟科学技术前沿。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和社会需求,促进各项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在技术革新区内流转、融合,使教师能够在协同创新中深入了解创新流程、精准把握各类创新范式,从而在教学中实现高水平的具有创新活跃度和高速度的技术更新。另外,在协同创新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的技术革新发展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在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相关经验促进研发体系、创新体系、应用体系的有机衔接,还能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规避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等。

[参考文献]

[1]韩鑫.以创新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N].人民日报,2020-09-29(5):1.

[2]姜运隆.美国德瑞大学加州硅谷弗利蒙校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5(30):74-76.

[3]薛春志,张鑫,王姗姗.高职院校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1):34-36.

[4]赵炬明.聚集设计:实践与方法(下)——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29-44.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提升路径教学能力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