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孕栓直肠给药与阴道给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2021-07-02 00:49肖少燕李志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宫素产程直肠

肖少燕,李志艳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汕头 51504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1 000 mL。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通常出现在产后2 h内[1]。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子宫按摩和注射缩宫素,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卡孕栓是卡前列甲酯栓的别称,可以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进行抑制,治疗和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效果。阴道给药是卡孕栓说明书中唯一推荐的给药方式,但是经阴道给药会受到脐带处理、软产道裂伤、会阴侧切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治疗的效果。既往有研究认为卡孕栓也可以通过直肠给药或舌下含服,并且临床效果显著[2-3]。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卡孕栓直肠给药与阴道给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3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1~34岁,单胎,阴道分娩,孕37周以上,凝血功能正常,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100×109/L,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药物过敏史,近期有过前列腺素抑制剂使用史,剖宫产产妇。按照产妇分娩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产妇年龄21~32,平均年龄(24.21±2.29)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1±1.01)周;胎儿体重2 800~3 500 g,平均体重(3 200.45±205.69)g。B组产妇年龄21~32,平均年龄(24.18±2.3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2±1.09)周;胎儿体重2 800~3 500 g,平均体重(3 189.40±204.44)g。两组产妇及胎儿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卡孕栓,生产厂家为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800007,规格为0.5 mg。A组经直肠给药,胎儿娩出后由助产士将1 mg卡孕栓塞入产妇肛门括约肌上方。B组经阴道给药,胎儿娩出后由助产士将1 mg卡孕栓塞入产妇阴道后穹隆的位置。

1.3观察指标 (1)止血效果。止血效果判定[4]:①显效:用药后产妇的宫缩乏力症状改善,宫缩增强,出血量减少明显;②有效:用药后产妇的宫缩乏力症状有所缓解,宫缩增强,出血量减少;③无效:用药后产妇宫缩乏力症状未改善,出血量未减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出血量计算方法[5]:①称重法:产后将产褥垫放置在产妇臀下,所增加重量按照1.05 g=1 mL换算,计算出血量;②面积法:按照产褥垫浸湿面积,10 cm×10 cm 换算为10 mL计算出血量。(3)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4)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产妇腹泻、恶心、呕吐、发热、面色潮红发生情况。

2 结果

2.1止血效果比较 A组产妇止血效果总有效率为98.46 %,较B组产妇的87.69 %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n(%)]

2.2第三产程、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比较 A组产妇第三产程较B组产妇显著缩短(P<0.05),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较B组产妇显著减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第三产程、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比较

2.3不良反应 A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 %,较B组产妇的13.85 %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女性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生活作息不规律、年龄偏大等因素的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产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不能及时止血,容易导致产妇失血、死亡,这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均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其中70 %以上产后出血是因为宫缩乏力[6]。产妇精神高度紧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孕产次数较多、子宫纤维组织伸展过度均是导致产后宫缩乏力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如不能及时止血,则可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贫血,甚至引起休克,进而导致产妇死亡。使用宫缩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和预防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常用方法,缩宫素进入机体后,子宫平滑肌上缩宫素受体与其结合,激活钙离子通道,促进钙离子释放,增加子宫平滑的收缩,静脉滴注缩宫素可立即起效,半衰期在6 min内[7]。但是实践发现缩宫素对于子宫下段肌肉的收缩作用不显著,并且给药20 min后效应逐渐降低,使用一定剂量后作用明显降低,不同的产妇对于缩宫素的灵敏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少部分产妇给药后仍旧不能止血,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8]。

卡孕栓是前列腺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抗早孕的治疗,其主要有效成分卡前列酸属于天然的前列腺素F2a的衍生物,对子宫平滑肌细胞膜的收缩蛋白直接产生作用,可刺激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和频率增强[9]。卡孕栓的作用不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收缩强度均匀,尤其是对子宫下段的收缩作用显著,从而使子宫平滑肌产生强直性的收缩,产生的压迫作用强烈,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够促进催产素受体的增加,有效活性成分进入细胞内更容易,增强子宫的收缩。卡孕栓经过黏膜分布于全身的器官组织,给药3 min内可起效,半衰期为30 min,作用可持续8 h,可以很好的减少产后2 h出血情况,并且卡孕栓不良发反应少,给药途径多样化,可根据患者实际分娩情况选择给药途径[10]。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直肠给药的患者与经阴道给药的患者比较,第三产程明显缩短,产后2 h、4 h出血量显著减少,止血总有效率达到98.46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0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卡孕栓经直肠给药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更优,减少出血量、止血效果明显,并且不良反应少,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及既往文献都发现卡孕栓经不同途径给药的疗效不同,经直肠给药和阴道给药各有利弊:(1)经直肠给药:肛肠温度与口腔温度相比高,与口腔黏膜相比,药物在直肠黏膜吸收更快,并且经直肠给药不影响产妇的食欲,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实践应用发现,直肠与阴道接近,极易造成感染,造成产妇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11];(2)经阴道给药:该给药方式是卡孕栓说明书中推荐的唯一给药方式,但是经阴道给药因为出血的原因会稀释药物的浓度,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并且操作较复杂[12]。

综上所述,卡孕栓经直肠给药和经阴道给药对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均是有效的,安全的,但是经直肠给药止血效果更优,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宫素产程直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