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银芪合剂加减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肛瘘的临床观察

2021-07-01 08:52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11期
关键词:渗液肛瘘肉芽

李 鹏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030024)

肛瘘是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创口愈合缓慢,疼痛程度较强,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易并发肛瘘,临床常给予血糖控制、抗感染治疗,但疗效仍有待提升,存在复发风险[2]。中医认为,T2DM合并肛瘘病因与机体气血不足、血瘀湿热有关,治疗应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为主。银芪合剂具有活血止痛、消肿排脓、敛疮生肌之功;中药熏洗坐浴能利用熏洗方式促进清热燥湿、活血祛瘀药物发挥消肿止痛作用。本研究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银芪合剂口服治疗T2DM合并肛瘘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肛瘘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22~58岁,平均(36.78±7.07)岁;病程21~68周,平均(53.65±7.04)周;创面面积6.1~12.3cm2,平均(9.91±1.17)cm2。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23~59岁,平均(37.10±6.98)岁;病程22~69周,平均(54.04±7.09)周;创面面积6.2~12.5cm2,平均(9.98±1.19)c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T2DM的诊断标准[3];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确诊为肛瘘;伴多尿、多饮、多食、体质量减轻症状,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伴有肛门流脓血反复发作、肛周疼痛症状,或伴有肛门潮湿、瘙痒症状;肛门周围有硬结,触及凹陷;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尖锐湿疣、梅毒者;伴有结核病、维生素C缺乏、恶性肿瘤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肛周皮肤病者;精神疾病或造血功能障碍者;感觉功能明显障碍者;长期或近期使用精神、麻醉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低位肛瘘手术切开根治治疗,并给予抗感染、降糖、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等对症治疗。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6.1~7.0mmol/L,餐后2h血糖为7.8~11.1mmol/L。

2.1 对照组 给予高锰酸钾熏洗坐浴联合银芪合剂加减口服治疗。银芪合剂加减药物组成:黄芪2包,金银花2包,水蛭1包,皂角刺1包,当归1包,川芎1包,醋没药1包,醋乳香1包,熟地黄1包,赤芍1包,白术1包,甘草片1包。颗粒剂,每包2g,术后第2日开始冲服,每日2次,连续治疗7d。高锰酸钾坐浴:每次排便后,进行常规消毒、清洗创面,用配比为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196),熏洗12min后坐浴15min,水温约40℃,最后包扎覆盖创面。每日1次,连续治疗7d。

2.2 观察组 给予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银芪合剂加减口服治疗。银芪合剂加减治疗同对照组。中药熏洗坐浴方药组成:苦参15g,黄柏15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花椒15g,苏木15g,白芷15g,马齿苋20g,败酱草20g,红花6g,甘草片3g。上述药物加沸水1000mL浸泡30min,再煎煮30min,每日睡前熏洗12min后坐浴15min,注意温度不宜太高,最后包扎覆盖创面。连续治疗7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情况。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强。②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渗液渗透纱布>6层,计为3分;渗透4~6层,计为2分;渗透1~3层,计为1分;无渗液,计为0分。总分0~3分,分数越高表明渗液越严重。③创面肉芽评分。创面肉芽糜烂坏死、色暗红,计为3分;创面出现炎性肉芽、颜色苍白,计为2分;创面肉芽颜色淡红且分布均匀,计为1分;创面肉芽颜色红润、质地坚实,计为0分。总分0~3分,分数越高表明肉芽越差。④创面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减少率、腐肉脱落时间。⑤肛肠动力学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变化情况。⑥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疼痛、渗液等症状完全消失,创面愈合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肉芽生长良好,创面缩小75%~<100%为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肉芽生长良好,创面缩小25%~<75%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疼痛、创面渗液、创面肉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创面渗液、创面肉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创面渗液、创面肉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肛瘘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创面渗液、创面肉芽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肛瘘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创面渗液、创面肉芽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疼痛评分 创面渗液评分 创面肉芽评分观察组 51 治疗前 4.26±0.58 2.10±0.51 2.07±0.41治疗后 1.85±0.41△▲ 0.89±0.21△▲ 0.74±0.20△▲对照组 51 治疗前 4.18±0.60 2.13±0.48 2.11±0.43治疗后 2.17±0.49△ 1.21±0.27△ 1.08±0.29△

(3)创面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减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肛瘘患者创面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肛瘘患者创面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腐肉脱落时间(d)观察组 51 18.25±3.26▲ 71.25±12.01▲ 3.36±0.59▲对照组 5121.52±3.57 52.34±8.47 5.12±1.12组别 例数创面愈合时间(d)创面面积减少率(%)

(4)肛肠动力学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肛瘘患者肛肠动力学水平比较(kPa,±s)

表3 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肛瘘患者肛肠动力学水平比较(kPa,±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直肠静息压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1 16.25±1.0113.74±0.68△▲ 3.52±0.412.48±0.34△▲对照组 51 16.32±0.9714.35±0.77△ 3.49±0.392.91±0.38△组别 例数肛管静息压治疗前 治疗后

4 讨论

T2DM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功能降低,易出现肛瘘病灶。手术是治疗T2DM合并肛瘘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手术位置特殊,术后创面愈合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中医理论认为肛瘘病机为湿热滞留、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创面失于濡养,久而不愈,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益气活血化瘀为主[4]。银芪合剂中金银花清热解毒,黄芪补气助阳,敛疮散结;川芎、当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益气解毒,清热排毒;水蛭破血通经逐瘀;醋没药、醋乳香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皂角刺消肿托毒;熟地黄滋阴补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医学流源》指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药作用于创面,具有多环节、多靶点、多层次综合作用特点,可发挥清热解毒、止痛化瘀、化腐生肌作用,促进术后创面愈合。高锰酸钾熏洗坐浴具有抗氧化、杀菌效果,但作用有限。中药熏洗坐浴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属于“淋洗”“气熨”范畴,方中苦参燥湿清热;黄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红花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蛇床子、地肤子祛风除湿,清热利湿;花椒温中止痛;苏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白芷可祛风止痛;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散瘀、消肿生肌、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对多种细菌、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且杀菌、抗炎作用较好[5];黄柏具有解热抗炎、抑制病原微生物作用[6];白芷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7];地肤子水提液能抗炎,发挥免疫抑制作用[8]。中药配合熏洗坐浴能利用热量、药力直接作用于患处,且药物温热刺激能加快创面周围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回流,促进局部炎症消退与渗出[9];用于肛瘘患者术后能促进药物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促进患者肛瘘病情恢复,且能调节肛门内外盆底肌、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水平具有一定改善作用。黄传华[10]研究表明,肛瘘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能提高疗效,改善疼痛、水肿、出血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为本研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创面肉芽评分、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面积减少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银芪合剂加减口服治疗T2DM合并肛瘘疗效显著,能减轻疼痛程度、创面渗液,提升肉芽状态,缩短恢复时间,改善肛肠动力学水平。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临床下一步研究中应选取多中心、大样本数据。

猜你喜欢
渗液肛瘘肉芽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