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语言敏感力的有效路径

2021-07-06 18:53周璐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段桂花课文

周璐

所谓语言敏感力就是对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它既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指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系列认识活动,如表达时能快速从语言仓库中提取相关词句,又是一种静态的心理能力,指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领悟和把握。语言敏感力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文本持之以恒地开展训练。

一、在诵读中积淀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其中的语言特别适合学生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如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课文的开头是一个长句子,这个句子是课文中很有新鲜感的表达,对应于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显然这就是文本中值得关注的精彩语段。借助诵读来积淀这个句子,需要弄清楚这个句子新鲜感在什么地方。这个句子很长,前面有三个“从……”,中间是动作主体“许多小学生”,后面用“有……有……有……还有……”相接;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是单一的,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小学生从不同的路上走来,二是这些小学生是不同民族的。如果按照平常的表达,将“许多小学生”放在句子的最前面,那么,至少需要两个句子才能表达目标,而且显得拖沓,读起来没有节奏感,这么多内容用一个句子来表达,足见这个句子的表现力多么强。只有弄明白这个句子的精彩之处,理清了句子的内部结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诵读轻松积累这个复杂的句子,并将其迁移到实践中,借以增强语言的敏感力

二、在比较中发展

文本中有许多的精彩句子或语段,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识别并从中获得语言的敏感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揣摩文本中的精彩句子与语段,在比较中分辨出文本表达上的独特处,仔细品味。

如教学《桂花雨》一课时,课文第4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一语言表达看上去只有一句话,却内含两种独特之处,一是用词精练,其中的“浸”一词,写出了桂花盛开时的香气不同一般,二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情感很强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揣摩。在理解“浸”的独特表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换词理解,如学生选择“包”,“包”也能够体现出桂花盛开时香味很浓,但“包”是从外围形成的效果,也容易散去;“浸”则不同,能够深入内部,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感觉,那种香气自然不会随着桂花凋零而散去,所以,能够永久留存在作者记忆深处。在理解双重否定句时,学生直接用肯定句子进行比较,再通过朗读,在比较中揣摩语氣上的不同,从中弄明白在双重否定中作者强调的是自己对桂花香气的难忘,更是对故乡的难忘,用肯定句子只能表达意思而难以表达情感。经过这样的比较揣摩,学生就能品味到句子表达上的独特味道。

三、在想象中提升

文本中有些精彩句段看上去是很厚实的表达,这种厚实是由精练语言构成的,语言之间同样有不易发现的缝隙,其背后则留有诸多空白。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留白点,借助想象来加以补充,以把握语言内在的魅力,形成对厚实语言理解上的敏感力。

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课文最后的提示语“儿应声答曰”就是一处精彩的表达,看上去就5个字,实际上却隐含着应答时敏捷的反应、丰富的表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发掘其中的空白所在,再借助想象进行补白。我们先看“应声”,照字面意思理解它就是随着前面的声音,但这种“随着”是一种思维反应的考验。因为孔君平在声音里设了一个小小的陷阱,正等着杨氏子往里跳;杨氏子在察觉了对方的企图后,并不予以揭穿,而是顺着对方的意思来了个以牙还牙,所以这个“应声”有故意顺着的用法。我们再看“答曰”,字面意思就是回答说,但因为其中藏着一种故意的表达,说的时候内心肯定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这些文字背后的含义与情感,如果没有必要的想象做补充,就无法加以理解,更不要说深入领悟了,而语言敏感力的提升关键就是看学生对语言背后意蕴的领悟。

总之,教师要立足课堂,引导学生借助诵读、揣摩、想象等手段,努力吸纳文本语言的精华,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敏感力。

猜你喜欢
语段桂花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做桂花糕
背课文的小偷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桂花蒸
打桂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