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城区小学集团化办学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2021-07-06 16:28李坚白万彬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集团化城区统一

李坚 白万彬

新平县城区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于2018年1月实施,3年多来,办学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形象、确保校园安全”的工作目标,以着重解决“入口不宽、公办学位提供不足,出口不畅、高中质量有待提高,中间不优、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目标导向,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美誉度,解决好城区基础教育不均衡现状,通过健全组织、形成机制、强化措施,集团化办学模式取得了人民群众满意、学生家长认可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挑战与机遇:城区小学集团化办学顺势而生

2018年以前,新平县城区小学共有5所,按照学校规模,基本可以满足城区教育需求。但由于5所小学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存在差异,优质资源较为集中的小学就成为学生及家长首选学校,导致了学校规模不足,“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屡禁不止,而部分学校校点学生则大量减少甚至无法招到新生。

教师队伍整体薄弱。一是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普遍偏低;二是教师专业成长意识弱,专业成长路径窄。绝大多数教师通过招考由乡镇调入,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流动较难,自我成长的意识缺失。

社会、家长满意度低。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引起大量优秀生源的流失,导致城区小学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在中位徘徊,造成城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丢失,并逐渐走入恶性循环怪圈。

为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着力解决好新平县因区域原因导致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等引起的择校热等问题,就如何统筹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安排,实行县域优质资源共享,解决学生择校、教师交流和质量不均衡等难题,新平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人员开展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新平县城区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并于2018年秋季学期正式实施。

摸索与创新:城区小学集团化办学就势而起

一是明确目标。通过集团化办学,基本实现城区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实现教师配置的优化整合,统一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科研,使教育实力日趋均衡,让城区所有小学每个孩子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学生及家长择校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二是组建模式。为整体推进城区及周边教育的均衡发展,新平县把5 所城区小学和周边的平甸乡小学统筹纳入集团化办学范围,建立了3个教育集团。第一教育集团包括新平县第一小学、新平县第三小学,设一小、三小两个校区;第二教育集团包括新平县第二小学、新平县第四小学,设二小、四小两个校区;第三教育集团包括新平县第五小学、平甸乡小学,设1个中心校、10个完全小学。组建集团化学校后,各学校保留原校名,增挂集团校区名称,原各学校的法人资格不变(法人代表由新任集团校长兼任)。学校党组织按组建集团设置,并按相关程序办理。

三是管理机制。学校管理方面:构建“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一套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实行人事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考核评价统一。集团内各校区整体工作统一推进,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制定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促进集团各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财务管理方面:各校区按照原学校法人资格不变,独立建账、核算,正常性支出审批程序不变。学校建立完善的财务、资产、采购、基建、维修等管理制度。根据各校区教育教学设备情况,学校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招生管理方面: 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教育集团依法依规确定招生范围。各校区按照经过听证会确定的区域范围,招收辖区内居民和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的适龄儿童。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不得擅自跨域招收学生,不得随意突破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

成效与影响:城区小学集团化办学借势而进

各教育集团按照县教育体育局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及时组建学校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制定实施目标,开展教师交流、组合,组织新学年招生开学。

一是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各教育集团分别确定了发展与提升的目标,建立共同核心价值理念下的不同校区的文化体系。

二是教师资源最大整合。两年来,各教育集团学校采用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并行的双线运行体系,有效整合了人力资源。学科专业化得到有力充实,课堂教学技能实力得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建立教职工交流学习机制,骨干教师得到合理交流,推行专业教师“走教执教”制度、薄弱学校教职工到优质学校学习,优质学校教职工到薄弱学校支教,从而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校长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划学校全局。

三是教学科研全面优化。集团化办学实施后,各个教育集团根据学校实际,统一安排各类教学教研工作,将大部分教育教学业务下放到学科教研组,结合实际组建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组负责本组教研工作,小组内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做到作息时间管理模式统一,学生一日常规管理模式统一,学校社团活动管理模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常规统一,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常规的检查、教学质量的评价、教研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做到协调一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充分实现了教育信息共建、优质资源共享的城区教育新局面。

四是学生成长更具内涵。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授课技能的增强,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学导和谐的教学模式,凸显教师学生双主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德育工作紧紧地守住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帮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锻炼了胆识、提升了素质、培养了能力、丰盈了精神世界,使学生变得自信、乐观、积極。

五是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变化,老百姓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家长的满意,带来了学生的回流,为城市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集团化城区统一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融合共生:新时代高中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集团化办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淝水之战
再论集团化办学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