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2021-07-08 14:04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患指断指握力

沈 阳

(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手指是人体最为活跃的器官,我们无论在工作或者是生活中随时随地都需要用到手指,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手指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患者出现手指断离后不仅仅会遭受到身体上的巨大伤害与疼痛,同时其心理也会承受一定的创伤[2]。在各个手指中,拇指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由于电锯伤、冲床压伤、机器绞伤以及钝器割伤所导致的拇指近节完全断离发生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为了更好的恢复患者患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更好恢复,就应该分析更好的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手术方法[4]。本研究旨在观察断指再植术在拇指近节完全断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拇指近节完全断离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其中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32例、23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34±2.98)岁;患者受伤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25~135 m i n,平均时间(62.63±4.35)min;拇指断离方向为左侧者29例,右侧者26例;拇指断离位置为中部者24例,骨基底部者25例,指间关节者6例;受伤原因:电锯伤14例,冲床压伤11例,机器绞伤13例,钝器割伤10例,其他伤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拇指完全断离的判定标准[5],且知晓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首先应对患者的患指进行止血、清创等操作,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对创口进行清洗,之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为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开始手术操作。尽量保留患指中有用的血管、伸屈肌腱以及神经等,切开腕管,并找到和标记断裂的拇长屈肌腱近端,修平拇指筋节的骨折端,将指骨缩短0.5 cm,对骨折端进行复位,之后用2枚直径为1.0 mm的克氏针对骨折部位进行交叉固定[6]。患指拇长屈肌腱的修补方法为联合使用Kessler与连续缝合法,在显微镜的引导下对患指固有的神经和动脉进行吻合、修复,之后对喷血较为明显的近节指背部静脉进行吻合,吻合根数在2~3根,其动、静脉吻合的比例在1.0∶1.5~1.0∶2.0。在吻合结束后,将止血带松开,并对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血液循环良好后对皮肤进行缝合。在手术结束后,采用石膏托将患者的患指固定在手功能位,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将患指抬高,控制室内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用功率为60 W的烤照灯为患者提供连续5~8 d的照射,具体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确定,在照射过程中应保证30~40 cm的距离,并进行连续1周的抗感染、活血、镇痛以及解痉挛等治疗,常规使用抗生素和活血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并进行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骨折不愈合、愈合急性、血管危象、坏死以及软组织坏死、手指创面感染和缘皮肤坏死等)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手指活动度、手指握力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订的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7]对患者治疗后的患指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在40分以下为差,在40~59分为尚可,在60~79分为良好,在80~100分为优秀,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指功能恢复效果 55例患者治疗后患指功能恢复优秀的患者有32例,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有22例,患指恢复尚可的患者有1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患者有0例。治疗后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18%(54/5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55例患者中并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愈合急性、血管坏死以及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2例患者出现手指创面感染,1例患者出现缘皮肤坏死,经过相关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概率为7.27%(4/55)。

2.3 治疗前后手指活动度、手指握力比较 治疗后手指活动度、手指握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手指活动度、手指握力比较()

表1 治疗前后手指活动度、手指握力比较()

2.4 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后SAS、SDS评分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拇指近节完全断离大多是因为割伤、绞伤等外伤所致,其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以及心理上的影响,同时也干扰着患者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10]。临床在为其提供治疗的过程中以恢复患指功能为主要的治疗目的。断指再植术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断离的主要方法,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年龄、受伤原因、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就医时间等。断指再植术的流程相对复杂,手术相关操作力求精细,为了避免患指因为受到冲撞而出现断裂就应将患指的血管、肌腱、神经等进行良好的吻合。在此基础上,运用断指再植术为拇指近节完全断裂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①处理好骨折,尽量保证关节的完整性,使拇指处于休息位。②血管吻合要仔细,尽量保证重建良好的血液循环,尽可能的一期修复神经损伤,在此基础上间断缝合皮肤是,同时应避免压迫血管。③在吻合血管的同时做好神经、肌腱的修复,以达到恢复患指功能的目的。④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避免血管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发现,55例患者治疗后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18%;并发症发生率为7.27%;治疗后手指活动度、手指握力以及焦虑、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断指再植术可促进拇指近节完全断离患指功能的更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治疗后手指活动度、手指握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将其作为拇指近节完全断离患者的理想手术方案。

猜你喜欢
患指断指握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不容忽视的握力
能锻炼握力的伞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