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研究

2021-07-07 01:04秦凤英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肋骨疼痛感体位

秦凤英

濮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濮阳 457001

肋骨骨折多是由外界暴力引起的创伤,其占胸部创伤的一半左右,严重者伴有气胸、血胸、气血胸等并发症,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1]。由于断裂的骨折端不断刺激局部肋间神经,且伴随着深呼吸、咳嗽、体位改变等,患者的疼痛加剧,因此很多患者术后不敢咳嗽咳痰,这又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2]。因此,加强对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为探究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选取濮阳市中医医院2017 年4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濮阳市中医医院2017 年4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侧肋骨骨折,接受内固定术治疗,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复合伤、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呼吸循环障碍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30 例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4~66 岁,平均年龄(44.5±6.2)岁;肋骨骨折根数:2 根的10 例,3 根的7 例,4 根的10 例,5 根的3 例;左侧骨折18 例,右侧骨折12例。观察组30 例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2~69 岁,平均年龄(44.8±6.5)岁;肋骨骨折根数:2根的11例,3根的7 例,4 根的9 例,5 根的3 例;左侧骨折15 例,右侧骨折15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60例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为患者开展全麻下开胸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应用镇痛泵。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术前健康指导、术后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护理、舒适体位护理、心理疏导、肺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疼痛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几点:(1)疼痛健康宣教。在入院时、手术前后几个关键时间点对患者和家属开展有关疼痛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缓解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叮嘱患者能及时准确的告知疼痛程度、性质,便于护理人员及时采取合适的疼痛干预措施。(2)体位和行为干预。在骨折初期尽量减少活动,叮嘱患者取半坐位,在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时,如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更换引流袋时,保持动作的轻柔,以免牵拉伤口引起疼痛;咳嗽和深呼吸时指导患者捂住患侧胸壁,减轻疼痛感;同时尽量将当日的护理操作集中在一起进行,最大程度地避免间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项护理操作,减轻对患者的刺激引起的疼痛。指导患者呼吸时采用腹式呼吸,缓解因呼吸引起的疼痛;给患者使用胸部护板固定止痛。(3)非药物镇痛。定时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对于疼痛评分量表(VAS)在3 分及以下的患者,采取非药物镇痛方法,主要包括心理安慰、转移注意力、音乐干预、舒适体位、固定胸廓、穴位按摩、肌肉关节活动等,例如:护理人员在床旁主动与患者聊天,交流目前的康复进展,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态度沟通,耐心安慰患者,并指导患者看电视、听音乐,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感。指导家属给患者按摩四肢肌肉,缓解疼痛感。(4)药物镇痛。对于VAS 评分在4~6 分的患者,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镇痛,并且做到按需镇痛,在患者活动、检查、换药等时间,疼痛会加剧,合理调节用药时间,达到最佳止痛效果,提高患者参加术后功能锻炼的配合度。对于VAS 评分≥7 分的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镇痛,如吗啡、哌替啶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8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 的VAS 疼痛评分,收集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24 h、48 h、72 h 的VAS 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入院时术后8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72 h 6.98±1.24 3.18±0.56 2.21±0.38 1.76±0.30 1.38±0.25 tP 6.88±1.25 0.311 0.757 4.10±0.78 5.248<0.001 2.88±0.46 6.151<0.001 2.27±0.44 5.245<0.001 1.95±0.28 8.317<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1.6)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3.5±2.1)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1,P<0.001)。

3 讨论

疼痛是肋骨骨折患者的主要症状,其会直接导致患者胸廓活动的限制,导致呼吸深度不足,肺部的通气换气受到影响,患者术后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3-4]。

为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症状,促进术后康复,本院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制定了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方案,从患者入院即刻开始疼痛护理管理,首先通过疼痛健康宣教,让患者对疼痛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疼痛程度评测的调查,配合医护人员接受镇痛护理,促进围手术期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落实到位。通过良好的体位和行为干预,使患者能保持舒适体位,缓解疼痛感;并且合理安排护理操作的时间,减轻疼痛感;通过腹式呼吸、按压伤口咳嗽等行为的指导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鼓励患者遵医嘱完成术后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5]。除此之外,本院重视对患者的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在疼痛程度评测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疼痛干预方案,以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促进术后康复[6]。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疼痛护理措施,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8 h、24 h、48 h、72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利于缓解肋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确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肋骨疼痛感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体位对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肋骨缺失应重视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迷人肋骨
日安,白天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