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设计研究

2021-07-06 01:29
读与写 2021年17期
关键词:导图文本阅读教学

杨 溢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二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设计问题链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可从以下几个视角切入。

1.初中英语课堂中问题链设计原则

1.1 要基于学生学情。英语阅读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设计问题链,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的标准,知识的迁移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经验设计出难度适中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逻辑性强的巧妙的问题链,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阅读提升。其实问题的难度很难把握,如难度过低,失去提问价值,优秀的学生探究积极性会下降;难度过高,失去有效性,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链前一定要精心准备,细读文本,精准设计,巧妙结合。保证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充分掌握学生知识增长点后科学设计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促进其知识与能力更快提升。

1.2 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的每一篇文章都有重难点与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师引领学生运用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结合问题链帮助学生理解、内化文本信息,深入加强对其内涵的扩展。但是若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教学的时候脱离文本中心思想,就会偏离主题,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与语言输出练习也就脱离了文本,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此教师要精准把握文本内容,在设计问题链的时候突出阅读目标与文本重难点,迎合教学目标,进而才能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链,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内容,最终达到通过阅读培养思维品质目的,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

2.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设计过程

2.1 梳理文章线索。开展英语问题链教学,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中的文章,以九年级“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为例。本文讲述了文章中作者(我)的一段英语学习经历,并在其中详细讲述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最终获得了好成绩[1]。“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作为一篇记叙文,整体围绕如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讲解。并在文章的开头就表明英语课学习对我来说有些困难,然后指出自己在哪方面的不足,如听、说、语法等。在听方面,因为教师英语口语表达的时候,速度过快,我不能清晰听清每一个词汇;说的方面,我因为怕被取笑,所以不敢主动说出英语,借此很难说出完整的句子;语法方面,我不知如何运用词汇。但是针对上述每一个困难,我都制定了解决和训练的方法,并在后期,表明经过练习,自己已经爱上了英语的学习,并十分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慢慢提升了英语成绩。整篇文章主题鲜明,线索清晰,当读者整合出文章的整体思路后,在下面思维导图的制作中就能有更清晰的思路,进而为后期问题链的提出提供把手,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渐由易到难的进行。

2.2 绘制文本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通过科学命题的形式展示不同概念之间的意义与联系,并添加实例解释,进而将多种基础概念科学连接的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如图1是本人根据文章结构与主题制作的思维导图,对英语文本整体内容、段落之间、分句之间进行整理与探究。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就可根据其中展示的逻辑关系,分层次设计问题,进而保证提问的合理、有效,进而提出与文本相关的关键性问题和主旨性问题。

图1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思维导图

2.3 设置问题链。英语文本教学中问题链的运用,要在上述两步完成后进行,以此为了保证设置的问题紧紧围绕主题,不会偏离中心。还能通过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令问题层层递进,组成互相关联又相互独立的系统。以此才能组成高质量问题链。此类问题链的设计会推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还要具有一定思维深度,在此可将问题分为展示性、评估性与参考性。如问题链:(1)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learning English in class?(2)What difficulties did the author meet in learning English?(3)How did the author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4)Is it a good way to watch English movies for speaking? Why?(5)Do you think it is helpful to take lots of grammar notes for English learning? Why?(6)How do you often overcome your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其中前三个问题是展示性问题,学生经过文本阅读就能找到答案,答案具有标准型特点。此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解读与识别能力、获得基础知识的能力[2]。问题4和5则是参考性问题,答案比较开放,教师不能完全预测学生回答的内容。问题6则是评估性问题,是让学生自己讲解如何开展英语问题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具有个性化。经过这六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学生往往已经熟悉了对文本的了解,并知道了如何学习此英语文本。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链使用的价值,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运用单元整合,思辨课堂相结合,立足学生学情充分利用问题链引导其进行阅读,帮助学习者更快进入文本主题,捋清文章线索、运用思维导图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不断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导图文本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