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奔跑的逐“梦”人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陈梦怡

2021-07-08 06:32吕建新
中国有色金属 2021年11期

吕建新|文

“习总书记说过,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遇到了好的时代、好的企业、好的环境,作为新时代江铜女性的代表,就更要时刻怀着感恩之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不断磨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陈梦怡正在操作浮选设备

在浮选作业生产线上,无论白天或黑夜,不管假日或日常,你经常可以看到有这么个女孩:她中等个头、面容清秀,身着“江铜蓝”,脚穿劳保鞋,说话轻声细语的。最近,由于矿性变化比较大,她跑得比往常更勤了。

她看着荧光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时而熟练地调整浮选液位,时刻观察泡沫现场,时而测量矿浆PH值……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叫陈梦怡。

春天总会带来好消息。3月伊始,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北京传到大山深处的德兴铜矿,“全国三八红旗手”榜单上陈梦怡位列其中,而江西省获此殊荣的仅有10人。

谁能想到,得知这一好消息,退休多年、素有“诗文双绝”雅称的原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振坤难掩激动之情,欣然提笔,泼墨挥毫,写下“浮选槽边巡昼夜,精研技艺拔头筹;芳华绽放铜花艳,巾帼红旗耀泗洲。”的诗句,给这个年轻后辈极大的振奋与鼓舞。

谁能想到,这位名动江西铜业集团(以下简称“江铜”)的陈梦怡还只是个入职不满8年的“菜鸟”,是从事三班倒作业的德铜泗洲厂普通浮选女工。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半路出道的“小白”,在高手如林的世界500强企业里,能一路过关斩将、逐鹿群雄,最终斩获2018年度江西省铜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浮选工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尤其是近两年,她更是接连收获“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江西省第十届青联会委员”“全国第十三届青联会委员”等荣誉。成为江铜德兴铜矿建矿60多年来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是江铜的骄傲和新时代青年的好榜样!

参加江西省振兴杯浮选工比武时的陈梦怡

书写这段“草根逆袭”故事的陈梦怡,走过了这段传奇的人生路。她每天都充满着“奋斗的味道”。始终坚信“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差”的道理。

她的人生字典里,努力、奋斗、逐梦成了她最好的青春“注脚”。

她说,青春注定是一场逐梦的远行;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一种考验。每个人的天分和悟性不同,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慢,她自认为属于后者,是需要用百倍的努力才能换取些许成功的人。唯有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沉淀、积累,一旦等到某一天机会到来,梦想就能成真。

在今年3月8日的江铜总经理办公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高清发出了学习陈梦怡的号召。希望公司全体女职工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担当在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让我们走近陈梦怡,一起领略她建功立业的历程。

平凡的人生却有着非凡的经历

2013年,21岁的陈梦怡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铜德铜泗洲厂一期磨浮工段,从事给矿皮带操作。

作为“矿三代”,她有着“红色基因”和别样的矿山情结。爷爷陈茂林曾是抗战老兵,是地道的“老革命”,经历阅历相当丰富;作为东北地区的南下干部,任过江西省工会副主席、赣州钨矿党委副书记,龙南国营农场党委书记,鄱阳饶丰国营农场党委书记,701党委副书记,供应站党委书记等,曾经是陈梦怡所在的矿党委副书记,还率队参加过全国冶金学大庆群英会,接受对德兴铜矿首个冶金部劳动模范王福臣“水龙山突击队”的表彰和事迹介绍。是典型的企业高管,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父亲陈保建却极少提及爷爷的许多过往,并不断淡化这种“特殊”身份,不愿意接受任何荫庇。在陈梦怡小时候只听父亲说起过爷爷抗战时期当武工队队长的“传奇故事”。那时的她,也梦想着长大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

父亲排行老五,在矿山看过皮带,烧过锅炉,干过仪表,是一名普通的电话工,30多年兢兢业业,维护着矿山通信设备设施的平安。

“保持平常心、当个平凡人、做好平常事。”是父亲坚守的信条。本分、独立、自信、高调做事、踏实做人,父辈的言传身教对她影响至深。

“成功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普通人唯有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才有可能接近成功。”让她在人生坐标上,清晰地镌刻上了“奋斗”二字。

她明白,作为一名给矿皮带操作工,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需要的是责任和坚守,去除躁动不安,时刻与单调乏味相伴。

踏踏实实的品性,工段长看在眼里,半年后安排她去看护对技术要求更高的130立方米浮选机,从此,她踏上了变平凡为非凡的浮选操作新历程……

“我就是个‘小跟班’,平常都是师傅带着。有次师傅休假,我只好去顶班。心里本来就没底,不巧的是,偏偏那天晚班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导致浮选机跳闸停车。当时有些慌乱,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焦躁、惶恐之时,陈梦怡想起了师傅江勇明经常说的话,遇事要冷静,实在不行就找同事帮忙。她迅速调整好情绪,立即联系上下道工序,沉稳地完成停车后的操作。当具备开车条件后,她果断开启,用心控制风量,调整液位……直到浮选机恢复正常。

“临阵慌乱”的那段经历,给了陈梦怡许多警醒。她认识到,雏鹰唯有振翅才能翱翔天际,人总要自己成长,靠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

江铜原党委副书记王振坤题词

她总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匠人”,而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

为了提升“硬实力”,她没少下“苦功夫”。细心的她每天都想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操作时总习惯于边听边记、边问边想、边看边动手……

作为合格的浮选工,就要善于从现场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和方法,把它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指标。

然而,从变化中找规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粗段浮选是连接球磨机和二段浮选的重要环节。有易波动、变化快、幅度大、控制难等特点。磨矿质量的好坏、操作条件的改变,风量的大小、矿石性质的变化、上下工序的衔接、各类药剂添加的多少等等,每个环节或条件,发生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带来指标的异常波动。

二段浮选的操作变化虽然相对稳定,但需要勤测PH值,控制好石灰用量,得细心观察光泽度、韧度、大小等各种泡沫现象和细微变化,认真比对各项检测数据,并能根据PH值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与参数调整。

从粗选到精选,从一段到二段,从四班到三班……每一次岗位的变化、班次的调整,都给了陈梦怡积累、锻炼与提升,让她对设备的驾驭能力、目测判断指标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虽然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但有心、用心,凭着一股不甘人后的坚韧劲儿,才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努力的人,运气往往不会太差。入职5年后,陈梦怡代表德兴铜矿参加江铜举办的浮选工奥赛,并一举夺冠。

然而,夺冠之路却充满变数和坎坷。从厂里到矿里的各级选拔赛中,她的成绩并不十分“抢眼”,最终代表德兴铜矿“惊险”入围并出征江铜。虽多次失利,但磨炼了她的心性和意志。

“我是抱着‘平常心’,当作‘参与者’去打比赛的,就当是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吧……”“有这样的成绩,说明我运气比较好。”大赛夺冠后的陈梦怡微微一笑说,但了解的人都知道她背后付出的努力,知道她奋斗的不易。

奋斗的执念成为她人生新航标

厂里的设备和人员,已经融入她的血脉,用青春和汗水去改变老厂的面貌,已是刻进陈梦怡骨子里的一种执念和习惯。

斩获江铜浮选工奥赛第一后,陈梦怡立马回到了班组,一切恢复了往昔的“平静”。

“小陈心细、勤快,是‘说得少做得多’的那种人,这段时间,班里冷清了不少,大家心里都空落落的,还等她帮我们调整电脑里的参数呢……”虽然打比赛离开的日子不算长,但班里的同事对她念念不忘。

“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浮选过硬的操作技术和先进的装备都很重要。比如城门山铜矿的浮选现场,就有烘干了的快速测样的机子,自动液位调整也很先进,而泗洲厂这个几十年的老厂,更多的是要靠人工去观察、去调整,硬件方面总体来说也比较落后,这就更要靠过硬的技术去驾驭;他们很多选手操作经验非常丰富,这也是我所欠缺的……”

客观、冷静、务实,此时的陈梦怡心里有了新的梦想,她想把技术练得更好、更精、更适合矿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今,她操作着国内领先、世界最大的首台680立方米超大型浮选机,成为智慧浮选的探索者与践行者。

2020年4月,江铜在德铜泗洲厂女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了“降低铜精矿品位,提高钼回收率”工业验证试验,由于操作条件的变化,现场许多操作参数都要她亲自去调整、摸索、总结,摸清参数,找出规律,才能更好地完成试验任务。

作为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陈梦怡提出建立“选钼试验”微信群,每班都将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将记录表发送到群里。她带头做到班中每隔2小时测试一次石灰浓度,以及一段、二段PH值,相隔4小时检测一段和二段入选浓细度。最终,这一科研项目取得巨大成功,钼回收率较试验前提高了23个百分点。

近些年,陈梦怡熟练掌握并独创了“一摸清、一看准、一调到位”的操作绝活,在传承“三度一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做到“三度四准”。这些绝技绝活,为该厂浮选指标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避免了因指标波动造成的金属流失,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两年,她所操作的机台个人粗精铜金属量占工段全年总金属量的25%;一段铜回收率高于工段平均值0.3个百分点;她所在班组,粗选段回收率总是全厂排名第一。

工作中的陈梦怡

2019年7月7日,她应邀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省妇联举办的第七期江西省女性人才研修班,在上海交大进行学习提升。去年8月,她参加全国青联全委会后,多次在厂青年空间与团员青年中分享心得,号召大家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去年,有几名新来的大学生加入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看到她们稚嫩的脸上写着些许焦躁和无奈,细心的陈梦怡以交朋友的方式,主动融入她们的生活。

她说:“我们每个人、每个平凡岗位都很重要。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出自己的力量,就能绵绵不绝,共同奔涌向前,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浮选工岗位平凡但作用很大,德兴铜矿每天13万吨的原矿处理量,就需要每个浮选工精心的去操作好,否则白白流失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真金白银,更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和责任。浮选工就是一名“匠人”,他需要前后相继、以匠心致初心。用过硬的本领,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传承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真心善待每个人,用心干好每件事,这样我们的价值就不可替代。我们的团队就是最棒的!”

相似的经历、同样的起点、真诚的话语,唤起了新一代德兴铜矿年轻人对浮选岗位的热爱。

今年春节,当举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陈梦怡却坚守在她热爱的浮选岗位。她正和她的团队们,为劳模创新工作室新确立的《二段精选柱洗矿设施改造》《球磨机进料补加水精准调节改造》等五个创新项目实施精准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遇到了好的时代、好的企业、好的环境,作为新时代江铜女性的代表,就更要时刻怀着感恩之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不断磨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面对新的荣誉,她心潮澎湃。

当前,公司开启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陈梦怡怀揣着新的梦想,和她的同事们朝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