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2021-07-08 14:04姜伯昭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原发性电极肝癌

姜伯昭 王 宇

(1 大连第六人民医院介入科,辽宁 大连 116031;2 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44)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处于中晚期,导致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机会。对于此类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无法及时确诊和得到早期治疗,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生活。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等,二者均属于微创治疗方式,具有创伤轻、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高等特点[1-3]。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TACE和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50例。单一组年龄45~68岁,平均(58.56±2.56)岁;肿块直径1~4 cm,平均(2.66±0.43)cm;体质量43~80 kg,平均(58.53±2.45)kg;男性34 例,女性16 例。联合组年龄45~67 岁,平均(58.34±2.51)岁;肿块直径1~4 cm,平均(2.63±0.41)cm;体质量43~81 kg,平均(58.21±2.41)kg;男性35例,女性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积极配合本次治疗,患者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手术禁忌、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合并心、肝、肾肺等脏器严重病变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单一组实施单一TACE治疗,采用局部麻醉,实施右侧股动脉插管,在X线透视下置入导丝,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动脉鞘管,选择肠系膜上动脉,通过造影明确动脉异常解剖情况,并确保门静脉处于开放状态,选择腹腔干实施动脉造影,并选择合适的肝动脉实施局部血管造影,明确肝动脉分支。结合病灶情况选择肝左叶或者右叶进行血管造影。联合组实施TACE联合RFA治疗,TACE方法同上。RFA治疗方法:采用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刺入电极针到肿瘤深面,套管置入到目标组织后将电极针散开进行消融处理。采取全自动化射频发生器,在使用前,经注水孔注入盐水到电极针套管中,双侧大腿前部均给予1个皮肤电极置入,在自检结束后按下开关键开始实施射频能量发射治疗,温度为105 ℃,功率为150 W,在消融5 cm范围时先将电极针展开至3 cm,达到靶温度后持续5 min,将电极针展开4 cm,达到靶温度后持续10 min,将电极针展开5 cm,达到靶温度之后持续20 min。对于肿块较大者先给予TACE治疗,在肿块局限后再给予RFA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及进展4个分级,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肿瘤灭活数量、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8±0.35)年,长于单一组的(1.86±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5,P<0.05)。

2.3 两组肿瘤灭活数量比较 联合组肿瘤数量有52个,肿瘤灭活的数量有43个,占82.69%;而单一组肿瘤数量有51个,肿瘤灭活的数量有31个,占60.78%。两组肿瘤灭活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单一组,P<0.05,其中,单一组不良事件发生有8例。联合组不良事件有1例。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中晚期患者疗效不尽理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联合应用TACE和RFA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4-5]。该方案可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痛苦,有效消除病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具有微创、患者耐受性好、治疗安全性高等特点[6]。TACE已成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单纯TACE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TACE治疗主要依赖于病灶血供情况,因肝脏本身血供较为丰富,对于多数富含血供的肿瘤病灶而言,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经介入治疗可顺利到达肿瘤病灶,但对于血供缺乏的部位,则无法确保药物足量进入,因此TACE的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7-8]。而TACE联合RFA治疗可更好的发挥TACE对肿瘤病灶周围以及内部丰富血流的阻断作用,且可通过动脉造影发现术前未发现的病灶,在TACE治疗后,病灶中碘油沉积,可为RFA治疗提供明确的穿刺方向,且有利于RFA过程的热量传导[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肿瘤灭活数量多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TACE和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肿瘤灭活数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原发性电极肝癌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三维电极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三维镍@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