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城市大学人才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1-07-02 12:15彭鑫
科学与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教学改革

摘 要:环境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基于应用型城市大学建设目标与发展要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属性,从3个方面对应用型城市大学人才培养环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阐述。做好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育更多优秀的高级工程性人才,推动行业与学科专业共同进步。

关键词:应用型城市大学;教学改革;校企协同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分为学术性与应用性,分别对应着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而城市大学属于应用型大学。在教育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及地方政府所属高校三大高校体系关系中,城市大学应属于地方政府所属高校。城市大学作为应用型地方大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其本身的结构特色,但是应用型城市大学并不是新出现的大学类型,而是对应用型大学深度发展和拓展[1]。应用型城市大学人才培养功能与方式等方面都与普通应用型大学有一定程度的区分,因此,作为应用型城市大学中与现代城市绿色建设与低碳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与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面向城市需求,服务城市发展的一批高级工程性人才。

近年来,国家狠抓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实现“双碳”目标,推行“无废城市”建设等举措,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矛盾与问题。然而,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强应用型学科,其专业特性就是培养解决现实生活中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污染问题的人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本专业培养高级工程性人才提供有力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发散思维能力。采用实践教学环节搭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为培育专业素养高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应结合应用型城市大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的专业能力。

1、应用型城市大学校企合作背景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明确提出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继而,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适应,形式主义问题较为突出[2]。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双方产学研长期合作机制,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技术发展,是从人力资源角度解决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效途径。

基于应用型城市大学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应用型人才这条主线,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以产业与专业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以所在城市业内龙头企业为主体,将高校、企业、政府纳入同一框架内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形成上有政策指导,下有行动配合的贯穿式模式,从而切实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2、应用型城市大学校企合作必要性

应用型城市大学面向城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3]。国外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探究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就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建立的。20世纪中叶的欧洲国家,日本等都开始兴起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也相继一批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应用型城市大学。首屈一指要数1983年特区政府创办的深圳大学。该校将面向特区,服务地方作为办学的重要方针。学校与政府、当地企业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及实习实践基地,为深圳的经济发展带去了创新技术和高级技术人才,深圳大学也因此迎来了飞跃式的发展。诚然,深大只是个例,在校企合作发展上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育人创新不足,协同育人理念落后;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表面,深度不足等方面[4]。因此,对于应用型城市高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尤其针对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3、应用型城市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举措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的首先任务就是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比重,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需求与人才培养侧重点相结合,即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的全面融合,培養出高素质的高级工程与创新人才,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次提高高等教育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比重,完善人才培育制度,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人才需求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实现高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与进步,积极推动学科专业发展、企业技术与实力提升。因此,环境工程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如下:

(1)引进来:深化“引企入校”,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将高校-环保企业-科研院(所)链接起来,实现三者的紧密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推行企业专业工程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校企共同育人制度,建立校企共有实习实践基地。此外,结合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加强专业教师、环保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的技术交流,开展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机制,推动教师教学水平-企业骨干创新能力-行业生产工艺高度契合。

(2)走出去:深入企业开展实习实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发挥校企各有的特色,开展多元化课题教学模式,衔接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发挥两者协同育人的能力。一方面积极与企业联系沟通,捕获企业发展动态,为课程讲授收集资源与案例;另一方面积极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开展实习实训,让学生切实体会环境工程专业在生产生活方面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并参与到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中,活学活用,现看现学,达到提升实践教学的目的。

(3)共进步:深化实践教学体制改革,为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多方企业共同参与的指导委员会,围绕校企双方开展合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进行研讨。校企双方通过开展项目合作研究,提升各自的实力,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将培育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全方位渗透到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学科专业高质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宪洲. 推进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径思考[J]. 前线, 2016(10): 77-81.

[2] 张震斌, 张启俭, 周立岱,等.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基于辽宁工业大学特色[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4): 128-129.

[3] 李发戈, 段为国. 推动地方大学向应用型城市大学转型发展的思考[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0(2): 55-63.

[4] 程聪, 陈柯, 程阳.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广东化工, 2018, 45(4): 168-169.

作者简介:彭鑫(1988-),男,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基金项目:成都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编号:2081921088)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教学改革
校企协同,提升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