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下我国“985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社会关系分析

2021-07-07 14:15王新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分析

王新雨

(黑龙江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现代社会“社会关系”成为敏感而又热门的话题,无论是在人与人的人际关系,还是机构与机构的社会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并且在特定的环境及条件的约束下所呈现的关系网络必定存在内在联系。在专业视角下进行分析,“社会关系”的存在必然存在一定的原因,重要的是找到存在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一些事情的办法。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联系犹如一张关系网,调查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关系,便能够了解高校图书馆之间合作共享的程度。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加紧了各种资源的开发。近15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高校图书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群体,同时与社会各研究机构的合作也日渐稳定,形成了若干合作模式。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内容来看,更多集中于阅读推广、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领域进行探究,而对于高校图书馆社会网络关系分析研究数量较少,其中较为稳定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关系是高校图书馆联盟,而高校图书馆联盟多是以国内“985高校”建立合作为主,“985高校”在资源建设与学科特色资源上都具有优势,因此选取“985高校”图书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十分具有代表性。

笔者以搜狗搜索为检索工具,在网站内逐个登录国内39所“985高校”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在网站内查找是否有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官网的链接或馆际互借的合作方式,再通过广泛调查与数据统计,将我国“985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探寻其中存在的关联,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1.2 研究方向

针对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有关高校图书馆现状、高校图书馆研究综述与计量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等研究内容较为广泛,而从研究者的角度将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分析相对缺乏,近两年更多的学者开始从复杂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以至图书馆的社会价值研究成为热点[1]。

笔者利用网络密度、平均距离、中心性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网站间联系进行分析。

2 数据处理

先将39所“985高校”图书馆进行依次编号,高校名称与序号对应关系见表1。再依照1~39编号顺序做成矩阵,矩阵以i为行,以J为列进行列举,并以ZiJ交叉值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若在所查询的“985高校”图书馆网页查找有其他高校图书馆网页链接或馆际共享合作关系,有则为1,没有则为0,形成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社会网络关系矩阵(见表2)。

表1 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编号

表2 我国“985高校”图书馆(部分)社会网络关系矩阵

2.1 网络密度分析

网络密度:密度已经成为社会网络分析最常见的一种测量,是图论中的另一个得到广泛运用的概念[2]。几乎每个社会经验研究都离不开对密度的测量。网络密度是对社会网络分析数据的最基础的体现,网络密度值在[0,1]区间,设网络密度为G,当网络为全连通时,关系d(G)=1;当网络中不存在连接时,关系为d(G)=0[3]。通过建立矩阵,再通过UCINET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便能清楚看到构建的关系。

将表2矩阵导入UCINET软件,导出网络密度为d(G)=0.2126。从数据来看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的联系程度并不高,在学校图书馆的网站上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链接数量甚少,这也说明“985高校”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性不高。图书馆网站内的链接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模块,高校图书馆之间建立联系节约用户检索时间,方便用户获取资源,减少信息壁垒。

2.2 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参考值,中心性分析可分为三种:个体中心度、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4]。个体的中心度测量处于社会网络的中心程度,反映了该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程度[5]。因此,一个网络中有多少个行动节点,就有多少个个体中心度[6]。点度中心度是根据与该节点有直接关系的点的数目来测量节点的权利[7]。中间中心度则是测量节点对资源控制程度的指标。

表2矩阵关系导入UCINET软件进行中心性分析,并将数据导入excel表格中进行整理,得到表3。

表3 “985高校”图书馆社会网络关系点度中心度

从表3中可看出中心度最高为清华大学,这说明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其他“985高校”图书馆的联系最为密切,通过清华大学图书馆可以找到其他“985高校”图书馆的链接最多。这说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与其他“985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方面更加突出。登录清华大学图书馆官网,内部建设资源十分完善,网站内与其他“985高校”图书馆链接跳转合作密切,更与不同地区省级图书馆联系密切[8]。

2.3 凝聚子群分析

为了进一步清晰地分析“985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关系,利用UCINET软件将“985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关系进行可视化,导出如图1所示。

图1 “985高校”图书馆合作关系可视化分析

依据可视化关系图可看出“985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关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图书馆与其他高校图书馆联系较为密切,表明在其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内其他图书馆的链接较多。为了进一步分析“985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方式与合作类型,将数据进行K-丛分析(见图2)。K-丛就是满足特定条件的一个凝聚子群中,每个点都至少与除了K个点之外的其他点直接相连。也就是说,当这个凝聚子群的规模为n时,其中每个点至少都应该与该凝聚子群中n-k个点有直接联系,即每个点的度数都至少为n-k[9]。

图2 “985高校”图书馆社会网络关系K-丛分析

基于我们对“985高校”图书馆的凝聚子群的K-丛分析发现,在“985高校”图书馆的群体中存在“小团体”,便是在整体群内的联系下,有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联系更为密切。从分析这类团体的关系,便能分析出“985高校”图书馆合作的原因。如北京地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同一子群内,西北地区的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同一子群内,这就比较明显地看出“985高校”图书馆的联系与所处地区存在直接联系。

3 “985高校”图书馆合作行为分析

3.1 合作模式

3.1.1 地域临近性合作。 从网络关系图中,我们很清楚便能看出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关系在地域上相连甚近[10]。一方面,同区域内的合作机构合作的方式会更加方便。如馆际互借合作关系的确立,高校图书馆地域相邻较近,便可以实现馆藏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如参加区域性的研讨会议,研究人员相互熟悉和认识,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合作。

3.1.2 校内单位合作。 校内单位的合作关系多表现为两所高校学院之间或者某一单位之间开展合作,或者是共同研发某项科研任务,作为一种合作的资源共享性,使得两所大学联系密切,进而促成两所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3.1.3 师承关系合作。 由于图书馆学专业在各个学校开设的时间以及单位不一样,部分高校开展图书馆学专业教学较晚,以至从某些知名高校学习后才开办学科教学,因此存在师承关系。如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而后一些学者毕业于武汉大学,在其他学校图书馆工作,则有机会促成两所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在地处华中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地区的一些高校图书馆以及信息管理或者计算机专业等,较多的研究人员都有武汉大学的教育背景。通过这样典型师承关系的高校图书馆则有机会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3.2 合作原因

3.2.1 取长补短。 高校图书馆间寻求合作多数是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高校学科资源建设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更是其他学校希望合作的目标。在上述的分析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高校如师范类的北京师范大学与理工类的北京理工大学建立高校图书馆合作,不仅促进了不同优势学科间的资源互鉴共享,更为本校较为薄弱的学科寻求优质的资源。

3.2.2 精益求精。 国家十分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鼓励图书馆间进行合作与交流,高校图书馆作为具有专业性的学科学术资源,若通过强强联手的合作方式,将会推进图书馆在馆际合作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11]。在上述的“985高校”图书馆中,北京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合作便是强强合作,北京地区的“985高校”是各地区中数目最多的,所具有的资源也更加的优质,高校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及资源共享,使得高校图书馆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也成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和借鉴的目标。

3.2.3 同性相近。 不同高校之间会在某一学科领域开展教学合作与学术研究。由于高校学科之间的建设需要,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需求便会增多,以至高校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联系,信息资源开放式获取则更能增加合作深度。在上述的“985高校”图书馆的关系中跨地区合作中如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间的合作,在船舶工业及机械制造等学科有共同的科研项目与学科开发建设,图书馆之间建立合作将会更好促进学科建设,更利于研发成果资料的实时更新,也利于我国某一科研领域的重大进步。

4 结论与展望

高校图书馆的联系密切不仅带动了高校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更加推动各个高校间的学科建设以及学术研究的进步。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程度还很低。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高校图书馆合作属于两个组织机构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机构形式松散,缺乏统一度与约束力;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在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技术的传递过程中,馆员的技术要求需要十分专业,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也没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统筹全局[12]。当然在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过程中经费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们已经步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必然成为发展的趋势,高校图书馆间建立合作将会更加完善。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加强资源整合,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有机共享机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等。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分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我给资源分分类
分析:是谁要过节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