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视角下西安市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2021-07-03 09:29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高璐刘家琦
区域治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城西安市成都市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高璐,刘家琦

一、研究背景

过去,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存在明显的产与城的分离,未能将二者做到有机结合,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由此产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把人作为根本的基础上实现产城人的高度融合,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城镇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1)关于产城融合内涵的研究。国外学者并未明确提出产城融合一词,主要借助相关理论证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国内众多学者将产城融合界定为人本导向、功能复合、空间整合、结构匹配和配套完善五方面,强调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从而达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李文彬等,2012;[1])。从实质上看,产城融合是职和住的融合,产业结构应与当地的城市发展定位相吻合(林华,2011)。[2]城市的本质是人,人影响一座城市的兴衰,通过围绕人的多层需求配置要素,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联动(李文彬、张昀,2014)。从表现上看,产城融合反映的是一种理念,能够实现城市整体平衡发展(李学杰,2012)。产城融合可以是一种科学发展状态,能够实现城与产的相融共生(苏林等,2013)。产城融合也是一种城市发展目标,能够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范围上看,产城融合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更为广泛,扩展到可以从城市甚至区域层面进行讨论(杜宝东,2014)。根据对产城融合内涵的文献梳理,本文认为产城融合是一种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实现的目标,蕴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本质就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来配置资源要素,强调以人为本的产业与城市双向互动,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2)关于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关于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从指标构建上看,多数学者通过测量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程度来间接测度某一范围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还有部分学者基于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强调生态环境因素,构建了更为综合的指标体系。从方法选取上看,学者们通过采用客观方法与主观方法的结合,对国家级高新区或者产业集聚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排名分析。例如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灰色关联分析和问卷调查以及组合赋权和四格象限法等各类方法(林高榜,2007;高纲彪,2011),现有的方法也存在获得的结果较为粗略、评价结果存在主观因素等问题。当前,学者们对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更多的是对于国家高新区、城市新区以及产业集聚区进行测量,但是当前产城融合这一概念具有更广泛与综合的内涵,文献中对于市域层面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研究较为缺乏。

三、研究过程

(一)指标选取

基于文献梳理并根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西安市和成都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内容见表1。

表1 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西安统计年鉴(2010—2019)》《成都统计年鉴(2010—2019)》和各个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三)指标构建

(四)统计分析过程

首先,对西安市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其次,选取三个主成分对其方差特征值开根号如表2,再将开根号后的方差特征值与成分矩阵中每一指标对应的最大值相除。然后,选取每一指标中各指标对应的主成分数值和相应的指标相乘并将所有指标相加计算得出总分如表3,最后根据总分绘制折线图如图1。成都市统计分析与西安市统计分析步骤一致。

图1 成都市和西安市10年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折线图

表2 西安市和成都市总方差解释

表3 成都市和西安市10年的产城融合发展得分

(五)最终结果

(六)数据对比分析

1.成都市处于优势的情况分析

2011年以前成都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优于西安市,原因在于成都市在产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成都市在早期的产城融合发展阶段借助产业的发展,集聚人力,以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2016年至2018年成都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也处在优势地位,原因在于成都市在政策支持、环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成都市产与城的融合。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环境方面的重视表现在公园城市的建设。成都市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是通过城市的完善发展来进一步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西安市处于优势的情况分析

2011年至2013年西安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稍处于领先地位。原因在于西安市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存在优势。西安市高等学校数量多,以便吸引优秀人才;国防科技资源位居全国第二,国防科技资源优势明显;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城市融合发展中期阶段,西安市积极借鉴其他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大对人相关需求上的财政支出,做好相关基础配套工作吸引人才,促进整体城市活力的提升。

3.二者势均力敌的情况分析

2013年至2016年之间西安市和成都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存在略微波动,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较为稳定。原因在于成都市和西安市都处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内,二者均为副省级城市、国家积极建设的中心城市,二者在城市所处的地位上势均力敌,所以二者之间存在互补优势。西安市借鉴成都市公园城市的建设,满足人们对休息生活和优质生活空间的需要;成都市借鉴西安市科技创新发展,积极吸引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改变成都市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进而提升城市整体发展层次。

四、发展对策

(一)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寻求区域合作

西安市拥有重要的城市发展地位,应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中,构建良好的合作共享机制,搭建共享创新平台,与相邻地区形成共享服务圈,发挥在区域间的带动作用。政府在产城融合发展阶段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多方参与和多种合作类型,与相邻地区形成合力。

(二)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探索品质竞争

西安市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举措。科技创新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整体的竞争水平尤为重要,有利于聚集各类高素质人才。同时,西安市应该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做好医疗、教育和就业等保障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文化休闲和公园绿化等工作,提升城市品质行动,实施相关发展计划,提升整体城市面貌。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双赢局面

过去我国加速发展,产业与城市脱节问题突出。当前产业与城市的相融发展,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西安市应坚持绿色科学的发展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积极借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经验,给人以舒适宜居的环境,缓解人才的流失,保持城市生命力。

(四)精准配置人的需求,坚持人本取向

西安市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生产与生活的统筹,完善教育资源的配备,培育高素质人才,完善房屋住宅的配备,对不同需求层次的人根据实际的情况需要,配备相应的公寓、职工宿舍等,做好空间整合,以人的需求来塑造新的产业结构,提升西安市整体的产业结构水平,向高端产业发展。

五、未来展望

未来产城融合的发展会更加趋向注重以人为本,即从产城人的初级模式转向人城产的高级模式。在城市建设阶段,通过以人的需求来精准配置资源,实现高素质人才的聚集,进而以这样的群体带动整个产业和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在城市高质量发展阶段,核心在于城市的聚合与辐射能力,带动城市区域的核心竞争水平,推动其走向高质量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城西安市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产城融合,功能复合——上海办公大楼方案设计浅析
丘海雄 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擎动下一个产业风口
亲子创意美工展
旧改+产城业务双突破! 时代中国:有信心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家乡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千亿投资、国家战略、500强扎堆 中新知识城“产城融合”对标“世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