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7-07 01:03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延续性慢性病评分

蒋 欣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 湖北 武汉 430022

慢性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慢性病的病程时间较长,慢性病患者会对疾病表现出很大的抵抗力,负性情绪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病情的治疗,患者会出现情绪崩溃,睡眠质量差,以及对医院治疗的抗拒,基于此,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至关重要[1-2]。为了评价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应用价值,纳入医院接诊的100 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 年1 月—2020 年5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利用双盲法划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中,女28 例,男22 例;年龄65~89 岁,平均年龄(76.63±3.63)岁;病程时间6~20 年,平均病程时间(8.96±2.31)年。其中20 例脑血管疾病患者(40.00%),15 例内分泌疾病患者(30.00%),7 例肺部疾病患者(14.00%),5 例消化道疾病患者(10.00%),3 例骨科疾病患者(6.00%)。观察组中,女25例,男25例;年龄66~87岁,平均年龄(76.54±3.55)岁;病程时间5~23年,平均病程时间(8.85±2.55)年。其中19 例脑血管疾病患者(38.00%),16 例内分泌疾病患者(32.00%),8 例肺部疾病患者(16.00%),5 例消化道疾病患者(10.00%),2 例骨科疾病患者(4.00%)。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和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1)收集患者的信息资料,为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分析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患者制定延续护理的具体方案[3];(2)构建延续护理小组,为患者积极宣传慢性疾病的教育知识,为患者采用视频教育法、讲座法进行宣传,指导慢性病患者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通过电话随访和家访的形势展开,时间为2 个月[4];(3)老年患者情感脆弱,在患病期间易出现较重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可以利用微信群将小组患者拉入微信群中,提倡患者之间互相鼓励、共同运动,通过扩大患者的社交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宣传健康管理的目的和理念,倡导慢性病的七分养,注重健康教育的方法,让老年患者能够简单易懂;(4)定期通过上门访问的方式记录患者各个阶段的病情变化,回答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定期调查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改善患者的自控能力。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 评定,包括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和总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好。(2)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包括心理健康、疼痛、活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和总健康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和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自我管理行为50.32±5.36 30.13±3.2426.52±2.1431.21±4.5286.52±8.25 22.794 315.637 313.763 823.217 0 0.000 00.000 00.000 00.000 0自我管理认知35.63±3.52自我管理环境43.26±4.23总分125.46±8.52 t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65.46±3.6366.45±3.2565.28±3.3167.56±3.3165.52±5.2567.65±8.5263.36±5.6668.52±3.52 29.395 716.360 016.349 315.834 115.395 28.437 814.668 018.480 1 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组别心理健康疼痛活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健康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P 89.56±4.52 80.52±5.14 79.63±5.25 81.25±5.14 80.24±4.26 80.33±6.35 79.36±5.24 85.63±5.5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慢性病不仅对个体家庭的幸福生活造成影响,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慢性病是困扰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常见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时间较长,并且需要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根据医嘱要求进行服药、饮食和运动等[5-6]。老年慢性病患者因为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对于患者治疗极为不利,甚至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这就需要医院的护理人员改善与老年患者的沟通,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状态,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进而加强患者对抗疾病的综合能力[7]。常规护理管理无法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提升患者认知无明显效果。延续性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医院护理延续至家庭,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之处,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老年慢性病多无法治愈,通过延续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行为,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法,促使其根据自身的能力控制疾病,纠正错误认知。延续性护理下,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护理指导,包括饮食、药物、心理、教育等等,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和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延续性慢性病评分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我给爸爸评分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