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微量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2021-07-02 08:14唐贤华王思思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1年2期
关键词:浓香型酯类乙酯

唐贤华,王思思,隋 明,3,黄 睿

(1.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都江堰 611830;2.四川广汉金雁酒业有限公司,四川 广汉 618300;3.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浓香型白酒又被称为泸型酒,起源于四川泸州,是中国传统白酒中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白酒香型,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其中,以四川地区的浓香型白酒最为驰名,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为代表的川酒占据了中国高端白酒的半壁江山。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是以泥窖和酒醅为基础,进行数月的封闭发酵。在这一过程中,环境中的微生物、大曲微生物和窖泥中的微生物在酒醅的固、气、液三相界面发生复杂的能量代谢反应,使酒醅的理化特性不断发生变化,并产生了丰富的代谢物质,这些物质与白酒的风格密切相关。本文探索浓香型白酒在发酵和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了解浓香型白酒的发酵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窖池

选取四川泸州某名优酒厂6口窖龄相同的老窖池作为实验窖池,编号为1—6。

1.2 样品采集

糟醅:从发酵开始,每隔一定时间取实验窖池上、中、下层糟醅(将取得的糟醅立即装入无菌袋中密封保存)。

1.3 发酵糟醅乙醇浓度及香气成分的测定

取发酵糟醅100 g,加水200 mL,用500 mL全玻璃蒸馏器蒸馏出100 mL溶液,采用DMA5000密度仪测定酒精含量,采用GC6890型气相色谱仪测定香气成分。

1.4 原酒贮存与香气成分的检测

在相同贮存环境下,分别取贮存期为6、12、18、24、30个月的酒样进行色谱分析检测。

色谱条件为交联石英毛细管柱HP—INNOWAX 30 m×0.25 m×0.25 m,起始柱温40 ℃,恒温2 min后,以5 ℃/min升至80 ℃,再以10 ℃/min升至260 ℃,继续恒温约10 min。载气均为高纯氮,全部采取分流进样,分流比约1∶30,色谱进样1 μL,质谱进样2~5 μL。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在浓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中,酯类物质对白酒风味影响最大。窖池糟醅发酵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如表1-1—表1-6所示。

表1-1 窖池1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1-2 窖池2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1-3 窖池3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1-4 窖池4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1-5 窖池5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1-6 窖池6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从表1-1—表1-6可以看出:6口窖池在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醛类物质(包括乙醛和糠醛)在发酵糟醅中的含量极低,呈现不规律的变化,总体上是先减少后增加;从发酵第5天开始,乳酸总体上呈现不断减少的特征,在发酵前期含量较大并保持相对稳定,后期逐渐减少;酯类物质总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发酵后期的酯化作用有关。

2.2 原酒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浓香型基础酒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不仅能减少刺激味,还能增加白酒的喷香、醇甜。以上述6口窖池的基酒为实验酒样,在相同条件下使用陶坛贮存,每半年取样检测酒中的微量成分,共检测4次。原酒贮存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如表2-1—表2-6所示。

表2-1 窖池1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2-2 窖池2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2-3 窖池3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2-4 窖池4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2-5 窖池5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表2-6 窖池6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 (g/L)

从表2-1—表2-6可以看出:6口窖池的原酒在贮存期内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上是呈现降度的趋势;四大酸中,乙酸、丁酸和己酸降低的幅度较大,而乳酸随着贮存期的延长而增加;酯类物质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大幅下降而后小幅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酯类的分解及酸醇的酯化作用有关;醛类物质含量基本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使新酒的燥辣感、刺激性明显减弱,提高了原酒的质量。

3 结论

在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和乳酸乙酯被称为四大酯,其含量高低及相互关系决定了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及风格。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在发酵前期呈增加趋势,并分别在发酵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后接近各自的最高值;而乳酸乙酯在发酵第一周含量下降,随后逐渐增加,直到发酵五周后才上升到最高值。可见,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四大酯的合成不是同时进行的。

在贮存过程中,酒中醛类含量不断减少,可能是挥发所致。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有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酯类物质含量大体呈下降趋势,贮存1年半以后逐渐趋于平衡。说明在贮存过程中的确存在酯类物质的水解反应,即酯类物质水解生成相应的醇和酸。

猜你喜欢
浓香型酯类乙酯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影响研究
远志炮制过程中6种寡糖酯类成分转化机制
烟叶浓香型示范基地建设技术
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及临床对策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南阳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
酯类微乳液的相变过程中电导率和黏度分析
利用D -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浓香型白酒生物发酵液的配方
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