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

2021-07-07 01:03温莹莹牛珊珊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链式肢体下肢

杨 兵,温莹莹,牛珊珊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1

偏瘫为脑梗死后遗症之一,常导致语言、运动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工作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精神负担较重,配合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精神压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1]。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可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支持,结合人文关怀、家庭访视等具体方案给予其家庭、社会支持,可改善患者情绪状况,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及其依从性,有利于改善肢体运动功能[2]。本研究选取92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观察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8 年4 月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17 例,年龄51~85岁,平均年龄(63.41±2.59)岁;病变部位:左侧26 例,右侧20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18 例,年龄49~84 岁,平均年龄(62.80±2.33)岁;病变部位:左侧27 例,右侧19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3],生命体征平稳,存在肢体瘫痪;CT 或MRI 证实脑梗死;出院后愿意接受家庭访视;无精神病家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 分;有严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过敏体质;聋哑人。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病史了解、饮食运动指导、每周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等。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1)链式亲情护理模式:由亲情卡片、患者、亲情护士组成亲情护理链,亲情卡片是一张宣传卡片(10 cm×10 cm),正面印刷亲情护士电话、姓名、互动时间,反面印刷疾病知识、8 节运动体操动作图;亲情护士为3 名护龄≥3 年的神经内科护士。链式亲情护理内容包括:①运动体操: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选择亲情卡上8 节运动体操的具体几节,面对面指导患者按照图中动作联系,并讲解练习时注意事项。②家属护理:与患者家属交流,获取家属支持,嘱家属监督患者运动体操练习情况,同时给予患者关心、爱护,提高家庭支持。③人文关怀:关心患者身体状况、情绪转变,亲情护士遵循亲情卡片上的互动时间定期与患者互动,相互交流、讨论护理经验,增强患者信心;每周六8:00~20:00接听患者咨询电话,耐心解答疑惑,给予正确指导。(2)家庭访视:入院时收集患者资料,包括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并确认其准确性;出院时建立患者档案,设置回访登记表,包括姓名、地址、电话、性别、心理、肢体运动情况等内容;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家庭访视康复计划,由专业康复护理人员上门服务,1 次/周。家庭访视内容包括:①社会支持:向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家庭访视重要性、目的及配合家庭访视的意义,为患者提供与有相同经验残疾人接触的机会,帮助其建立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意识,改善患者心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保持健康心态,以提升康复效果。②抗痉挛康复训练:由专业康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具体包括卧位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练、自理能力训练等,卧位训练由家属协助进行肩关节、肩胛带、下肢屈伸等被动活动,10 组/次,2~3 次/d;坐位训练包括卧位到从床边坐起、坐位耐力训练等;步行训练包括上下楼梯训练、手部握持训练、上肢控制能力训练等;自理能力训练包括进食、穿脱衣物、洗澡、床椅转移等训练。两组均护理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依从率,以患者定期与亲情护士互动、遵医嘱进行运动体操练习、抗痉挛康复训练为依从。(2)随访1 年,比较两组下肢DVT 发生率。(3)分别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肢体运动功能与生活活动能力。GSES 总分1~4 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FMA 总分0~100 分,得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强;Barthel指数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活动能力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率

观察组依从45 例,对照组依从38 例。观察组依从率97.83%(45/46)高于对照组82.61%(38/46)(χ2=4.434,P=0.035)。

2.2 下肢DVT发生率

随访1 年,观察组脱落1 例,下肢DVT 1 例;对照组脱落2 例,下肢DVT8 例。观察组下肢DVT 发生率2.22%(1/45)低于对照组18.18%(8/44)(P<0.05)。

2.3 自我效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前观察组GSES 评分、FMA 评分、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 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P GSES评分护理前1.46±0.21 1.49±0.23 0.653 0.515护理后2.29±0.31 1.61±0.29 10.865<0.001 FMA评分护理前61.03±4.51 59.86±4.38 1.262 0.210护理后72.42±4.96 65.88±4.74 6.465<0.001 Barthel指数护理前45.85±4.19 46.17±4.25 0.364 0.717护理后81.06±6.19 69.93±4.89 9.569<0.001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脑梗死致残率约为86%,其中偏瘫导致的残疾约占70%[4]。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患者多存在自卑心理,精神负担较重,导致其配合度低,预后较差[5]。结合科学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建立自信、自尊,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患者预后。

链式亲情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由亲情护士、亲情卡片、患者组成亲情护理链,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合家庭访视可提高护理延续性,有助于提升提高服务质量[6]。链式亲情护理模式能促进护士、患者相互配合,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家庭访视安排专业康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可提升护理科学性、专业性[7]。亲情护士根据患者病情选择8 节运动体操的具体动作,可提高护理针对性;对患者家属指导,可提高患者家属参与感,给予患者家庭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自卑心理;抗痉挛康复训练可根据患者康复情况给予合适的训练方案,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率、护理后G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其依从性。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后FMA 评分、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可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活动能力,预防下肢DVT。

综上所述,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家庭访视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其依从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降低下肢DVT风险。

猜你喜欢
链式肢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体育锻炼赋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家庭—医院链式管理在婴幼儿湿疹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海全链式布局电影产业显成效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