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合并尿毒症和心功能不全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一例

2021-07-07 06:53朱巍莹严震文刘松彬陈佳艳邱继刚沈达明
上海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禁忌证胃窦尿毒症

朱巍莹 严震文 石 川 刘松彬 陈佳艳 邱继刚 沈达明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进食后恶心、呕吐1个月”,于2018年10月2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浸润性肿块伴狭窄(图1),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腺癌。于2018年10月25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13年发现血肌酐水平升高,外院诊断为CKD 5期(尿毒症期);2013年10月建立左前臂动静脉内瘘,12月起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每周3次至今,透析间歇期每日尿量约200 mL。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体力劳动后感胸闷、气促。入院后体格检查: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全腹软,中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未闻及肠鸣音亢进;直肠指诊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6.8×109/L,血红蛋白87 g/L,血小板计数138×109/L,血白蛋白27.5 g/L,血肌酐543.6 μmol/L。腹部CT检查提示胃窦增厚伴胃潴留(图2)。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左心功能降低,二尖瓣、主动脉瓣返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6。入院后诊断:胃窦腺癌伴幽门梗阻(临床分期为cT4NxM0),CKD 5期(尿毒症期),慢性心功能不全(Ⅲ级),高血压病。

图1 门诊胃镜检查见胃窦浸润性肿块

图2 入院后腹部CT检查见胃潴留

2 MDT诊疗经过本例患者有消化道梗阻症状,胃镜检查已确诊为胃窦腺癌伴狭窄,合并CKD 5期(尿毒症期)、慢性心功能不全(Ⅲ级)。遂进行MDT病例讨论,以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肿瘤内科:患者胃癌诊断明确,但合并尿毒症,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相对禁忌证;此外,针对患者的梗阻症状,宜先解除梗阻,故建议先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后根据肿瘤的病理学分期决定化疗与否。

普外科:患者梗阻症状明显,胃镜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胃窦腺癌,手术指征明确,但患者合并的尿毒症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均为手术相对禁忌证。

血透室:建议先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残余肾功能,给予充分的HD治疗,术前HD宜采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以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术前须纠正贫血,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其手术耐受力。术中、术后需维持容量平衡,由于该患者肾小球滤过率<5 mL/min,选用经肾脏清除的抗生素治疗时需调整每日用药频次和剂量,在HD治疗结束后追加药物剂量,控制感染。因术后禁食,在行HD期间应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心内科:患者入院诊断为CKD 5期(尿毒症期),慢性心功能不全(Ⅲ级),高血压病。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大,建议围手术期控制入液量,量出为入,并准备无创面罩呼吸机,防止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麻醉科:患者合并尿毒症,故应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术中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以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的发生。

经MDT病例讨论后,本科室启动医院重大手术汇报流程,相关人员与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其风险。术前继续行维持性HD治疗,给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钠2 000 U)抗凝,血流速度250 mL/min,透析时间4 h/次,根据容量管理目标体重(干体重)设定每次超滤脱水总量;透析前控制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避免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术前常规行心电监护,给予吸氧、控制心室率,限制总补液量<2 000 mL以降低心脏负荷。2018年11月2日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D2,毕Ⅱ式吻合),手术历时110 min,术中出血量70 mL,手术顺利。术后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化痰、抗凝等,常规行HD治疗。因患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术后第3天出现胸闷、气促症状,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升至4 765 ng/L。遂组织第2次MDT病例讨论。

普外科:患者3 d前行胃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控制总补液量和输液速度,常规行HD治疗,但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症状,BNP水平快速上升。术后病理学检查示:中-低分化腺癌,浸润至浆膜下,脉管腔内见癌栓,上下切缘未见癌细胞累及;淋巴结[11(+)/15]。病理分期为pT3N3aM0。

心内科:患者术前即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麻醉和手术创伤导致其术后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建议予强心、扩张冠状动脉、控制总补液量和输液速度,加强HD时超滤脱水等处理。

血透室:术后患者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明确,应立即增加HD频率,酌情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增加超滤脱水量,下调容量管理目标体重。控制补液量,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并控制感染。

经MDT病例讨论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米力农强心,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控制输液速度为120 mL/h,每日总补液量<2 000 mL。及时调整HD方案,急诊加行HD治疗,设定超滤率为800 mL/h,完成净脱水量3 000 mL,有效缓解了患者胸闷、气促症状。继续给予常规HD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逐步下调术后透析目标体重。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术后第10天患者BNP水平降至2 568 ng/L。术后第18天顺利出院。

3 讨 论近年来,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死因第2位[1],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全世界的42.6%和45.0%[2],有60%~70%的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本例患者为进展期胃癌合并尿毒症、慢性心功能不全,因尿毒症为手术禁忌证,故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罕见。

MDT是由相关的多个学科组成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会议讨论,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工作模式[3]。改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转为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制度设计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定时、定期进行MDT联合诊疗,共同评估、制订规范化的诊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4-5]。本例患者自入院即启动MDT流程,组织普外科、麻醉科、血透室、心内科等多学科医师共同讨论,制订诊疗方案。考虑该患者诊断为胃窦腺癌合并尿毒症,为化疗相对禁忌证;患者伴幽门梗阻,有手术指征,但因尿毒症、慢性心功能不全为手术相对禁忌证,故手术风险大。根据医院重大手术汇报制度,由主刀医师报备医务处,与医务处工作人员一起在术前与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以及术中、术后存在的风险,经家属同意后进行手术。

手术于HD治疗后24 h进行,此时既可降低因尿毒症导致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又能尽量减少因透析时肝素化而延长凝血时间导致术中、术后出血的发生。因患者为进展期胃癌,病灶位于胃窦,故手术方式采用远端胃癌根治术(D2),手术历时110 min,术中出血量70 mL;术中采用毕Ⅱ式吻合行消化道重建,该方式操作简单,可缩短麻醉和手术时间,并可避免原幽门处远期复发导致进食梗阻(即使原来病灶的幽门处肿瘤复发,食物仍可从位于胃大弯侧的毕Ⅱ式吻合口进入小肠)。手术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术中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减少心肌损伤,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以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发生。术后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症状、BNP水平升高,经再次MDT病例讨论后,给予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加强HD时超滤脱水处理后,BNP水平显著下降。患者术后第18天顺利出院。

本例患者术前诊断胃窦腺癌(cT4NxM0)明确,伴消化道梗阻症状,有手术指征,但合并CKD 5期(尿毒症期)、慢性心功能不全(Ⅲ级)、高血压病,手术风险极大。为此,术前和术后组织两次MDT病例讨论,充分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做好应对措施,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全面的处理,使患者成功接受手术并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顺利出院。综上,MDT是诊治此类涉及多学科的疑难危重手术患者的理想模式。

猜你喜欢
禁忌证胃窦尿毒症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先天性胃窦隔膜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证”“症”“征”在医学科技期刊中的误用分析
有关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禁忌证的几点思考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viruses from 2009-2013-A sentinel surveillance report from Union territory of Puducherry,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