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2021-07-08 14:04孙美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出血量产后剖宫产

孙美艳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丹东 118200)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上的常见并发症,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多会切除子宫,严重时会导致女性死亡,在极大程度上威胁了女性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1-2]。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 h内的出血量>500 mL,高发于分娩后的2 h内,发病率在2%~11%,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研究显示,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占70%~80%[3-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B-Lynch缝合术的出现为治疗产后出血带来了新的思路,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且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28.41±2.94)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7.84±1.43)周;产后出血量630~2500 mL,平均出血量(1174±142)mL。研究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8.12±2.75)岁;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37.93±1.37)周;产后出血量610~2490 mL,平均出血量(1195±146)mL。两组年龄、孕周、产后出血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为剖宫产,且产后出血量超过500 mL;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器质性生殖系统疾病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障碍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常规术前麻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子宫动静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在手术期间,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处理。研究组给予B-Lynch缝合术:常规术前麻醉后,将患者子宫从剖宫产切口处娩出,加压子宫底,缩小子宫体积,预测B-Lynch缝合术适应表现。使用1号可吸收线于子宫切口下

2.5 cm左右、右侧2.5 cm左右的位置进针,到达宫腔,上达子宫切口2.5 cm的位置,在子宫右侧4 cm处出针,将缝线拉倒宫底,垂直绕向子宫后壁;在前壁相同位置进针直至宫腔,在左后壁出针,缝线垂直宫底拉至子宫前壁。使用由前壁向后壁2条缝线处理子宫表面,采取背带式在子宫两侧,之后对缝线进行向下加压、打结操作,最后常规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处,随后B-Lynch缝合。

1.4 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手术切口处显性流血情况立即停止,术后阴道出血量在50~100 mL/h;好转:手术切口处显性流血情况有所改善,术后阴道出血量在100~200 mL/h;无效:手术切口处显性流血情况无明显变化,术后阴道出血量在200 mL/h以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85±14.56)min,术中出血量为(675.25±106.26)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1.49±15.93)min,术中出血量为(1175.63±128.53)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3、18.352,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产妇在娩出胎儿后,胎盘会从子宫壁自动剥离并排出体外,并因子宫壁血窦开放伴随一定程度的出血,子宫会自行加强宫缩肌纤维,以达到缩小子宫体积、关闭出血点、止血的目的[7-10]。在实际分娩过程中产妇受妊娠期综合征、患者对子宫收缩药物缺乏敏感性、产妇分娩过程过于劳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子宫无法正常收缩,无法关闭血窦,引发产后异常出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保守治疗方法一般包括子宫按摩、应用缩宫素、纱布填塞等,但成功率通常较低,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时多采用切除子宫的方法,严重影响女性尤其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应用纱布填塞过度时,会导致子宫肌纤维受到拉伸,不利于子宫收缩,影响患者的子宫出血量,且增加术后宫腔感染的概率,引发二次出血[11-16]。B-Lynch缝合术的出现为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带来了新的治疗思路,且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B-Lynch缝合术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快速止血,保护患者的子宫功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出血量产后剖宫产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