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护理在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

2021-07-08 14:04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对象护士

郭 颖

(法库县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400)

为有效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就需要做好各项宣传工作,对女性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计划生育工作。女性在进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如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输卵管人工结扎、人工流产、中期妊娠时进行引产等[1]。任何措施都可能会导致女性出现严重的疼痛和并发症,同时对整体的愈后产生影响,故临床需对这种情况予以高度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计划生育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使得各项计划生育措施所带来的影响都被人们所普遍的重视[2]。在计划生育的过程中,有很多女性存在不良心理,因此积极的采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护理能有效促进女性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主要分析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护理应用在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88例已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年龄为23~42岁,平均年龄为(32.16±8.82)岁,对照组年龄为24~40岁,平均年龄为(31.89±7.03)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99,P=0.9286)。本研究对象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育龄女性,且为已婚女性。②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不超过42岁[3]。③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妊娠期超过3个月。②不接受不配合本研究工作的女性。③过敏体质的女性。④带器妊娠者。⑤生殖道炎症的女性[4]。⑥异位妊娠或葡萄胎者。⑦每日吸烟超过10只或严重酗酒的女性。⑧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本研究工作而中途退出的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严格落实各项护理原则,积极的进行常规宣传教育工作,提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孕,并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同时注意生理期的变动等[5]。观察组落实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强化与计划生育对象的沟通:护士需强化与计划生育对象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及时发现计划生育对象的负性情绪,对所有计划生育对象的心理进行评估,分析计划生育对象的需求,尽可能的为其答疑解惑。如遇到比较棘手的对象或家属,当班护士要及时寻求帮助,或请求上级以及其他医护人员协调解决,缓解矛盾的激化。与计划生育对象进行健康宣教和沟通时,护士应注意提升自身形象,多为其提供帮助和爱护,以达到预期的效果。②计划生育政策宣教: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同时让计划生育对象认识到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重要性。积极的帮助计划生育对象消除重男轻女的思想,还要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③构建良好的关系:护士和计划生育女性的关系尤为重要,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这对计划生育人员而言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需求。护士应强化对医学和护理知识的学习,同时对计划生育对象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活动,调查其复杂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安慰和疏导,通过贴切的语言应用和娴熟的护理技术的应用来赢得计划生育对象的信任。在开展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需注意对计划生育对象隐私的保护,同时要注意保暖工作,确保动作轻柔合理。此外,及时予以其心理支持,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其自信心,提升其对于各项操作和干预的配合度。④消除消极情绪:提升计划生育对象对消极情绪的认知,使他们能够时刻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确保自身的各个系统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下,这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和康复。告知其不良情绪对自身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影响,还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各种病症。⑤后勤保障:在对计划生育对象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需强化对其家属的相关干预指导。要求计划生育对象的家属为其提供必要的关爱和支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多倾听和多鼓励,尽量帮助计划生育对象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对其影响。可通过观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稳定其情绪,提高心理质量和精神面貌。⑥定期体检:要求相关女性定期进行各项体检工作,实时妇科体检可发现各类常见的妇科疾病,使女性能更好的掌握自身的体质信息,可结合图文信息来强化对女性的健康教育工作,也可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来展现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的危害。⑦两性教育:积极的对女性落实两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心理干预,积极的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提倡女性的伴侣能够共同学习与进步,并提倡优生优育。向所有女性介绍二胎分娩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倡女性在性生活时尽量使用避孕套,并使其了解避孕药的危害,积极纠正女性在避孕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研究对象的计划生育配合度,采用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价,评分为0~100分,评分≥90说明完全配合,60~89分说明基本配合,<60分说明不配合。②干预后2周,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研究对象的情绪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数据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计划生育配合度比较 干预后,两组计划生育配合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计划生育配合度比较[n(%)]

2.2 两组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抑郁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2周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2周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在进行计划生育工作时,对女性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积极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来使女性了解最新的计划生育健康知识,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使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避孕方法[6]。此外,要积极的呼吁女性进行定期妇科检查,以有效了解自身状况[7]。在第一时间发现躯体疾病时,要及时的进行反映,并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女性进行自我保护,使其知晓人流的危害,并积极进行两性健康教育[8]。国家和医院应共同参与,帮助女性了解两性知识,知晓相关的避孕方式,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能够使护士更积极主动的进行指导,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干预过程中,宣教人员举止应端庄,通过得体的语言进行耐心的解释和心理疏导,有效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出现[9]。这种护理策略能够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一方面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心理质量,同时改变了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护理策略的落实,有助于计划生育女性对医院相关医务工作者产生信赖和相关医务工作者产生信赖和知,提高了计划生育女性的遵医行为[10]。

综上所述,对于已婚女性在进行计划生育工作的过程中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护理可有效提升女性对于计划生育的认知,提高计划生育配合度,改善不良心理情绪。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对象护士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