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研究*

2021-07-04 01:55沈阳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王素君袁勇
区域治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科产教协同

沈阳建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王素君,袁勇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高等教育规模、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工科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模式,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方协同、合力育人已成为共识。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将学校和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可以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成为近年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助于地方工科高校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断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思考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工科高校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地方工科高校的教育链和所在区域产业链完全吻合,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侧和区域产业的需求侧高度契合,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和供给与社会和产业需求之间还不能完全契合和适应,“两张皮”问题还不能被完全避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为核心,可以将学生在学校课堂和实践环节中所学到的知识提前运用到产业中去,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其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产业、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1]。

(二)有利于弥补工科高校教育功能性缺陷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作为一种合作性、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将社会资源融入工科高校教育过程中,使得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育人过程之中,既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尽早地接触生产实践,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产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有助于工科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产实际,让企业生产本身成为一种实境教学,解决高校过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环境以课堂讲解、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无法直接获得实践能力和实际生产经验的困境。

(三)有利于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工科高校被喻为“工程师的摇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在整个教育体系内最重要的一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模式就是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它的出现搭建起了工科专业和行业产业紧密合作的平台,在具体融合和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在高校方面,各专业要结合自身特色,为学生传授“全部知识”;在产业角度,各企业要总结自身生产实际经验和先进生产技术,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技术指导;在学生自身,学生要将在学校学习的全部知识和获得的实践能力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为自己的就业及将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

(一)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2012年5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式启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高校认识到高等教育和地方高水平企业开展合作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学界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此阶段主要针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二是发展阶段。此阶段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将协同育人深入至产业,为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制度,提出将政府参与纳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环节,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服务,贡献力量。三是成熟阶段。此阶段要求各协同部门充分意识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在管理水平、运行机制、育人体系、制度保障等方面要跟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要求,且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不再局限于高职院校,而是扩展至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2]。

(二)三个产教矛盾

一是在学学生人数与设备台套数的矛盾。高校在学学生人数较多,企业为了保证生产和安全,很难实现所有学生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二是实践时间上的矛盾。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实践环节,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25%,期待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而企业则是盼望着生产产品的周期越短越好。三是实践形式和生产方式的矛盾。学生在实习或实际生产实践中,很难一次达到合格要求,而企业则是希望出现残次品的概率越低越好。

(三)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还不健全。地方政府参与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主导作用不明显,政策文件缺乏稳步推进措施,导致产教融合项目进展缓慢,协同育人效果不显著。二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目前还是以高校为主导,企业参与的深度和积极性不足。主要原因是高校面向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产业急需技术没有与时俱进地融入课程体系,产业在产教融合中获得的利益不明确。三是缺乏培养产业急需人才的实践平台和“双师型”指导教师。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平台建设和“双师型”导师的配备,高校都过于依赖产业,导致时间和内容上无法同步,很难实现预期效果[3]。

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建设路径

(一)多方联动,构建互惠互利的利益价值体系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来看,寻求共同的利益价值是不同社会群体相互合作的根本动力。以产教融合理念为指导的协同育人体系,是产教深度融合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也是建立在多方共同利益上进行的相互促进与合作。在产业层面,应使企业产品质量有效提高,产业获得更多利润;在高校层面,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培养出更多被产业认可的优秀应用型技能人才,最后,实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协同育人要素的系统构建及科学组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应对形势、服务经济而进行的必要改革,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要素的作用,激励各要素间的协同与互助[4]。因此,要求各要素部门以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为载体各司其职,一是地方政府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指导的基础上,细化具体措施,发挥调控能力、引导能力和管制能力,增强指导和约束功能,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制度的全面完善,确保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的顺利实施。二是地方产业要把自身的优良设备、先进技术、高级技术人才和对相关领域毕业生的需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相结合,发挥产业人才需求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的主体作用。三是高校要把人才培养工作与产业人才需求及产教深度融合有效地衔接起来,增强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意识,提升和强化自身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能力,主动为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做出改变,而不是只把企业当作产教融合的踏板。

(二)引企入教,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

一是要紧跟产业发展,产教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为提高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高校人才产出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高校在起草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邀请具有相关教学经历或丰富生产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保障与企业人才需求同频共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是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地方工科高校在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地方属性,根据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所设置的专业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三是要面向产出,构建适合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地方工科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提高产业的参与度,要将产业的领先技术、企业的生产计划合理地添加到课程中,要能够根据产业的需求、计划及建议实时重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产教互动,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双方长期、稳定、深入合作。依托政府、企业、高校各方力量和资源,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大育人主体目标一致、有效互动、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锻炼和创新精神培养,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开发,共同设计通识、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及综合教育模块,逐步形成“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三融合即政府、企业、高校三个育人主体相融合,传统课程模块、创新创业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三个课程模块相融合,学习、应用、创新三个培养方式相融合。

图1 “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工科产教协同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