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2021-07-07 14:15刘卫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竞争力河南省装备

刘卫俊

(郑州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装备制造业深深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该国经济发展速度,成为该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综合实力的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国产业竞争力。因此,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有必要对其产业特点及优势、发展规律等重要方面展开详尽而又客观的研究。

目前,对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优势及提升对策方面。Cuevas Ahumada(2016)认为,产业竞争力是各类优势的综合,这些优势包括某地区或国家产业的比较优势,以及市场中相对其他地区或国家所具有的绝对竞争优势[1]。明星等(2020)采用聚类分析算法将多类别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标,并利用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2]。李焱等(2017)通过分析技术创新与价值链升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并给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多种建议[3]。王新安等(2016)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多省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发现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种提升策略[4]。

1 指标选取

由于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众多,通过借鉴别人的指标体系,结合河南装备制造业地区自身特点,本研究从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及科技创新竞争力3个方面共计9个指标来对河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研究。规模竞争力方面包括企业单位数、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4个指标,效益竞争力方面包括总资产贡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2个指标,科技创新竞争力包括R&D人员占比、R&D经费投入强度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3个指标。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

文中数据来源于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数据搜集完成后,运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而得出装备制造业中七大行业的得分及河南在全国各省(除西藏)中的排名。

2.2 金属制品业分析过程

2.2.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KMO检验与巴特利球体检验中KMO检验结果为0.828,大于因子分析条件值0.5,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的伴随概率值为0.000,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可以拒绝零假设,即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所以,此样本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2.2.2 公因子提取。由表1可知,9个变量中有2个变量的特征值比1大,并且这2个因子可以解释原有数据的94.264%的信息。所以,这2个因子可以作为公因子F1,F2。根据公因子计算方法,这里用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值来表示这2个公因子的权重,即:W1=73.144/94.264=0.776,W2=21.120/94.264=0.224。

表1 总方差解释

2.2.3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通过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格中的分析数据可以明确看出2个公因子较好载荷的详细分布情况。

公因子F1上载荷系数较大的变量有:X1(企业单位数)、X2(资产总额)、X3(主营业务收入)、X4(利润总额)、X7(R&D人员占比)、X8(R&D经费投入强度)、X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它们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983、0.974、0.975、0.916、0.971、0.976、0.971,这几个指标代表的是行业规模和研发强度大小。

公因子F2上有较高载荷系数的指标为:X5(总资产贡献率)、X6(成本费用利润率),它们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930、0.936,这几个指标代表的是行业经济效益水平。

2.2.4 计算因子得分。由数据统计结果可得出各个省份的F1和F2分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公因子提取过程中求出的公因子的权重,利用公式T=W1F1+W2F2,计算可得河南省金属制品业竞争力的公因子得分与排名及综合得分与排名,结果见表2。

2.2.5 计算其他6个行业的因子得分。运用相同方法对对剩余六大行业进行竞争力分析,得出剩余行业的竞争力得分与排名,结果见表2。

表2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2.3 实证结果分析

由数据处理结果可知,河南省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从竞争力总得分可以看出,竞争优势最小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竞争优势最大的是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从公因子角度分析发现:①规模和研发竞争力方面,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表现最差,位于全国第11位,其他6个行业的规模和研发水平均位于第6位和第7位,后期交通运输制造业应着重提高研发水平。②效益竞争力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现最差,位于全国第18位,排在全国的中下游水平,严重影响了该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后期应着重提高行业效益,提升效益竞争力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在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时发现,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影响着行业研发能力,进而影响整体竞争力水平[5]。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也将直接影响行业效益水平的高低[6,7]。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河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笔者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从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寻求河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3.1 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在继续发挥优势和新兴产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河南省应加大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建设创新平台的机会。同时,河南省还应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国家级科研院所与企业、高校与企业共建一批科技创新研发机构,为提高河南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一批良好的平台。另外,河南省应加大各种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各种稀缺人才引进计划和优惠政策,不断吸引科技人才投身于河南装备制造业中。

3.2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为快速有效地对河南装备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有效推进智能制造,在原有优势大型精密高速的产业基础上,河南省首先要不断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提升生产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另外,河南省还要借助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组织科研人员科技攻关,不断进行高端装备技术创新,研发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过硬的高端装备,并进行市场推广形成产业化。

3.3 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河南装备制造业要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律为指导,将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企业进行产业集聚,突出特色的同时,注重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同步发展,形成“专、精、特、新”的产业集群。另外,由于区域内的资源有限,并且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竞争优势最明显,发展前景良好,可通过资金投入、创新性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优惠政策扩大这些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河南装备制造业整体产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竞争力河南省装备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送伞
港警新装备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