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医疗机构抢救车药品配备与管理技术规范(第1版)

2021-07-03 08:18
中南药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湘雅中南大学用法

抢救车是医疗机构为救治危急重症患者,预先存放部分急救药品和急救物品的可移动装置,是医疗工作场所最基本的抢救设备之一。科学配备抢救车内的药品对于确保抢救质量、提升抢救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医疗机构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的配备目录尚不统一。医疗机构大多根据医院性质、专科特点、医师的用药习惯和经验自行配备。为保障医疗质量的同质化,有效规范急救药品管理,实现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的精准配备,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工作场所不同区域抢救车的药品配置及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同时,抢救车药品配置及管理将作为医院评审、评价、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药品使用与管理等督查考核指标的重要评价标准。

1 药品遴选原则

抢救车内配备的急救药品主要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时床旁使用。抢救车内配备的急救药品遴选应遵循以下原则:①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推荐在紧急情况下优先使用的药品,兼顾符合医师用药习惯的传统抢救药品;② 易于保存、方便取用、保质期较长的注射剂,但不包括内服、外用、麻醉、一类精神类药品,也不包括剧毒药品、大输液以及需要在冰箱保存的注射剂等;③ 优先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遴选;④ 价格合理,兼顾紧急抢救生命的需要。同时,需满足医疗机构不同医疗工作场所抢救车药品配置的最低需求,即每种药品配备数量需满足2人抢救时的常用量(不少于最小包装数量)。

2 推荐药品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抢救车应根据《湖南省医疗机构抢救车药品配备清单》(附件1)配备15种急救药品。根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不同需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可配备12种急救药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抢救车内选配硝酸甘油、25%硫酸镁、50%葡萄糖、地尔硫䓬、急救中成药等,还可增配溶栓、解痉平喘等急救药品)。

湖南省医疗机构抢救车药品配备清单

3 抢救车管理

① 抢救车须保持性能良好,方便移动,停放于指定区域(位置),注意防潮,防晒。抢救车内药品须标记清楚,按照药品摆放平面图进行摆放、取用和归位。药品摆放平面图须粘贴于抢救车表面醒目位置。

② 抢救车内药品必须规范管理,做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严禁任意挪动或外借。同时,药品的种类和数量需确保满足临床急救需要。

③ 抢救车药品储存按效期排列。如有不同批次药品,其补充和使用须遵循“左进右出、近效期先用”的原则。近效期药品要及时联系药房报损或者更换并登记。

④ 抢救车应配备管理登记本,如实记录药品种类、数量、有效期、标签及质量等情况。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确保抢救车时刻处于备用状态。药品清点完毕后,应使用一次性锁扣或封条封锁抢救车,并在管理登记本上注明清点时间及清点人员姓名。抢救车原则上应每月清点一次。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抢救车,应每日进行清点,可不使用一次性锁扣或者封条。

⑤ 医务人员须熟练掌握抢救车内药品的使用方法(药品临床应用详见附件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抢救车管理情况,确保规范管理,进一步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附件1

附件2

抢救车药品临床应用

急救药物的临床应用应结合患者基本情况,根据诊疗规范、指南、共识和药品说明书使用。

1.盐酸肾上腺素(epinephrine)

【急救适应证】

(1)过敏性休克。

(2)心搏骤停。

(3)成人有脉搏心动过缓。

注:心源性哮喘禁用。

【用法用量】

(1)过敏性休克:大腿中外侧肌内注射0.5~1 mg,也可用0.1~0.5 mg缓慢静脉注射(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 mg静脉滴注(溶于500~10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

(2)心搏骤停:静脉注射或骨内注射1 mg,每3~5 min重复给药,配合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使用。采用外周静脉注射时,每次注射完后还要静脉推注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以保证肾上腺素能到达心脏发挥作用。

(3)成人有脉搏心动过缓:如阿托品无效,且经皮起搏不可行,可予肾上腺素2~10µg·min-1输注。

2.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急救适应证】

(1)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且不存在明显心肌缺血。

【用法用量】

(1)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以0.5~1 mg加入2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滴速0.5~2 µg·min-1。

(2)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低于40次·min-1时,以本品0.5~1 mg加在200~3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内缓慢静脉滴注。

3.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急救适应证】

(1)各种休克(除出血性休克外),升高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2)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

【用法用量】

(1)休克

成人常用量:应以低剂量开始[0.1 µg/(kg·min)],调整滴速以使血压升到理想水平的平均动脉压(MAP)(65~70 mmHg);需注意保持或补足血容量。如果去甲肾上腺素达到极量[超过2 µg/(kg·min)]仍不能让MAP达标则应考虑机械循环支持。

小儿常用量:开始根据体质量以0.02~0.1µg/(kg·min)滴注,按需要调节滴速。

(2)上消化道出血:1~3 mg稀释于冷0.9%氯化钠注射液,分次口服。

4.多巴胺(dopamine)

【急救适应证】

(1)适用于各种类型休克。

(2)用于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用法用量】

多巴胺受体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小剂量时[0.5~2 µg/(kg·min)],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小到中等剂量[2~10µg/(kg·min)],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大剂量时[>10 µg/(kg·min)],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开始时1~5 µg/(kg·min),10 min内以每分钟1~4 µg·kg-1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极量为20 µg/(kg·min)。危重病例:先按5 µg/(kg·min)静脉滴注,然后以每分钟5~10 µg·kg-1递增至20~50 µg/(kg·min),以达到满意效应。或本品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 mL中静脉滴注,开始时按75~100 µg·min-1滴入,后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和浓度,但最大剂量不超过500 µg·min-1。

5.利多卡因(lidocaine)

【急救适应证】

(1)急性心肌梗死。

(2)洋地黄类中毒。

(3)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检查后出现的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用法用量】

(1)静脉注射:按1~2 mg·kg-1(一般用50~100 mg)作为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必要时每5 min重复1~2次。

(2)静脉滴注:用负荷量后,可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小时不超过100 mg。

6.去乙酰毛花苷(deslanoside)

【急救适应证】

(1)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2)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患者的心室率。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8 mg(1~2支),后每2~4 h可再给0.2~0.4 mg(0.5~1支),24 h总量1~1.6 mg(2.5~4支)。

(2)儿童常用量:20~40 µg/(kg·d),分1~2次给药。

7.阿托品(atropine)

【急救适应证】

(1)各种内脏绞痛,如胃肠绞痛、胆绞痛、肾绞痛。

(2)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也可用于继发于窦房结功能低下而出现的室性异位节律;锑剂中毒引发的阿-斯综合征。

(3)感染中毒所致休克。

(4)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

【用法用量】

(1)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为每次0.3~0.5 mg,一日0.5~3 mg;极量为一次2 mg。儿童皮下注射为每次0.01~0.02 mg·kg-1,每日2~3次。

(2)成人缓慢型有脉心律失常:成人静脉注射剂量为0.5~1 mg,按需可1~2 h一次,最大量为3 mg。

(3)解毒:① 用于锑剂引起的阿-斯综合征,每次0.03~0.05 mg·kg-1,必要时15 min重复1次,直至面色潮红、循环好转、血压回升、延长间隔时间至血压稳定;② 用于有机磷中毒时,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2 mg(严重有机磷中毒时可加大5~10倍),每10~20 min重复,直到青紫消失,继续用药至病情稳定,然后用维持量,有时需用2~3 d。

(4)抗休克改善循环:成人每次1~2 mg,小儿每次0.03~0.05 mg·kg-1,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或用葡萄糖水稀释后静脉滴注。

8.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急救适应证】

(1)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

(2)某些严重感染及中毒急救治疗。

【用法用量】

(1)一般剂量:静脉注射每次2~20 mg;静脉滴注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2~6 h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72 h。

(2)用于缓解恶性肿瘤所致的脑水肿:首剂静脉推注10 mg,随后每6 h肌内注射4 mg,一般12~24 h患者可有所好转,2~4 d后逐渐减量,5~7 d停药。

(3)对不宜手术的脑肿瘤:首剂可静脉推注50 mg,以后每2 h重复给予8 mg,数日后再减至每日2 mg,分2~3次静脉给予。

9.呋塞米(furosemide)

【急救适应证】

(1)用于严重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急/慢性肾衰竭,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药可能有效。本药也可与其他药物合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2)治疗高血压危象。本药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或伴有肾功能不全时,本药尤为适用。

(3)用于高钾血症、高钙血症和稀释性低钠血症。

(4)用于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用法用量】

(1)水肿性疾病:一般剂量的起始剂量为20~40 mg,必要时每2 h追加剂量,直至出现满意疗效。维持用药阶段可分次给药。儿童的起始剂量为1 mg·kg-1,必要时每2 h追加1 mg·kg-1,一日最大剂量可达6 mg·kg-1。

(2)急性左心衰竭:起始剂量为40 mg,必要时每1 h追加80 mg,直至疗效满意。

(3)慢性肾功能不全:一日剂量一般为40~120 mg。

(4)急性肾衰竭:以本药200~4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不超过4 mg·min-1。有效者可按原剂量重复应用或酌情调整剂量,一日总量不超过1 g。利尿效果差时不宜再增加剂量,以免出现肾毒性,对急性肾衰竭功能恢复不利。

(5)高血压危象:起始剂量为40~80 mg,伴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肾衰竭时,可酌情增加用量。

(6)高钾血症、高钙血症和稀释性低钠血症:一次20~80 mg。

10.10%葡萄糖酸钙(calcium gluconate)

【急救适应证】

(1)急性血钙过低、碱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手足搐弱症。

(2)过敏性疾病。

(3)高镁血症、高钾血症的解救。

(4)氟中毒的解救。

(5)高血钾或低血钙,或钙通道阻滞引起的心功能异常的解救。

【用法用量】

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 mL。成人用于低钙血症,一次1 g,需要时可重复;用于高镁血症,一次1~2 g;用于氟中毒解救,静脉注射本品1 g,1 h后重复,如有搐搐搦可静脉注射本品3 g;如有皮肤组织氟化物损伤,每平方厘米受损面积应用10%葡萄糖酸钙50 mg。小儿用于低钙血症(慎用),按25 mg·kg-1缓慢静脉注射。

11.艾司洛尔(esmolol)

【急救适应证】

(1)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控制心室率。

(2)围手术期高血压。

(3)窦性心动过速。

【用法用量】

(1)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心室率:成人先静脉注射负荷量,0.5 mg/(kg·min),约1 min;随后静脉滴注维持量,自0.05 mg/(kg·min)开始,4 min后若疗效理想则继续维持,若疗效不佳可重复给予负荷量并将维持量以0.05 mg/(kg·min)的幅度递增,维持量最大可加至0.3 mg/(kg·min)。

(2)围手术期高血压或心动过速:① 即刻控制剂量为1 mg·kg-130 s内静脉注射,继续予0.15 mg/(kg·min)静脉滴注,最大维持量为0.3 mg/(kg·min);② 逐渐控制剂量同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③ 治疗高血压用量通常较治疗心律失常用量大。

12.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急救适应证】

(1)全身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以及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异常出血。

(2)局部纤溶亢进所致的异常出血,如肺出血、鼻出血、生殖器出血、肾出血、前列腺手术中和术后的异常出血。

【用法用量】

一般成人每日为0.75~2 g,分2~4次静脉滴注,根据年龄和症状可适当增减剂量。

13.胺碘酮(amiodarone)

【急救适应证】

(1)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

(2)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

(3)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4)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

本品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随后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通常初始剂量为24 h内给予1000 mg胺碘酮。

第一个24 h,负荷滴注,前10 min给药150 mg(15 mg·min-1),滴注10 min。随后6 h给药360 mg(l mg·min-1)。维持滴注,剩余18 h给药540 mg(0.5 mg·min-1)。

第一个24 h后,维持滴注速度0.5 mg·min-1(720 mg/24 h),质量浓度在1~6 mg·mL-1(胺碘酮注射液质量浓度超过2 mg·mL-1,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首剂胺碘酮注射液300 mg,溶于20~3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液内快速静脉推注,3~5 min后再静脉推注150 mg,维持剂量为1 mg·mL-1持续静脉滴注6 h。对于成人有脉搏的室性心动过速,推荐在10 min内注射150 mg胺碘酮,如果再次发生室速,必要时可重复一次,然后在6 h内以1 mg·min-1速度维持输注。

第一个24 h的剂量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化给药。然而,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 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初始滴注速度不宜超过30 mg·min-1。

14.地西泮(diazepam)

【急救适应证】

(1)抗癫痫,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2)抗惊厥,对破伤风轻度阵发性惊厥也有效。

【用法用量】

(1)癫痫持续状态和严重频发性癫痫,开始静脉注射10 mg,每隔10~15 min可按需增加甚至达最大限用量。破伤风可能需要较大剂量。静脉注射宜缓慢,每分钟2~5 mg。

(2)小儿常用量:抗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和严重频发性癫痫,出生30 d~5岁,静脉注射为宜,每2~5 min 0.2~0.5 mg,最大限用量为5 mg。5岁以上每2~5 min 1 mg,最大限用量10 mg。如有需要,2~4 h后可重复治疗。重症破伤风解痉时,出生30 d~5岁1~2 mg,必要时3~4 h后可重复注射,5岁以上注射5~10 mg。小儿静脉注射宜缓慢,3 min内按体质量不超过0.25 mg·kg-1,间隔15~30 min可重复。新生儿慎用。

15.纳洛酮(naloxon)

【急救适应证】

(1)阿片类药物复合麻醉药术后,拮抗该类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促使患者苏醒。

(2)阿片类药物过量,完全或部分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3)解救镇静催眠类药物和急性乙醇中毒。

(4)急性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诊断。

【用法用量】

成人:静脉注射0.4~0.8 mg(小儿用量与成人同)。治疗阿片类、镇静催眠类药物与酒精中毒,首剂0.4~0.8 mg,无效时可重复一次。

16.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急救适应证】

(1)冠心病急性心绞痛的治疗。

(2)控制性降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开始剂量为5 µg·min-1,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 min增加5 µg·min-1,如在20 µg·min-1时无效可以以10 µg·min-1递增,以后可20 µg·min-1。患者对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应根据个体的血压、心率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

17.25%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急救适应证】

(1)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和子痫。

(2)早产。

【用法用量】

(1)治疗中重度妊娠高血压征、先兆子痫和子痫:首次剂量为2.5~4 g,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5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1~2 g静脉滴注维持。24 h总量为30 g,根据膝腱反射、呼吸次数和尿量监测。

(2)治疗早产与治疗妊娠高血压:首次负荷量为4 g;用25%葡萄溏注射液20 mL稀释后5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用25%硫酸镁注射液60 mL,加于5%葡萄溏注射液1000 mL中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小时2 g,直到宫缩停止后2 h,后口服β肾上腺受体激动药维持。

18.50%葡萄糖(glucose)

【急救适应证】

(1)低血糖。

(2)补充能量和体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如呕吐、腹泻等),全静脉内营养,饥饿性酮症。

【用法用量】

补充热能:患者因某些原因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时,一般可予2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并同时补充体液。葡萄糖用量根据所需热能计算。

19.地尔硫䓬(diltiazem)

【急救适应证】

(1)室上性心动过速。

(2)手术时异常高血压的急救处置。

(3)高血压急症。

(4)不稳定性心绞痛。

【用法用量】将注射用盐酸地尔硫䓬用5 mL以上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1)室上性心动过速:单次静脉注射,通常成人剂量为盐酸地尔硫䓬10 mg 约3 min缓慢静脉注射,据年龄和症状适当增减。

(2)手术时异常高血压的急救处置:单次静脉注射,通常成人1次约1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地尔硫䓬10 mg,并可根据患者年龄和症状适当增减。静脉点滴,通常成人以5~15 µg/(kg·min)速度静脉滴注盐酸地尔硫䓬。当血压降至目标值以后,根据血压调整滴速。

(3)高血压急症:通常成人以5~15 µg/(kg·min)速度静脉滴注盐酸地尔硫䓬,当血压降至目标值以后,边监测血压边调节点滴速度。

(4)不稳定性心绞痛:通常成人以1~5 µg/(kg·min)速度静脉滴注盐酸地尔硫䓬,应先从小剂量开始,然后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最大用量为5 µg/(kg·min)。

规范主持:

祝益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武 昆(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规范专家组成员(以拼音字母排序):

柴湘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陈 芳(湖南省人民医院)

邓银华(湖南省人民医院) 韩晓彤(湖南省人民医院)

黄伶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贺志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李湘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刘 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刘艺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张毕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左笑丛(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执笔专家:

柴湘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黄伶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贺志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刘艺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学术秘书:

刘海玲(湖南省人民医院) 朱 青(湖南省肿瘤医院)

猜你喜欢
湘雅中南大学用法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校庆文创产品设计
“作”与“做”的用法
湘雅精神薪火传
特殊用法
传承湘雅品牌 创建优质医院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创独特“湘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