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心理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7-08 14:04关明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焦虑症研究组心理

关明月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一病房,辽宁 沈阳 110168)

目前,焦虑症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了抑郁症,已成为了威胁人类精神健康的头号敌人。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焦虑症的患病率为3721.764例/10万人,在精神障碍类问题中其患病率居于首位;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焦虑症流行率显著高于亚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2017年,我国焦虑症的流行率为3167.89例/10万人,虽然流行率低于发达国家,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是世界上焦虑症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1-3]。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治疗抵触情绪的减弱,越来越多的焦虑症患者选择接受医疗机构的正规治疗。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加速焦虑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心理康复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基本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5.12±7.67)岁;平均病程为(3.14±2.23)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7.14±4.87)岁;平均病程为(2.45±4.0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存在理解障碍与认知障碍的患者。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④重大器官病变患者。此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家属均知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保持饮食清淡,嘱患者进食易消化、低脂、低糖和高维生素等食物,同时戒烟酒与咖啡等兴奋性饮料,保证良好的睡眠。②用药指导。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指导,及时解除患者躯体的不适感。由于焦虑症患者需要服用相应的抗焦虑药物,存在很大的用药风险,嘱家属做好药物的保管,并监督患者用药。③睡眠指导。针对存在严重失眠情况的患者进行睡眠指导,如在睡前2~3 h泡热水澡或者睡前5~6 h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进而达到促进熟睡的目标。建议患者观看不感兴趣的电影或者书籍,通过产生疲倦感,促使患者快速入睡。④焦虑转移与缓解。当患者出现焦虑症状时,指导患者通过做家务或者观看电影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同时采取洗热水澡或者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因为焦虑出现的头部不适或心悸症状。⑤制订活动计划。通过制订活动表的方式,督促患者根据制订的内容开展日常活动。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方案。心理护理措施如下:①组建心理护理小组。从精神病科室中选择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3~5名组建心理护理小组。基于对患者基本情况的全面评估以及了解,包括躯体情况和焦虑程度以及发作时间等,运用查找文献法和分析讨论法等,结合临床护理经验,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②树立自信心。运用集体护理方法、小组护理法和个别护理法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焦虑症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具备基本的认知,及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给其身体造成的影响,进而保证治疗方案的合理性。通过消除患者对焦虑症及其治疗的误解,增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③建立亲情支持体系。若情况允许,可通过延长亲友探视时间的方法,增加患者和亲友的交往,使得患者获得情感上的慰藉。④加强沟通交流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及时进行疏导。当患者出现纠缠和哭泣等情绪发泄行为时,要给予其足够的耐心和鼓励,以免患者情绪上受到刺激,做出伤害自身的行为[4-5]。⑤森田治疗法。运用森田治疗法的理论和方法,或者引导患者阅读森田论著的书籍,改善患者的精神境界,减轻其对事物的关注度,树立顺其自然的理念。⑥做好活动状态的评估。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对患者每日的活动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活动持续的时间以及活动量,给予物质奖励或者口头奖励等,调动患者的参与积极性,保证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6-7]。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情况 分别于护理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评患者的焦虑情况。量表总计20个条目,评分等级为0~4级,总分100分。评分标准如下:如果全部时间或者大部分时间出现,则评为4分;如果大部分时间出现,则评为3分;部分时候出现,则评为2分;若很少出现或者没有,则评为1分。临界值设为50分。总分超过70分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8-10]。

1.3.2 生活质量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使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测评。测评项目包括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水平、生理功能8项目,每个项目换算得分计算公式为(实际得分-此方面可能的最低得分)/(最高差+最低差得分)×100%,满分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11-12]。

1.3.3 治疗效果 使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进行治疗效果测评。围绕抑郁、迟缓以及社会兴趣等30个条目测评,各条目评分为0~4分。一直是得分为3分,经常得分为3分,较常得2分,有时得分为1分,无得分0分,满分为240分,得分与治疗效果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较护理前改善,且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NOSIE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OSIE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研究组NOSI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NOSIE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NOSIE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布的1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焦虑症负担较重。该调查参与者超过3万人,覆盖31个省份,调查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患病率在调查的7大类精神障碍中最高,成人终生患病率达7.57%,12个月的患病率为4.98%。焦虑症在城乡分组、性别分组等的流行率均较高,尤其是50~64岁群体。其原因与家庭关系和经济顾虑等有着相应的关系[13-15]。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何高效治疗和护理焦虑症患者成为了精神科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通过心理护理,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适时的心理安慰,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和焦躁不安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当患者产生负面情绪时,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出现此情况的原因,依据患者的基本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协助焦虑症患者调整生活和睡眠时间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给予相应的陪伴,增加患者内心的安全感[16-18]。根据患者的学历和年龄情况,选择适宜的语言,运用语言沟通技巧和患者谈话,针对患者回避的问题进行侧面探讨,减少对患者的刺激。通过向患者讲解成功案例,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治疗方式等有相应的了解,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评价,根据患者主诉内容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组织患者进行肌肉放松和深呼吸等系列活动,增加其自控能力和自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F-36评分、NOSIE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研究组SAS评分和NOSI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9-21]。究其原因,心理护理采取的措施包括构建亲情支持体系和有效的沟通交流等,同时运用了森田疗法,引导患者走进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体验生活乐趣,进而实现对焦虑的有效克服。心理护理通过鼓励和引导患者及时消除焦虑情绪和不安感受,积极接受治疗,获得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加患者的活力,减轻了患者的躯体疼痛感。心理护理侧重激发患者的社会兴趣,组织患者进行社会活动,有效激发了患者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各项活动,使其抑郁情绪和焦虑感得到缓解,进而获得较高的评分[22-23]。

综上所述,对精神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焦虑症研究组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心理感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