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对高压氧科护士护理知识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1-07-07 01:03黄卓玲陈映柔张叙填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管理法高压氧

黄卓玲,陈映柔,张叙填

揭阳市普宁华侨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广东 揭阳 515300

高压氧治疗是一类在超常压环境下对患者给予纯氧或高浓度氧呼吸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类中毒、心脑血管疾病、缺氧性疾病等[1]。但由于护理人员对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认知不足、护理时对患者情况观察不仔细等因素存在,常有护理质量问题发生,增加高压氧室安全隐患危害医护及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2]。质控信息反馈管理系统是一类可提高护理人员意识水平、改进护理质量的手段,在传统护理方式之上加以质控信息反馈系统,可显著改善护理工作问题,降低其发生率,曾广泛运用于手术室等科室[3]。本次研究将通过回顾性分析医院高压氧室开展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前后工作记录,来观察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护士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评分及护理质量问题月发生次数情况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揭阳市普宁华侨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开展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前(2018 年8 月—2019 年2 月,对照组,在职护士18 名,接待患者3 526 例次)与开展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后(2019年3月—2019年9月,研究组,在职护士21 名,接待患者3 854 例次)的工作记录。研究组在职护士21 名,年龄26~43 岁,平均年龄(31.67±4.73)岁;学历:研究生3 名,本科生14 名,大专生4 名。对照组在职护士18 名,年龄25~46 岁,平均年龄(32.91±5.68)岁;学历:研究生2 名,本科生13 名,大专生3 名。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包括每日晨会、周会,总结护理工作并布置护理要点,组织高压氧专科业务学习及培训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应用质控信息反馈管理,具体内容为:(1)通过网络数据库信息建立质控信息反馈系统,并将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时具体操作、生命体征等资料录入风险记录并引进系统中;(2)由本科护士长建立质控信息反馈管理小组,研究并制定高压氧专科质控信息反馈表;(3)质控信息反馈表应对高压氧舱进行潜在风险事件评估,内容包括适应症及禁忌症评估、不良反应评估及意外事件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护理记录。列举可能发生的护理质量问题并制定护理质控检查项目及详细检查时间表;(4)管理小组依照表格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于每日晨会对前一日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总结,指出护理问题发生情况给予改进意见;(5)护士长每周组织例会,由管理小组总结反馈上周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情况及重复发生的护理质量问题情况,护士长在1 日内对所发生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方案,由管理小组在3日后对改进后效果进行督查;(6)管理小组每周组织一次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穿着规范、高压氧舱操作规范、高压氧舱物品配备、护理人员与患者入舱前沟通规范、高压氧专科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增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及沟通能力,并每月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专科护理知识考核;(7)总结以往出现的风险事件,并分析相关应急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8)护士长每月组织护理质控信息反馈管理工作总结例会,分析管理效果,若措施有效则继续进行,若无效则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

1.3 评估标准

(1)护理质量评估参照高压氧舱护理管理治疗评价标准,对科室制度职责(8 分)、设施设备(18 分)、业务管理(56分)、质量管理(18分)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4]。(2)护士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由质量管理小组出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高压氧舱护理原则(25 分)、护理方案(25 分)、护理文件(25 分)、治疗前后护理常规(25 分),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4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高压氧舱护理管理治疗评价标准)、护士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评分及护理质量问题月发生次数情况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组间同一时间;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士高压氧舱护理管理治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21)对照组(n=18)tP制度职责7.12±0.53 6.54±0.81 2.682 0.011设施设备16.58±1.13 14.39±1.61 4.971<0.001业务管理53.87±1.26 51.25±1.74 5.439<0.001质量管理17.23±0.67 16.17±1.29 3.288 0.002

2.2 两组护士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士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21)对照组(n=18)tP护理原则23.17±1.14 21.26±1.87 5.019<0.001护理方案23.86±1.07 22.75±1.31 2.913 0.006护理文件23.54±1.22 20.65±1.79 5.963<0.001护理常规24.12±0.53 22.71±1.38 4.332<0.001

2.3 两组护士护理问题发生次数比较

研究组护理问题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护理问题发生次数比较例(‰)

3 讨论

高压氧室为医院高风险科室,高压氧舱环境密闭、氧浓度高,若护理质量不合格,一旦发生各类安全问题及护理质量问题[5],后果相对严重。因此加强护理质控管理、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是目前高压氧专科护理的主要目标。

质控信息反馈属于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的方法,通过持续性追踪管理护理质量问题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杜艳[6]曾建立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管理护理人员,结果表明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护士高压氧舱护理管理治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士护理问题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分析原因认为既往传统高压氧舱护理管理多采用纸质记录,信息量大、工作易重复,常出现记录错误等缺陷,影响工作效率。王伟等[7]研究中认为,基于QUACERS 模式的护理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涵盖质量管理的多个维度,可改善护理质量及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通过应用网络数据库信息工作,护理人员避免了重复记录书写,减少了誊写错误,降低了工作强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还通过潜在风险评估,分析治疗时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记录并制定处理方案,有效预防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此外,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科室可能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后制定专门的质控信息反馈表,严格按照质控信息反馈表的检查内容及实际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性监督管理;同时病区质控员在质量管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督促高压氧室内室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流程和常规,可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细化工作流程、考核标准、质量奖惩制度,促使质量责任落到实处[8-9]。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要求质量管理小组定时按照高压氧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工作进行督查,收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每日晨会及每周例会对科室存在护理质量问题及其重复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并给予改进意见。闫慧等[10]研究显示,通过创建信息反馈路径能够实现信息及时快速传达、评价、管控,让护理人员体会到被重视,增强临床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除此之外,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还要求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护理质量及管理措施进行评估,持续性跟进及改善科室护理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有利于管理小组对全科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护理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进护理问题改善情况,从而提高科室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11]。

因高压氧室操作及治疗具有高风险,高压氧舱氧浓度高,常有爆炸、治疗舱失火、患者氧中毒等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及科室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升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知识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程燕等[12]研究表明,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护理知识,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高压氧专科护理知识,这可能因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要求质量管理小组按照高压氧专科护理规范对科室护理人员每周进行护理人员穿着规范、高压氧舱操作规范、高压氧舱物品配备、护理人员与患者入舱前沟通规范、高压氧专科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方面进行业务学习就培训,总结以往出现的风险事件,并分析相关应急措施,定时对学习结果进行抽查及监督,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其专科护理知识[13]。

综上所述,质控信息反馈管理法对高压氧室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知识有显著提升,还可提高科室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问题发生率。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管理法高压氧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浅谈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第5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