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1-07-02 20:49吴秋晗
科学与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古城墙文化传承博物馆

摘 要:历史文脉作为一个城市的记忆,保护其并加以传承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引入历史文脉的保护原则,以徐州博物馆为例,探索其内在的保护与传承性的作为研究,通过了解古城墙的保护措施和徐州老城的机理分析、剖析其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建筑的风格和流线布局,探索出更合理和创新的保护方法和策略,使历史文脉能够更有效的保留和延续。

关键词:历史文脉;古城墙;博物馆;文化传承

引言

徐州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坐拥千年历史,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个城市的魅力源于它内在历史的源远流长的深度。本文以探讨最能代表徐州历史的城墙,城墙博物馆又以此记录它的历史变迁,希望能研究徐州这座古城的古往今来,从中找到创新传承的文脉轨迹。

一、古城墙的保护措施

徐州古城历史悠久,初始建于大禹治水时期。因明朝天启年间黄河冲垮河道变道,年年洪涝灾害频发,使得徐州经常维修城池,新建筑建于老城堆积的淤泥之上,故形成了“地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的遗迹特点。2014年明代古城墙被挖掘发现,被博物馆文物工作者进行保护了起来。后至今已建设徐州城墙博物馆将其维护,作为展品和建筑本体的一部分。由于现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原址古城墙已经失去了护城墙的意义,现在包围在老城区的公园和文化商业街区之中,成为了一道文脉传承的风景线。

二、徐州老城的机理分析

(一)总体分析

徐州老城作为历史文脉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剖析其建造的肌理,探索城与古城墙的相

互依存的关系,都能从中感知到文脉延续的意义。围绕古城墙的老城区由传统历史文化商业街、传统民居建筑以及新盖商业楼房为主。其中通过探索老城的总体规划布局、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肌理、民居院落的组合布局以及新旧特色街区的对比,都能发现古城墙内外的老城核心的布局构架和肌理。

(二)建筑分析

老城的建筑功能布局主要以休闲商务区、传统住宅区、私人会所、特色文化商业区、文化体验区、博物馆为主。其中户部山和回龙窝文化街区这两个区域特色尤为突出,两者功能区互补融合,形成了徐州老城区特有的历史商业文化核心区。其建筑特点以清朝建筑、徐州古传统建筑民居风格为主,建筑多为一层建筑与二层建筑相互错落叠加,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有趣布局形式。

三、徐州城墙博物馆分析

(一)建筑地理位置分析

徐州城墙博物馆坐落在徐州市市区回龙窝历史街区当中,北面临繁华街区,南临千年历史民居住群户部山。具体位置建设于回笼窝历史街区的西南方向,紧靠古城南门东延的城墙原址,以南侧遗址之上建造而成。城墙博物馆不单单记录着徐州的过去,更是见证了徐州这座历史名城的发展史。

(二)建筑风格特点分析

建筑的特点以简约大气的清水混凝土为材料的建设,清水混凝土与周边的传统民居的

清水砖在色彩上相呼应,而清水混凝土又与古城墙的砖瓦形成对比,突显出时代的变迁和新旧的对比呼应,另外玻璃作为屋面材质的应用,使室内空间多了光的柔和性,多重光的漫反射形成了光环境。通透的玻璃材质与沉闷的混凝土材质相辅相成,得以让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创新性在这座建筑中继续发展。

(三)建筑流线与布局分析

因城墙博物馆是以明朝的古城墙为保护记录而建造,所以在建筑空间表述上以时间轴为

指引作为游客观览路线。在纵向布局流线上,以徐州古城“地下城、府下府、街下街、井下井”的遗迹特点,在空间布局规划上以地上地下两层进行叙事,这也与周边的古建筑的层高结构相得益彰。

其中地上層以南北走向布局,以中间的坡道作为进出口,坡道以廊桥为造型贯穿于传统古建筑,仿佛要将流过的历史长河引入室内。地上层室内以徐州近代图片、邮票贴花展示为主,能使游客在第一时间沉浸在追溯历史的趣味中,在临架于地下的玻璃栈道和下旋楼梯在点光的指引下,进一步往地下展厅前行。

地下展厅以东西方向延展布局,首先下到地下序厅,映入眼帘的是狭长幽静的历史时间长廊,随着时间线的推移就进入到明亮的大展厅。在游客沉浸在展厅玻璃装置展现的喜悦中时,古城墙在展厅的转角处缓慢出现,这古朴的展示品伴随着地下水的涓涓细流声,慢慢道出了徐州的历史。顺着室内流线的观览,最后到达室外庭院作为收尾。

四、结语

城市是记录着社会的历史发展的载体,也是展现出人类历史演变的文脉。历史古城区更

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进程上的珍贵宝藏。古城墙的发展保护与传承创新是现在古城保护的重要节点,我们首先要重视历史的,理解并研究熟知它,才能进一步意识到历史文脉保护与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城墙博物馆以建筑传承的手法不但保护了古城墙的存在,还进一步使建筑本体与城墙相互融合,使古城墙作为展品让人们熟知和保护。通过这次研究探索,想要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迹,就要通过宣传让人们铭记历史,并不断在保护中完善和创新,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结构和氛围。

参考文献:

[1]邱磊,孙琪琦.历史文脉中的商业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徐州回龙窝古街区为例 【J】.华中建筑.2016(06):123-127

[2]冯正功,吕彬,周宣东,蓝峰,王褀雯.城市文脉的时间循迹——徐州城墙博物馆【J】.建筑学报.2018(04):60-61

[3]陈同滨,王琳峰.传承历史文脉 讲述中国故事——“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古代部分)”构建回顾【J】.中国勘察设计.2021(11):28-33

[4]王树声,原野,李小龙,张瑶.迹以人传:古迹保护传承的守土者之责【J】.城市规划.2021(12):125-126

[5]陶瑞峰,刘思远.浅析集群形态理论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J】.房地产世界.2022(01):37-39

[6]尤峥.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城市文脉延续研究——以山东济南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01):147-148

作者简介:吴秋晗(1998—),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本科生(江西南昌 330069)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写作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古城墙文化传承博物馆
博物馆
浅析古城墙的历史价值及保护原则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晋阳古城墙遗址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