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中学德育主题一体化活动设计探微

2021-07-07 07:16龚敏芝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9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

[摘要] 德育与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休戚相关。文章根据中学德育主题活动的现状,提出了德育一体化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力求从德育活动目标设计和实施设计出发,在德育活动内容设计系统化、德育知识教学设计多样化、德育活动设计学科融合化三个维度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探索,以期为中学德育主题一体化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德育主题一体化;活动设计;公民意识教育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德育活动是德育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学校内外部资源,设计出既适合本校校情又符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是每个学校需要长期深入思考的问题。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德育主题活动设计的方方面面,却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学德育主题活动的现状

1.德育主题活动零散化

中学德育活动主要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我校开展了很多有特色的德育课外活动,但是大多数活动互不关联,内容繁杂,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中心主题,更没有活动主线,这使得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效果甚微。

2.德育知识教学机械化

教师教授德育知识不可或缺,但常常走上灌输式教学的极端。一方面,教师对德育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容易生搬硬套,唯有通过反复强调来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活动氛围不佳,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对德育知识理解不深,降低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3.德育主题活动割裂化

德育活动主要依靠班主任推进,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教师在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难以发挥德育的综合效益,全员育人也得不到真正落实。另外,德育知识与德育活动的割裂较为明显,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情况。

二、中学德育一体化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中学德育主题一体化活动设计把初高中六个年级设置为低年段(7—8年级)、中年段(9—10年级)和高年段(11—12年级)三个学段,通过系统化的德育主题设计,将德育内容充分整合、德育活动有效衔接、德育力量统筹安排。

针对中学德育主题活动的现状,我校以“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为主题,设计了“有关公民的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通过公民的教育”三个维度,通过“整体分层推进”的方式推动德育主题的一体化。“有关公民的教育”围绕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所需要的知识,如礼仪、文明、公德、规范等陈述性知识,培养公民意识。在此,笔者仅以“有关公民教育”为例,基于公民意识教育说明我校如何建构中学德育主题一体化活动设计。

三、“公民意识教育”德育一体化活动设计的策略

中小学阶段是公民意识生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中小学生开展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强化他们的公民行为,是事关全局和谋划长远的大事。

1.针对性的德育活动目标设计

“礼仪教育”德育活动设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对礼仪知识的理解能力,设定以下目标:低年段宣扬学生基本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和公共礼仪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中年段突出社会公德教育,认识公民美德在社会整合中的价值;关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家风历史传承。高年段强化法治观念,明辨合法行为;了解国家各部门的职能和运作,培养国家观念;深入理解我国的民主政治机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系统性的德育活动实施设计

(1)德育活动内容设计系統化

在“礼仪教育”德育活动设计中,我校教师根据国家下发的有关礼仪教育的相关文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逐层递进的德育活动。

例如,对于中年段学生,礼仪教育侧重社会公德教育。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取一个特定公共场合,如地铁、公交、车站、剧院、商场等,通过实地观察拍照等方式把常见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场景、行为记录下来,小组归纳、总结这些不良现象,讨论、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一份详细的公共场合规范。学生以此作为个人社会行为的准则,从自我做起,维护社会公德,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

通过系统的、分层的、纵向贯通的德育活动一体化设计,将学“公民意识”与学做人相结合,实现对学生个人、社会、国家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

(2)德育知识教学设计多样化

在德育知识的教授中,为了避免形成“填鸭式”课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通过多样化的德育知识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获得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教授高年段学生“我国民主政治机制”知识时,如果仅在课堂详细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职能、运作机制,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人大与政协的关系,本地人大代表选举与运作情况等,就很容易陷入“满堂灌”的状态。这时,学生可以分小组选取其中一个点进行详细调查、深入了解,然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小组讨论选取合适的议题,带着议题对本地区人大代表进行访谈,寻求解决方案,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撰写报告并分享,或者以PPT、画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从而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当学生处于多种方式体悟德育知识教学时,能更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完善自身的道德认知,通过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品德发展,从而推动德育活动设计的切实实施。

(3)德育活动设计学科融合化

学校德育处的教育力量有限,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德育处。学校在设计德育活动时应将班主任、学科教师尽量纳入,甚至校外聘请专业人员,群策群力。

例如,在高年段“模拟青少年法庭”的德育活动中,请思政教师解说和分析典型案例,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在学生充分了解法庭程序、判决标准的情况下,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对学生拟定草案、编写判决剧本进行指导,在模拟法庭展示环节中进行提问和点评,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法律知识的理解。

在德育活动设计中通过德育和各学科的横向融合、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讲授和指导,打破了课本和生活的壁垒,联结了生活实践和社区、社会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身边人,关注学校、社区、社会乃至国家,也使“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得到更好的落实。

公民教育活动建设追求在更前沿的理论探究、更多元的实践操作、更专业的课程建设等层面不断突破创新,构建校本化的生活德育课程拼图。

[参考文献]

[1]邹维.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8(2).

[2]王晶.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8.

龚敏芝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曾获优秀班主任、标兵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等称号。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初中物理学习活动设计之我见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研究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
借助有效活动 转变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