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悲悯

2021-07-07 07:4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良知阿婆粽子

【导语】

良知和悲悯,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良知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智慧,是人的正确认识;悲悯是对人间苦难感同身受的情感。良知与悲悯是一个人高尚心灵的体现,有良知与悲悯之心的人充满了人情味,能够点燃世间温情。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最温柔,也最具震撼力的东西,就是悲悯之心。我们应该常怀悲悯之心,没有悲悯之心的人会失去生命的温度,没有悲悯之心的民族会丢掉自己的灵魂。常怀悲悯之心,是对生命的怜恤和对他人的关怀,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常怀悲悯之心,犹如世间一道清流、一盏心灯、一杯热茶,滋润着、照亮着、温暖着黑暗中的心灵的同时,也映照了自身。

粽子里的乡愁

◎琦 君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同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上背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的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說:“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节选自《琦君散文精品集》,有删改)

赏析

悲悯是一种源于同情而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而是平等的给予。儿时的琦君对乞丐产生了深刻的悲悯,以至于到了暮年还念念不忘那乞丐背上的婴儿和讨粽子的小女孩。这种悲悯之心,是她高贵人格的反映,也是人性的共鸣。

论良知

◎刘仁文

良知,亦称良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是非律”,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石。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也说:“良心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他们都认为良知是一种本能,像恻隐之心这类品质,并不需要后天习得。

良知是人的“自我立法”,是心灵深处的裁判官。“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说的就是为人处世不能愧对天地,要对得起良心。这不由让我们想起康德那句名言:“世间有两样东西,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天上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准则。”

确实,良心不分东西,达·芬奇如此写心的神奇:“人心在一刹那由东方转到西方。”卢梭也像许多中国思想家一样,向良心献上最高的赞辞:“良心呀!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是你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没有你,我就感觉不到我身上有优于禽兽的地方;没有你,我就只能按我没有条理的见解和没有准绳的理智可悲地做着一桩错事又一桩错事。”

良心是灵魂的声音,而欲念则是肉体的声音,二者经常会发生碰撞。史孟麟所谓“人心有现成的良知,天下无现成的圣人”,是要鼓励有志于想成就圣贤人格者,就得走良心的进路,这样才能把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

良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最可靠的监督者,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逃不过它的眼神。你可能逃过世俗的惩罚,却要受着良心的煎熬和折磨。良心不安,问心有愧,这种来自内心的自我谴责和忏悔,是最深沉、最有效的道德律令。一个社会,一种职业,讲良心的人越多,这个社会就越自律,这种职业就越干净。以司法为例,爱尔里希就说得很好:“法官的人格是正义的最终保障。”难怪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前院长哈罗德·柯要在开学典礼上寄语耶鲁学子:“永远别让你的技巧胜过你的品德。”

但良知也有蒙垢的时候。有的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更有的人以更高尚的理由,认为要干大事就不能讲良心,无毒不丈夫。“恶是颠倒的善”,贝戈尔根如是说。君不见历史上多少恶行和灾难,偏偏是以善为动机或幌子酿成的!

所以,依法治国的同时,也提倡以德治国,并且强调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觉得用“以德育国”来代替“以德治国”的提法似乎更妥。“德”的主干内容就是良知,它无法像法律那样实行有强制力的“治”,而更多地靠春风化雨,靠润物无声。一个德性高的社会,必是讲良知的社会,它能够培育土壤,让吾国法治这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节选自《检察日报》,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说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文章开宗明义,开头便提出“良知,亦称良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是非律,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石”,观点明确。然后引经据典,引用孟子、王阳明、康德、达·芬奇、卢梭等人的名言对“良知”的含义进行论证。另外,文章还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良知”和“欲念”进行对比,指出要“把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文章说理有力,论证丰富,值得同学们借鉴学习。

猜你喜欢
良知阿婆粽子
良知
阿婆
端午节,粽子香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良知”的义务
阿婆的汤勺
良知
心疼阿婆
看!阿婆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